劉金濤
(武城縣老城鎮(zhèn)政府農技站,山東 德州 253304)
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
劉金濤
(武城縣老城鎮(zhèn)政府農技站,山東 德州 253304)
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而小麥病蟲害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因此,研究小麥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就小麥的種植技術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對小麥種植后期出現的一些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出相關應對措施。
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
小麥在種植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比較突出的是病蟲害的危害。所以,應不斷提高小麥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以促進小麥增產增收。以下就這兩個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1.1 科學選種
在魚龍混雜的小麥品種當中,如何科學地選出優(yōu)質的小麥品種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麥的成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選擇小麥品種的時候,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比如降雨量、溫度、土壤酸堿度等因素。小麥種子的純度也很重要,純度越高,產量就越大。近年來,病蟲害對小麥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在種植小麥的時候應選擇抗病性和耐病性比較強的種子。
1.2 輪作倒茬
小麥的耕作應該進行科學的輪作倒茬,合理控制球苗的發(fā)病率,減少田間害蟲的數量。在同一片土地中連續(xù)多年種植小麥,會使該片土地營養(yǎng)不良,小麥減產。根據實驗表明,一片土地不應該連續(xù)種植超過3次小麥,應當做好輪作耕種,以保證小麥穩(wěn)產、高產。
1.3 注重播種
小麥播種階段非常重要,應考慮播種的數量、溫度、壟深和壟距等因素,這些因素對小麥產量有很大的影響。小麥的種植溫度不低于10℃,播種的數量在10~12粒之間,壟深要達到80 cm,壟間距要達到70 cm,這樣才能使小麥能夠在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有利于保證小麥的產量。
1.4 適時灌溉
種植小麥的土地需要一定的水分含量,由于不同地區(qū)降雨量不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會有差異,在降雨量較少的地區(qū),應對小麥進行合理的灌溉。在對麥苗進行管理中,應充分利用雨季,合理使用雨水進行灌溉;在干旱季節(jié),可以通過人工灌溉,以保證小麥對水分的吸收,從而促進小麥的生長發(fā)育。
1.5 合理施肥
科學合理地施肥能夠保證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首先,合理施底肥。在種植小麥之前施加一些遲效性的肥料,通過緩釋來促進小麥生長。其次,施加種肥。其目的是促進種子快速發(fā)育,保證苗全苗壯。第三,追肥。小麥成長時間比較長,需要的營養(yǎng)也比較多,單靠土壤中的肥料難以保證小麥成長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所以,在小麥成長過程中應適時施加肥料,在小麥苗期、抽穗期分別進行一次追肥,以保證小麥的生長。
2.1 藥劑拌種
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從準備種植前就要進行,藥劑拌種是一種很有效的防治病蟲害技術,其操作方便簡單、易于推廣,深受農民喜愛。通過藥劑拌種,不僅可以防治小麥病蟲害發(fā)生,提高種子抗病蟲害能力,而且能夠有效抵制種子之間病蟲害的傳播,大大減少病蟲害大面積爆發(fā)概率。藥劑拌種有明確的規(guī)定,針對不同病蟲害,選用的藥劑、用量也不盡相同。例如防治金針蟲病害,配藥時要注意使用40%的甲基乙硫磷乳油和水按照1∶8的比例進行拌種。需要注意的是,所選用的藥劑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因為有些藥劑不僅可以殺菌殺蟲,而且有可能被小麥吸收,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
2.2 返青期蟲害防治
小麥返青期通常會受到吸漿蟲、紋枯蟲等威脅,這些蟲害會嚴重影響小麥的健康成長。針對這些病蟲害,可以使用紋枯凈可濕性粉劑、禾果利可濕性粉劑及三坐酮乳油加適量的水進行攪拌,然后對小麥進行噴灑,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3 抽穗期病蟲害防治
小麥抽穗期病蟲害通常有白粉病、銹病等,可以使用蟲螨克乳油對其進行防治。小麥病蟲害防治是一個長期過程,由于在不同成長時期病蟲害的種類有所不同,種植人員要時刻關注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在恰當的時機使用藥劑進行防蟲滅蟲。此外,小麥灌漿期也是病蟲害高發(fā)期,同樣要做好防治工作。
總之,要想使小麥獲得高產,種植人員就要對小麥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過程對營養(yǎng)的需求以及對不同時期常發(fā)性病蟲害做到了然于心,并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護理和防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麥產量,保證有一個好的收益。
1005-2690(2016)07-0091-01
:S512.1
:B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