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星 夏國杰 沈 芬 嵇 冰
賈建華應用中醫(yī)藥治療肺癌經驗
成一星 夏國杰 沈 芬 嵇 冰
肺癌;臨床經驗;中醫(yī)藥療法;賈建華
原發(fā)性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4年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我國新發(fā)肺癌病例60.59萬(男性41.63萬,女性18.96萬),居惡性腫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二位),占惡性腫瘤新發(fā)病例的19.59%(男性23.03%,女性14.75%)[1]。目前針對肺癌的治療手段有靶向治療、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但對于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療效及毒副反應等方面,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缺陷。中醫(yī)中藥在改善肺癌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放化療的毒副反應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賈建華教授是第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州市名中醫(yī),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兼職教授。賈老師從醫(yī)43年余,一直從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工作,尤其擅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癌,學驗俱豐。筆者有幸跟隨賈師臨證學習,現(xiàn)將老師的診治經驗總結如下。
肺癌屬中醫(yī)“肺積”、“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疇。賈老師認為,該病主要是正氣虧虛,陰陽失調,六淫之邪乘虛而入,邪滯于肺,加之飲食環(huán)境因素,導致肺臟功能失調,肺氣郁閉,宣降失司,氣機不暢,血行受阻,津液失于疏布,津聚為痰,痰凝氣滯,痰瘀互結于肺,日久成積,發(fā)于肺部而成肺癌,乃正虛致實,為全身氣機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故治療上須不斷扶正,適時祛邪為主,從而使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
2.1 培土生金,以資后天之本 脾胃為后天之本,現(xiàn)代中醫(yī)把腫瘤定為慢性疾病,此類疾病治療時必須以保護脾胃健運為第一要務,前人有“四時百病,胃氣為本”。陳世鐸在《石室秘錄》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難,當轉以治脾,脾氣有養(yǎng),則土自生金。”只有資助后天,才能達到滋養(yǎng)先天的目的。賈老師亦認為養(yǎng)陰補益之品易滋膩腸胃,臨床用藥需輔助以健脾理氣藥,臨床上可加用陳皮、佛手、炒二芽、雞內金、生山楂、山藥、薏苡仁等以助生化之源,使補而不滯,如此,通過自然調節(jié),使全身的陰陽相對平衡,從而增加機體的免疫力。
2.2 辨證辨病結合,三因治宜
2.2.1 辨證辨病相結合 賈老師認為中醫(yī)精髓在于辨證論治,辨病論治是對辨證論治的補充。如若單純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肺癌,則效果欠佳,對長期療效不理想,可在肺癌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配合一些抗腫瘤藥物。在針對腫瘤的辨病治療上,中醫(yī)治法有活血祛瘀、軟堅散結、以毒攻毒、清熱解毒等大法。病證結合,從而達到抗病治病療效。肺癌癥狀復雜,賈老師主張“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如肺失清肅而致咳者,酌加杏仁、紫菀、款冬花等;咳嗽痰多屬痰濕內蘊者,酌加姜半夏、天南星等;痰涌氣急者屬食阻痰滯者,酌加蘇子、蘇梗、蘿卜子等;痰多色黃屬痰熱者,酌加浙貝母、桑白皮、魚腥草等;咳血屬熱傷肺絡者,酌加生地榆、茜草、仙鶴草等;痰白稀有泡沫屬寒飲停肺者,酌加干姜、肉桂等;痰熱傷津屬肺熱津傷者,酌加麥冬、知母、石斛等;久咳肺腎兩虛者,酌加補骨脂、川續(xù)斷、菟絲子等;潮熱盜汗者,酌加地骨皮、牡丹皮、五味子等;腹瀉便溏屬脾虛者,酌加炒白術、白扁豆等;大便秘結屬腸燥津虧者,酌加瓜蔞仁、火麻仁、郁李仁等。
2.2.2 三因治宜,尤重因時因人治宜 賈老師認為,中醫(yī)治療需要顧及三因治宜,尤其注重因時、因人治宜。因時治宜指不同季節(jié)的用藥有所不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夏暑之季賈老師在治療上避免過用溫熱藥,因酷暑炎炎,腠理開泄,溫熱藥會致開泄太過,損傷氣津,故常用夏月麻黃——香薷化濕和中解表;嚴寒之季避免過用寒涼藥,因嚴寒凜冽,腠理致密,陽氣內藏,寒涼藥易折傷陽氣,故常用干姜、肉桂溫里。賈老師指出治療用藥應根據(jù)患者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的不同而選擇。葉天士《臨證指南》說:“凡論病,先論體質、形色、脈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體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者的易感性和病理變化的傾向性,根據(jù)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的不同,酌情添加相應藥物。
2.3 帶瘤生存,蟲類抗癌 肺癌患者一旦出現(xiàn)明顯癥狀,多為腫瘤晚期,已失去手術時機。晚期肺癌,癌毒流竄,淫筋蝕骨,氣血瘀滯而致骨骼疼痛;或邪毒流竄于腦,痰毒蒙蔽清竅;或不能通調水道、濕毒浸淫而致胸腔積液;或痰毒流注而致淋巴結腫大。賈老師提倡對于無法行手術的患者,可給予中醫(yī)藥治療,同時配伍蟲類藥抗瘤止痛。蟲類藥是“血肉有情”、“蟲蟻飛走”之品,臨床用藥有地龍、全蝎、蜈蚣、水蛭、土鱉蟲、僵蠶等。研究[2]表明,蟲類藥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地龍含有蚯蚓解熱堿,全蝎含有全蝎毒素,水蛭含有蛋白質,土鱉蟲含有多種抗體,僵蠶含有變態(tài)活性激素,該類藥物可抑制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響癌細胞的核酸代謝,從而起到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2.4 不斷扶正,適時祛邪 肺癌患者由于受到邪氣的不斷侵襲,導致正氣虧虛,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何任教授提出“不斷扶正,適時祛邪,隨癥治之”的原則[3],在病程中始終調整正氣,培益本元。古有云“補中自有攻意”,研究提示補益藥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有助于腫瘤抗體紊亂的生理功能恢復及機體內環(huán)境失調的平衡,保持機體生存的物質基礎,扶助正氣,糾正和修復病理變化。故通過補益藥的運用,不僅能使腫瘤治療的各個措施順利進行,且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提高臨床療效。
患者林某,女,職工,2006年10月體檢時發(fā)現(xiàn)右肺占位,遂行手術治療,術后予化療6個療程,2010年復查發(fā)現(xiàn)右肺癌術后復發(fā),顱內多發(fā)轉移灶,后前往上海某醫(yī)院行伽馬刀治療及二線化療?;颊?010 年12月初診,訴胸痛咳嗽,咯痰帶血,夜間尤甚,伴輕度頭暈頭痛,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小便微黃,大便稀溏。舌苔黃白而膩,舌質紅,脈沉細弱,中醫(yī)診斷為“肺積”,辨證為肺脾氣虛,多次化療及伽馬刀治療后,耗傷氣血,肺虛痰阻,脾虛氣滯,濕熱積聚,血瘀氣阻,致成肺積,治以扶正祛邪,攻堅破瘀,理氣豁痰。擬方:炒白芍、炒白術各20g,南方紅豆杉6g,地龍12g,天麻9g,牡丹皮、姜半夏各10g,虎杖根15g,黃芪、地榆、川芎、枸杞各10g,桑寄生、當歸各15g,同時輔以康萊特軟膠囊抗腫瘤。二診:服上方7劑后頭暈、咯血癥狀減輕,咳嗽仍存,食量增加,上方去牡丹皮、天麻、虎杖根,加赤芍10g,川貝5g。14劑后三診,癥狀減輕,一直門診扶正抗癌至今,期間隨癥加減,病情穩(wěn)定。
賈老師認為,肺癌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西醫(yī)的手術、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在臨證時針對晚期無法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需檢測EGFR基因,若存在19或21外顯子突變,通過IPSS研究證明,TKI的治療效果較化療明顯改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癌可減輕患者放化療、手術帶來的不良反應,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1]支修益,石元凱,于金明.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5年版)[J].中華腫瘤雜志,2015,37(1):67-69.
[2]王會麗,陳建民.蟲類藥物對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昆蟲知識,1996,33(6):361-366.
[3]何任.扶正祛邪說腫瘤[J].天津中醫(yī)藥,2004,21(5):353-355.
(收稿:2015-10-22 修回:2015-11-20)
浙江省名老中醫(yī)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計劃資助項目(No. GZS20120081)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湖州中醫(yī)院呼吸內科(湖州 313000)
成一星,Tel:1356722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