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ABAQUS的結構熱分析模塊對某機載光電系統光機座的環(huán)境適應性進行了數值仿真研究,并依據數值分析結果優(yōu)選出光學基座的設計方案。最終設計方案三不僅重量可滿足設計指標小于20kg;且滿足機載高低溫范圍內,光學基座熱形變滿足系統設計要求小于0.2mm,強度安全。
關鍵詞:有限元模型;仿真結果與討論;光電系統
中圖分類號:TP211 文獻標識碼:A
光電技術是以激光、紅外和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由光學、電子、精密機械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個高新技術領域。光電經緯儀或其它地基光電跟蹤設備,在結構系統、伺服控制系統和光學系統設計等方面,均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而機載光電系統不僅包括精密儀器的設計,還要考慮精密儀器的載機環(huán)境,尤其是高低溫環(huán)境的適應性問題。光機系統中的光學基座設計,作為光電元器件的承載平臺,不僅要考慮安裝在其上的光電元器件的安全性,保證光機系統的高精度與可靠性,還要考慮自身在機載環(huán)境下的熱變形和溫度場分布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實現系統在機載高低溫環(huán)境中,清晰穩(wěn)定成像跟蹤需求。
目前,機載設備的高低溫環(huán)境適應性問題主要通過兩種途徑解決,一種是采取改善環(huán)境或減緩環(huán)境影響的措施,通過添加輔助設備,如環(huán)控系統來改善光機所處的機載環(huán)境;另一種是選用耐環(huán)境能力強的結構、材料、元器件或工藝等,即通過改善系統的結構設計,提高光機系統的耐環(huán)境能力。本文主要通過第二種途徑的研究,來提升光機系統高低溫環(huán)境適應性。計算機數值仿真,可在設計初期就獲取豐富的分析數據,對設計進行優(yōu)化,且周期短、成本低,便于實現。
為此,基于ABAQUS結構分析模塊對某機載光電系統光學基座高低溫環(huán)境適應性進行了數值仿真研究。通過光學基座的數值仿真分析,在綜合考慮結構熱形變、強度、重量、及加工工藝等因素下,經過設計改進,獲取一個滿足系統要求的光學基座設計方案。
1 結構有限元模型建立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包括三維結構模型的簡化、網格劃分、材料屬性設置。之后依據具體分析類型,進行約束與載荷施加,選擇計算類型進行仿真,分析結果。
1.1 模型簡化
根據結構熱傳導、熱對流,以及熱輻射等方面的理論依據,結合具體的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簡化有限元分析模型,確定被分析部件的簡化方式與程度。本文研究光學基座的高低溫環(huán)境適應性,所以文中光學基座為詳細模型,其上光電元件均簡化為等效質量塊,系統有限元模型如圖1所示。
1.2 網格劃分
該系統三維模型簡化后,以iges格式導入ABAQUS中,采用四面體網格和六面體網格進行劃分。三個光學基座方案的網格劃分結果如圖2(a)~(c)所示。
1.3 材料屬性
本文中設計方案的材料主要有銦36,硬鋁合金7075,以及各簡化部件的等效材料,見表1。由于各光學支路的鏡座和光電器件的安裝支架均采用硬鋁合金材質,所以等效材料時,使用重量等效原理,與鋁合金的材料性能相近。
1.4 邊界與載荷施加
機載高低溫環(huán)境有限元仿真的工況邊界與載荷見表2。系統通過6個安裝點處的不銹鋼螺栓與機體固定約束,所以在結構熱分析中,將根據不同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不同,將該約束處理為螺紋孔內壁的平面內約束。光學基座的下表面安裝光電元器件,上表面有載機提供的5℃氣源吹過進行強迫對流,所以光學基座上表面的結構設計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散熱效率。
2 仿真結果與討論
該光電系統正常工作時受載機高低溫環(huán)境影響,可能會出現成像質量差,不能穩(wěn)定跟蹤與瞄準等,甚至結構的破壞。對于三種方案的結構熱分析結果見表3。
該光電系統機載環(huán)境溫度范圍-55℃~ 70℃:系統設計之初光學系統對光機座熱變形要求嚴苛,因此方案一選用了線膨脹系數較小的銦36鋼材料。但該材料密度較大,經詳細減重設計后,即使在結構局部加強筋僅2mm厚,且局部熱應力已超過材料許用應力的情況下,其重量仍不滿足要求,具體分析結果見表3。
方案一中的銦鋼光機座雖熱膨脹系數小,但其熱傳導性也差,溫度場分布不均勻,溫度梯度大,產生較大的熱應力集中。且其重量超過了20kg的設計限制,固不滿足設計要求。因此在方案一的基礎上,綜合材料力學和熱力學特性,選用硬鋁7075。該種材料是一種高強度的鋁合金,尤其在T6狀態(tài)下,可加工性好,且性價比高。方案二著重減小溫度梯度和重量,使溫度場更為均勻,重量滿足設計要求。但是由于鋁合金熱膨脹系數較大,導致其最大熱形變值達到0.42mm,超過0.2mm的設計要求,固亦不滿足設計要求。
在方案二的基礎上,針對熱形變較大的問題,對光學基座的上表面加強筋進行了散熱優(yōu)化設計。并進一步進行減重設計和提高加工工藝性,減輕加工應力對光機座精度的影響,最終完成了方案三的設計。有限元結構70℃環(huán)境下的熱分析溫度場和熱形變結果如圖3所示。
綜合以上三種方案,最終選擇各方面滿足設計要求的方案三,開展該光電系統的光學基座設計。該基座在滿足最大熱形變小于0.2mm的情況下,比原設計指標減重2.3kg,說明有限元分析手段是結構在嚴酷環(huán)境下設計和優(yōu)化的有效途徑。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對光電系統中的光機座進行有限元高低溫環(huán)境下的有限元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得出在有強迫對流的條件下,熱膨脹系數小不是降低熱形變的唯一途徑,根據流場情況,進行合理的導熱部件結構設計是降低設備重量和熱變形的良好選擇。且確定最終方案進行指導設計,樣機在高低溫試驗中,可靠穩(wěn)定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海晏.光電技術原理及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9.
[2]殷純永,方仲彥.光電精密儀器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
[3]毛英泰.誤差理論與精度分析[M].北京: 國防出版社,1982.
[4]吳晗平.光電系統環(huán)境與可靠性[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5]李薇.某天線座磚臺結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J].電子機械工程,1996(06):33~40.
[6]Paul R.Yoder,Jr.光機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姚海艷(1983-),女,安徽鳳陽人,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光電系統結構系統設計,及結構有限元分析與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