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王偉
“22萬,5.7%,2014.5.8-10.31轉60天”“保本收益,利息5267元”。這是一個黨員干部在某銀行資產管理交易書協(xié)議書的上寫的一串數字。翻開他的辦公室抽屜,里面存放著厚厚一沓個人借款收息的單據、股金證書、投資入股協(xié)議書、理財快訊等股權債權證書及銀行理財產品資料。
不難看出,這是一位經濟思維活躍、理財興趣濃厚的官員。
2014年11月,湖北省委第二巡視組到武漢市青山區(qū)開展巡視工作時發(fā)現,青山區(qū)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玉奇在任區(qū)建設局局長時擅自動用基建資金202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并造成巨額虧損。
2015年3月,武漢市紀委對高玉奇立案調查。高氏父子一段跨越近4年的秘密理財之路,逐漸清晰地呈現出來。
貪念起 閑聊之中覓商機
2009年9月,時任武漢市青山區(qū)建設局局長高玉奇的兒子高越,大學畢業(yè)后擔任某銀行的一名客戶經理。
2009年底的一天,高氏父子倆在公園散步時,兒子向父親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由某銀行發(fā)售、某信托公司監(jiān)管、某投資公司具體運作的“YJ5期”理財產品近期將面向社會招募發(fā)行,“YJ1期至4期”產品均實現了盈利,有的甚至盈利達百分之百。
極具理財天賦的高玉奇敏銳地感知到其中的商機,并把目光盯到了單位“閑置”的數千萬元建設專項資金上。
經反復考量,高玉奇決定由區(qū)建設局出資1800萬、區(qū)建設局二級單位武漢市摯誠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摯誠公司)出資220萬元,以摯誠公司名義購買2020萬理財產品。
據此,高氏父子踏上了一條秘密的理財之路,也是父子二人的毀滅之路。
手段高 瞞天過海簽合同
挪用2020萬元專項資金理財,在常人看來這絕對是瘋狂之舉。但是對高玉奇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原本應該由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研究決定的事,在他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財務上基本都是他“一支筆”說了算。
為簽訂合同,高玉奇拉攏分管財務的副調研員徐某,“某信托公司是正規(guī)單位,信譽好、實力強,不會出事的,有問題也是我擔著,你莫怕!”
為了掩人耳目,高玉奇告訴徐某,此事除了單位出納之外,不能告訴其他任何人。然而,要以摯誠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需要蓋摯誠公司的公章及法定代表人何某的私章。何某的私章一直由徐某保管,但公章由摯誠公司職員王某保管。
為此,高玉奇授意徐某:“直接把合同翻到需要蓋章的一頁且蓋住其他內容,告訴王某是我讓蓋的,他不敢不蓋?!?/p>
2010年2月,一份摯誠公司投資202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的合同就這樣秘密地簽訂了。
行情變 理財之路被阻斷
然而,“YJ5期”理財產品凈值從第三個月起就開始虧損,到了2010年6、7月份的時候虧損地還剩90%了。
但高玉奇始終相信一定還會升起來的。當時,高玉奇判斷自己將會在區(qū)建設局連任,這樣就有時間扭虧為盈。于是,高玉奇又讓高越于2010年8月秘密同投資公司簽定了一份《關于資產管理的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內容大致為,五年期滿時投資公司至少保證摯誠公司的本金安全,時間則倒簽至2010年1月26日,給人一種先有保障協(xié)議再購買理財產品的假象。
然而,形勢的轉變卻讓高玉奇始料未及。2011年4月,高玉奇擬被提拔為副區(qū)長,組織將對其進行離任審計。為了應付審計,高玉奇又讓徐某編造了一份所謂的《專題會議紀要》,內容就是經集體研究決定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用于解決辦公樓建設及彌補事業(yè)人員經費,落款時間為2010年1月21日。由于高玉奇的包裝,這次審計并沒有發(fā)現端倪。
2013年6月20日,“YJ5期”理財產品持續(xù)虧損且跌破了基金凈值0.7的警界線,某信托公司強制清倉,提前終止了信托計劃,并于2013年7月22日回款給摯誠公司1321.4萬元,這意味著該項“理財”造成經濟損失698.6萬元。
恣意為 威逼利誘填虧損
事情暴露后,官至區(qū)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高玉奇,立即給區(qū)建設局時任局長李某發(fā)了一條信息,要求區(qū)建設局出具一份書面報告,并承諾自己會簽署意見分擔責任,并再三囑咐,此事不能上黨委會討論。
為了彌補虧損,盡快平息震蕩,高玉奇讓高越約見投資公司負責人李某。
對于二人的見面,高玉奇進行了一番精心策劃。在見面時,僅以區(qū)委政法委書記及高越父親的身份出現,并策劃一出“兒子闖禍父親出面解決的假象”,借機談判投資賠償問題,強調投資公司在操作上存有失誤,虧損的都是摯誠公司員工的看病錢、養(yǎng)老錢,如果處理不好,大量職工將會到投資公司圍門堵路。
經過三個回合的威逼利誘,最后投資公司作出讓步,截至案發(fā)陸續(xù)賠償了約300萬元。
終悲涼 腐敗到家家必破
高高玉奇父子感情深厚,經常在公園散步談心。然而,這種溫情的生活場景卻被一場瘋狂理財斷送了。
“工作中,和老板、商人接觸多了,我覺得自己在他們面前顯得很‘寒酸’?!边@是高玉奇在懺悔材料上的自我剖析。
另據武漢市紀委調查發(fā)現,高越在接受施工隊老板所“贈予”的10萬元后,高玉奇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不是對兒子的訓斥和約束,而是讓其留著自用;兒子工作地點較遠,高玉奇直接打電話給工程施工隊的老板,讓其買一輛小汽車以借用的名義給高越上下班使用;兒子剛參加工作需要拓展客戶,高玉奇又直接聯(lián)系工程隊施工老板,讓其安排飯局,親自出馬幫兒子同一些大客戶建立關系……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為官者對家庭有愛,為父者對子女有愛,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這種“愛”卻不能突破紀律的底線和法律的紅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必要的物質財富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但對財富的經營和打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能僅憑自己的一廂情愿恣意妄為,更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否則,高氏父子的悲劇人生就是最沉痛的前車之鑒。
(王偉系武漢市紀委第六紀檢監(jiān)察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