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去年5月,高曉松在微博宣布退出綜藝圈,“今年不但會在音樂上踏踏實實做些事,而且我們的圖書館,有80多萬種明清民國書刊文獻檔案正在整理上架,期望早日開放。”他還發(fā)愿要努力做個較好的“知識分子”。去年11月,高曉松籌備的民間公益圖書館終于揭開了面紗。欣喜之余,高館長還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乙未十月,止于大雪,客機折戟埃及,平民濺血巴黎。天地不仁,舉世惶惶。居廟堂者全無廟算,處江湖者糞土江山?;蛟淮笙迣⒅粒瑺幷b末世遺文。
同月,于京郊,于天之角,大藏家獻書百萬,變藏經(jīng)樓為圖書館。請余為首任館長。
余年少時,自詡文青翹楚,浪子班頭。讀書破萬卷惟閱后即焚,云游數(shù)十國而居無定所。賣琴棋書畫媚眾,弄雕蟲小技營生。及至不惑,識大藏家,乃知浮華浪擲如當下,仍有大隱于市,不墜青云之志。觀其藏,洋洋數(shù)十萬民間之寶卷、雜志、鼓書、雜字、書信、教材;浩浩數(shù)百年華夏之信仰、民生、娛樂、改良、革命、沉淪。于官修機器人正史之外,別有一番呼吸與血肉。歷史于此不再顧影自憐,反生出一派悲天憫人。
于是與大藏家議,將此書館命名為:雜書館。
高館長的雜書館位于北京崔各莊紅廠設計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距離地鐵15號線馬泉營站約1.5公里。整個雜書館分為新書館和國學館,總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總計藏書百萬冊。擁有20多萬冊藏書的新書館已面向讀者開放,還特意開辟了兒童區(qū)。新書館中最大的書架高5.7米,上下一共15層,所以前臺備有望遠鏡以方便讀者看清書目。雜書館實行預約制,免費進館,平時限額100人,周末限額500人,目前周末的預約人數(shù)已達上限,工作日也有五六十人。
國學館建筑獨立于新書館,內(nèi)有“八十多萬種明清民國書刊文獻檔案”。由于所藏圖書價值昂貴,同時考慮舊書保護的問題,這里并未向讀者開放,更像是一個古籍書倉庫,但是讀者可以查詢目錄進行預約借閱。國學館內(nèi)共有七個分館,包括晚清民國期刊館、民國圖書文獻館、西文漢學館、特藏新書館、線狀古籍館、民族民俗古籍館、名人信札手稿檔案館。其中,“晚清民國期刊館”和“民國圖書文獻館”的圖書目錄已經(jīng)整理完成。
據(jù)介紹,晚清民國期刊館擁有近1.4萬種期刊,單是創(chuàng)刊號就9000多種,在全國僅次于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民族民俗古籍館藏有豐富的線裝清朝民國民間地方文學、文化、民俗、歷史文獻,包括彈詞、鼓詞、唱本、寶卷、木魚書共三萬余種,十萬余冊。這部分藏品為雜書館最具特色的珍品。
雜書館的所有書籍來自幾位私人藏家30年積累,他們把多年珍藏拿出來與公眾免費分享,也是希望這些書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據(jù)介紹,和高曉松的合作,是幾位藏家的一個戰(zhàn)略,他們希望在高曉松的智慧、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帶領下,將雜書館發(fā)展成為中國第一民間圖書館品牌。而高曉松被他們的想法所感動,答應出任館長,還親身參與了籌建的具體事務,并計劃不定期在雜書館開設文史沙龍?!跋M钡轿覀?nèi)ナ篮?,這個館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