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節(jié)華(弋陽縣中醫(yī)院 江西 334400)
陰道分娩軟產道損傷132例臨床分析
余節(jié)華*
(弋陽縣中醫(yī)院 江西 334400)
摘 要目的: 探討經陰道分娩發(fā)生軟產道損傷類別、分娩方式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方法: 回顧性分析132例經陰道分娩發(fā)生軟產道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132例患者,會陰陰道裂傷108例(81.82%), 其中側切再損傷89例(67.42%), 未側切陰道裂傷19例(67.42%);軟產道損傷在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肝功能障礙、急產患者中的發(fā)生率高于無合并癥者(P<0.05);助產術者高于正常產者(P<0.05);長產程者高于短產程者(P<0.05)。結論: 重視產婦發(fā)生軟產道損傷的高危因素, 及時正確地診斷和處理軟產道損傷是降低軟產道損傷并發(fā)癥、提高圍產保健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陰道分娩 軟產道損傷 發(fā)生率
Clinical analysis of 132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with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YU Jiehu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iyang County, Jiangxi 3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tegories of vaginal delivery with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mode of delive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Methods: Clinical data on 132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with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32 cases of patients, there were 108 cases of (81.82%) perineal vaginal laceration, in which there were 89 cases (67.42%) of side cut and injury and 19 cases (67.42%) of vaginal laceration without side cut. Incidence of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liver dysfunction, liver dysfunction and emergency childbirth, midwifery and longer labor than in ones without complications, normal childbirth and shorter labor (P < 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mportance of risk factors of maternal related to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and its time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perinatal health care.
KEY WORDSvaginal delivery;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incidence
陰道分娩軟產道損傷是產科分娩時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指子宮下段、宮頸、陰道、盆底及會陰等軟組織的損傷, 臨床主要表現為出血, 嚴重者可導致失血、感染等并發(fā)癥, 甚至造成母體死亡[1]。本文通過分析我院2009 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經陰道分娩發(fā)生軟產道損傷132例患者臨床資料, 以總結軟產道損傷發(fā)生因素和防治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產科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住院分娩產婦8 531例,其中剖宮產3 988例(46.75%),陰道分娩4 543例(53.25%);在陰道分娩中,順產(包括會陰側切)3 719例(81.86%),助產術824例(18.14%),其中胎頭吸引(胎吸)術328例(7.22%),產鉗469例(10.32%),臀牽引27例(0.59%)。陰道分娩中發(fā)生軟產道損傷132例(2.91%),年齡20~47(26.5±2.5)歲;孕周37~43(39.27±0.48)周;產程2.46~17.98 h,平均9.38 (7.25±2.15)h;新生兒體重2 550~4 500(3 550±128)g;初產婦103例,經產婦29例。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經陰道分娩發(fā)生軟產道損傷發(fā)生的部位、原因及分娩方式等因素進行統(tǒng)計。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軟產道損傷發(fā)生部位及構成比
132例患者, 以會陰陰道裂傷最多見, 共108例(81.82%), 其中側切再損傷89例(67.42%), 未側切陰道裂傷19例(67.42%);宮頸口裂傷8例(6.06%);前庭小陰唇裂傷4(3.03%);產道血腫12(9.09%)。
2.2 妊娠合并癥、胎兒體重與產傷的關系
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肝功能障礙、急產的患者產傷發(fā)生率高于無合并癥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體重胎兒產道損傷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表1 妊娠合并癥、胎兒體重與產傷的關系(n)
2.3 分娩方式與軟產道損傷的關系
胎頭吸引術中軟產道損傷率明顯高于正常產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表2 分娩方式與軟產道損傷的關系(n)
2.4 產程、產次與軟產道損傷的關系
產程>12 h者軟產道損傷率明顯高于產程≤12 h者(P<0.05);不同產次者軟產道損傷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表3 產程、產次與軟產道損傷的關系(n)
軟產道損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并發(fā)的會陰、陰道、宮頸裂傷, 是分娩過程極易發(fā)生的一種并發(fā)癥[2]。軟產道損傷所致的遠期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性生活質量, 并成為諸多婦科疾病的誘因[3]。因此, 重視產婦發(fā)生軟產道損傷的高危因素, 及時正確地診斷處理和預防軟產道損傷是降低軟產道損傷并發(fā)癥、提高圍產保健效率的關鍵步驟[4-5]。
3.1 會陰側切要到位
會陰裂傷是產時軟產道裂傷中最常見的一種損傷,它不僅可引起產時較多的出血, 也會造成膀胱膨出、直腸膨出、子宮脫垂等疾病[6-7]。本文報道中以會陰陰道裂傷最多見, 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①產科醫(yī)生對患者的會陰條件如會陰體的伸展性、會陰體的高低、陰道口的大小估計不足, 所行側切口偏小, 不能滿足胎頭的娩出。尤其當產力較強, 胎頭較快娩出時易發(fā)生陰道撕裂。②會陰保護不當, 重視娩頭時會陰保護, 忽視娩肩時的保護[3]。③過度保護會陰, 側切不到位。由于怕醫(yī)療糾紛, 產科醫(yī)生多遵從患者意見, 要么不做側切, 要么切得比較少, 這是導致會陰陰道裂傷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 我們在分娩過程中要充分判斷會陰條件, 盡早發(fā)現異常產程, 避免產程延長和滯產, 防止和積極治療宮頸水腫;正確估計胎兒大小, 恰當選擇側切口, 規(guī)范接生, 最大限度保護軟產道的完整性。
3.2 合理應用各種助產術
在產程中, 應用縮宮素、急產、妊娠高血壓疾病和胎頭撥露時間短均是影響軟產道損傷發(fā)生的主要因素[8]。我們的體會是: ①合理選擇剖宮產和會陰側切術。產前
發(fā)現軟產道異常, 如會陰發(fā)育異常, 有疤痕無彈性, 或有較重的陰道炎以及骨盆出口狹窄, 估計會造成嚴重裂傷時, 應選擇作較大的會陰側切, 或與患者協(xié)商選擇剖宮產;對有明顯頭盆不稱、巨大兒等估計經陰道分娩對母嬰危害較大者應果斷行剖宮產。②掌握各種助產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使用產鉗助產時, 牽引過快、牽引方向或方法不當, 會導致產道承受壓力過大而使軟產道裂傷。因此, 熟悉各種陰道助產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并在應用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及臀位后出頭時, 避免牽拉用力過猛、過快, 牽拉方向與產道軸不符合, 并嚴禁粗暴地施加腹壓。③嚴格掌握縮宮素用量和用法及嚴格把握催產的指征, 在縮宮素的滴注過程中防止出現宮縮過頻過強, 特別是進入第二產程, 催產素使用過多易引起強直性宮縮, 造成產程過快或急產, 引發(fā)軟產道裂傷發(fā)生。
3.3 重視各種合并癥的處理
當孕婦合并妊娠合并高血壓、肝功能障礙、重度貧血等疾病時, 脈血管彈性差, 組織水腫缺乏伸展性, 使組織脆性增加導致軟產道更易受傷[9-10]。這要求產科醫(yī)產在處理分娩前一定妥善合并癥的處理, 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如妊高征、肝內膽汁瘀積癥患者, 要充分估計病情, 產前加強圍產保健, 控制病情發(fā)展;若有凝血功能障礙, 要提前補充凝血因子及抗纖溶藥物;有重度貧血產前應糾正貧血。
3.4 嚴密監(jiān)測產程
由于某些因素, 如產婦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羊水過多、子宮肌瘤等, 均可引起宮縮乏力, 造成產程延長、滯產。此時因為軟產道壓迫時間過久, 使血液回流不暢、組織淤血、水腫、彈性降低、脆性增強, 胎兒娩出時易造成軟產道損傷[11-12]。在分娩過程中, 應嚴密監(jiān)測產程,一旦發(fā)現異常, 及時作出相應處理。
綜上所述, 重視產婦發(fā)生軟產道損傷的高危因素, 及時正確地診斷和處理軟產道損傷是降低軟產道損傷并發(fā)癥、提高圍產保健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柳麗華. 軟產道損傷170例臨床分析[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2, 23(6): 723-724.
[2] 王巧英. 85例陰道分娩軟產道損傷的臨床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22): 3408-3409.
[3] 徐婉妍, 徐小鳳, 周煥娣. 軟產道損傷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1, 18(16): 30-31.
[4] 孫曉紅, 孫曉疆. 軟產道損傷134例回顧性分析及預防[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8): 110-111.
[5] 張瑞平, 賀秀萍, 馬妍艷. 陰道分娩致軟產道損傷72例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2, 31(8): 74-75.
[6] 韓月菊. 軟產道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J]. 臨床醫(yī)藥實踐, 2011, 20(6): 473-474.
[7] 蔡小亞. 1例產鉗致軟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的護理及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 10(17): 113.
[8] 傅玉君. 108例軟產道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J].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0, 48(21): 131-132.
[9] 徐鳳珍. 126例軟產道損傷臨床回顧性分析[J]. 江蘇衛(wèi)生保健, 2010, 12(6): 53.
[10] 鄭慶紅, 李景麗, 王秀娟. 軟產道損傷的相關因素分析與對策[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1(15): 2417.
[11] 楊甲貞. 軟產道損傷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J]. 廣西醫(yī)學, 2010, 32(11): 1354-1356.
[12] 王翔, 劉博, 王巖, 等. 陰道分娩軟產道損傷249例臨床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07, 22(36): 5131-5132.
收稿日期:( 2014-10-30)
作者簡介:*余節(jié)華(1977-), 女, 主治醫(yī)師, 從事婦產科疾病的診療。E-mail: 435086161@qq.com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01-0050-03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71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