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萍
摘要:火電廠電氣設備安裝時,控制電纜終端制作不美觀,二次接線混亂、錯誤多是我國電力建設中電氣設備安裝長期存在的質量通病之一。為提高控制電纜終端的制作工藝及二次接線的質量,施工前應做必要的準備。如接線前先熟悉圖紙、掌握控制電纜終端制作方法及接線程序、控制電纜終端頭及中間接頭的制作方法。另外,在二次線端接等方面制定統(tǒng)一標準并在作業(yè)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是可以消除質量通病的。
關鍵詞:控制電纜;終端制作;二次接線工藝
中圖分類號TId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5)12-0073-01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電力工業(yè)自動化進程加快,發(fā)電廠及變電站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控制電纜在整個電路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控制電纜終端制作工藝勢在必行。由于二次接線的接線混亂將嚴重影響整個接線工藝質量和施工質量,進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設備運行故障、設備損害、甚至機組跳閘等等重大事故的出現(xiàn)。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控制電纜終端的制作及接線的工藝和質量。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就控制電纜的終端制作和二次接線工藝做以簡單的論述,以提高控制電纜終端的制作工藝和二次接線的質量為目的,以消除我國電力工程建設中控制電纜終端制作不美觀,二次接線混亂、錯誤多這一長期存在的質量通病。
1.電纜終端制作及二次接線具備的條件
1)在進行正常工作之前,首先對所有參加二次接線的人員要進行技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進行作業(yè),并進行技術交底,為電纜終端及電路的安全順暢奠定堅實的基礎。
2)嚴格控制電纜終端的材料的安全性,并做好及時防控,為電纜材料制作提供安全保障。
3)控制電纜所接引的盤、柜、箱等安裝驗收完畢。
4)敷設的控制電纜確認無誤,整理、固定完畢。
5)多次確認接線圖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防止做無用功,浪費時間和材料。
6)電纜絕緣測試合格。
2.接線前應熟悉以下圖紙
1)原理圖。表示電路正常工作的原理以及電路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2)展開圖。原理圖的一種實用形式,是實際接線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在二次接線工作中占據(jù)主導地位。
3)端子排圖。是屏內線路與屏外線路連接的圖紙。
4)安裝接線圖。原理圖和展開圖的有效結合在實際工作中的真實反映,具體指出電表及各種儀器的安裝位置和連線方式。
5)電纜清冊。根據(jù)原理圖列出了各電器元件間聯(lián)絡的電纜,是敷設電纜的依據(jù)。
3.控制電纜終端制作及二次接線的程序
掌握圖紙制作及技術交底→整理核對排列盤下、盤內或設備旁的電纜→確定電纜線芯接線最長位置進行電纜綁扎固定及切割電纜→電纜終端制作→拉直電纜線芯→電纜芯線校核和分線→排線及做線把、整理固定線芯→線芯套回路編號→接線、調試、查線、改線→懸掛電纜標示牌。
1)整理核對排列盤下、盤內或設備旁的電纜。
2)電纜終端制作前,首先將電纜兩端一定長度的線芯剝出。
3)散開線芯,將線芯一根根拉直。
4)盤內的電纜終端制作及接線由該盤接線人員負責整理,應對所有電纜進行合理的編扎。
5)當盤內電纜較多時,電纜固定可采用在盤內加裝電纜固定架(固定架可采用鋼筋、扁鋼等材料制作)分層方式。
6)電纜綁扎固定:根據(jù)施工圖紙的排列順序,將穿入盤內的電纜在基礎橫桿處用鐵綁線固定牢固,電纜固定要求整齊一致,盡量減少交叉。
7)電纜終端制作:將電纜固定好然后準備剝切工作,電纜剝切時應注意一定的技巧,剝切的電纜預留量要與盤內電纜的預留量相同,保障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進行。
8)電纜終端制作前,按照電纜的規(guī)格、型號進行分類,并選擇相應的熱縮套管與之配套,熱縮套管顏色應統(tǒng)一,長度以60為宜,熱縮套一端距電纜破割點35mm,另一端距電纜破割點25mm,電纜線芯用黃色塑料袋包纏。
9)采用電吹風對熱縮套管均勻加熱,加熱時熱縮套管不能移位直至熱縮套管牢固固定在電纜及線芯上。
10)嚴格控制電纜終端高度的一致性,并且保證防火封堵層的表面要低于電纜終端。
11)電纜終端要固定橫檔,用尼龍繩統(tǒng)一捆扎固定,置放位置為盤底200ram處,捆扎位置為電纜的大頭部分。
12)盤柜內電纜屏蔽層從電纜頭下部背后引出,屏蔽層引出方式按照控制系統(tǒng)要求確定。
13)電纜終端制作完畢后,對電纜線芯進行排列和綁扎,并將其進行拉直處理,在處理過程中盡量不要損傷絕緣層。
14)對于同一盤內的線芯,按照同一方向進行排列,小線束與主線束垂直,電路清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