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華+樊偉
中法文化的互相吸引、傳播,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強度。本文對2013-2014年中法兩國的版權貿易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
熱詞:法國 版權貿易 走出去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
在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過程中,中法共舉辦了800多場活動,中法文化交流空前活躍,其中與圖書出版、版權貿易相關的活動也是兩國友好交流的重頭戲,頗為引人矚目,最主要的有董強先生獲得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和中法交流最有影響力書籍評選。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落幕之際,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應邀訪華期間,授予北京大學法國語言與文學系主任董強先生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這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1995年,董強在法國協(xié)助創(chuàng)辦了“中國藍”出版社,專門介紹中國文學和文化,沈從文、賈平凹、王蒙、王安憶、莫言等作家紛紛被介紹到法國。在他看來,中法文化的相互吸引、相互傳播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強度,“不僅要把別人‘好的接進來,也要把我們‘好的送出去,要為這一接一送做好準備”。
2014年4月中法交流最有影響力書籍評選揭曉——在法國最有影響的十部中國書籍:《論語》《孫子兵法》《道德經》《易經》《水滸》《西游記》《駱駝祥子》《魯迅小說集》《酒國》《家》。在中國最有影響的十部法國書籍:《論法的精神》《社會契約論》《茶花女》《悲慘世界》《高老頭》《約翰·克里斯朵夫》《紅與黑》《小王子》《基督山伯爵》《舊制度與大革命》。
一、中法版權貿易的現(xiàn)狀
(一)2013-2014年中法版權引進情況
2013-2014年,我國共引進版權數18167項,從法國引進版權數787項,占全國引進版權的比重為4.33%,其中,圖書為772項,占全國引進圖書版權的比重為4.64%;錄音制品為3項,占全國引進錄音制品版權的比重為0.79%;軟件為4項,占全國引進軟件版權的比重為2.37%;電視節(jié)目為8項,占全國引進電視節(jié)目版權的比重為2.10%。
從表2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全國共引進版權總數18167項,其中圖書引進版權數為16625項,圖書占全體的比重為91.51%。而從法國引進版權的數量為787項,其中圖書版權引進版數為772項,占全部從法國引進版權數量的98.09%,高于全國圖書版權占整個版權引進的比重(91.51%),可以說,目前對法國的版權引進主要是圖書版權。
(二)2013-2014年中法版權輸出情況
2013-2014年,我國共向國外輸出版權數10401項,向法國輸出版權數243項,占全國輸出版權的比重為2.34%,其中,圖書為184項,占全國輸出圖書版權的比重為2.52%;電視節(jié)目為59項,占全國的比重為3.05%。
從表5中可以看出,2013-2014年,全國共輸出版權總數10401項,其中圖書輸出版權數為7305項,圖書占全體的比重為70.23%。而向法國版權的輸出數量243項,向法國圖書版權的輸出數量184項,占全部輸出法國版權的數量的75.72%,可以說,目前對法國的版權輸出主要是圖書版權。
四、十年間中法版權貿易輸出引進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從2004—2013十年間,中國從法國共引進版權 5404項,共向法國輸出版權788項,差額為 4616 項,中法版權輸出引進比為0.146:1。
從表6可以看出,從2004—2013十年間,中國從法國共引進圖書版權5034項,共向法國輸出圖書版權725項,差額為 4309 項,中法圖書版權輸出引進比為 0.144:1。
五、結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版權貿易領域,中法雙方交流頻繁,中國對法國版權輸出增長明顯,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在中法版權貿易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逆差。2013-2014年,中國從法國引進的版權為787項,而向法國輸出的只有243種中國版權,國內輿論普遍認為,這與中國的文化大國地位不相稱。未來在內容的引進上應更多地考慮從傳統(tǒng)文化向現(xiàn)代學術著作轉變,在出版形態(tài)上由輸出原版中文書到直接做成國際版,在媒體形式上從以紙質版為主到兼顧電子書與在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