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貴
摘 ?要:南寧市某工程一期(一標段)采用全鋁合金模板體系,新型模板全鋁合金模板體系混該凝土構件尺寸精確 、安裝簡便、表觀效果優(yōu)良,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加快了工程進度并節(jié)約了工程成本。
關鍵詞:高層建筑;模板;鋁合金;安裝;經濟效益
模板作為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周轉材料,以木質模板居多,目前隨著低碳、節(jié)能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人們把眼光投向了金屬模板,全鋼模板等 ,如全鋼模板解決了對木材的損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速度,但全鋼模板自重大、對垂直運輸體系依賴大 ,操作不方便等缺點影響了其推廣。全鋁合金因其自重輕、裝配模板的出現(xiàn)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周轉方便,結構成型效果好,在國外,如美國、加拿大已成功推廣10年 ,在國內香港、澳門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全鋁合金模板在南寧市某工程項目施工中引進并得到充分運用,獲得良好效益。 通過工程實踐并不斷總結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建筑占地面積為9529.5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42411.98平方米,其中計容建筑面積171324.68m2。建筑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層數(shù)、高度為地下二層,局部地下一層,地上28+1層~32層,建筑高度96.8m~99.8m。
本次鋁模主要使用在該項目一期工程的1#、2#、3#、4#樓的三層以上(包含四層),3#、4#標準層層高3.0m,1#、2#樓標準層層高為3.15m。
標準層主要構件截面尺寸如下(mm);
梁:300x900,300x650,300x600,300x550,300x400,
200X1050,200X900,200X800,200X750,200x600,
200x550,200x500, 200x400,
樓板:100mm、110mm、120mm、150mm
剪力墻:100mm、200mm、250mm、300mm
二、模板原理
利用鋁材料自重輕的特點,通過設計,以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為背楞,與鋁板組成定型的全鋁合金模板,模板與模板通過特制的銷釘固定,采用48mm 普通鋼管,管與模板固定處設置早拆頭,可以實現(xiàn)模板的早拆。 因梁板模板與墻柱模板組成一個具備一定剛度的整體,該模板體系在支撐因體系方面無需水平支撐桿,可以大大減少支撐數(shù)量。因該體系定型、剛度高,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基本不會有變形,澆筑完后混凝土構件成型好、尺寸精確、表觀成型質量好,全能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三、鋁模板施工工藝及方法
(一)主要施工順序。為加快施工進度,節(jié)省工期,減少塔吊工作量,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梁、樓板模板采用整體安裝梁板、樓板模板安裝完畢后再澆注砼。模板采用鋁??觳鹗┕すに?,模板及其支撐材料采用人工運輸,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塔吊的工作量。其主要施工順序如下:結構找平(控制樓板面及柱根部平整度,防止墻柱模板施工時,因模板與樓板及柱根部接觸不嚴密,導致漏漿現(xiàn)象),刷模板隔離劑,模板放線、安裝、定位、校直,梁板模板安裝;砼澆注后梁、板模板拆除;人工運輸?shù)缴弦粚印?/p>
(二)鋁模安裝。(1)在混凝土澆注前先準備工作:①模板構件接收及安放; ②水平測量;③放樣;④控制/糾正偏差;⑤安裝模板;⑥安裝板模;⑦安裝平模外圍起步板。(2)澆筑混凝土期間的工作,混凝土澆注期間的維護。①混凝土澆注期間至少要有兩名操作工隨時待命于正在澆注的墻兩邊檢查銷子、楔子及對拉螺絲的連接情況。②銷子、楔子或對拉螺絲滑落會導致模板的移位和模板的損壞,受到這些影響的區(qū)域需要在拆除模板后修補。
(三)混凝土澆注后的具體事項。根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混凝澆筑施工時需增加三組同條養(yǎng)護立方體試塊,拆除底模前需先進行此試塊試壓檢測,或者現(xiàn)場進行回彈儀檢測,強度滿足上表要求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拆除,主要包括:(1)拆除墻模板(2)拆除頂模(3)支撐桿的拆除(4)清潔、運輸及疊放模板(5)傳送模板(6)堆放(7)拆除平模外圍護板(8)拆除墻爬墻架和工作平臺(9)安裝墻工作架(10)重復上述步驟,即可完成一層樓的模板施工。
四、結語
通過該工程的鋁合金模板的施工實踐證明 ,該新型模板體系與傳統(tǒng)模板比 較具有頗多優(yōu)點,節(jié)能環(huán)保,不僅能滿足施工質量的要求,還能提高施工進度并給企業(yè)帶來可觀的效益,是低碳社會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 2002.質量驗收規(guī)范[S]. 北京 : 中國計劃出版社 ,
[2]建筑施工手冊( 4 版)[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