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陽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zhèn)北高莊村 河南 平頂山 467100)
關于哲學中“知人識象”的探討
高向陽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zhèn)北高莊村 河南 平頂山 467100)
哲學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什么貫穿于哲學的始終?研究哲學有沒有一個客觀的共同遵循的“哲學法則”?用它做為哲學的參照和指導,使得在研究哲學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路可循、有據(jù)可查。透過種種的哲學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與提出研究哲學應該遵循的“哲學法則”~~“知人識象”。目的是在研究哲學的時候能夠達到條理清晰、有的放矢與不再迷茫,為哲學的創(chuàng)造奠定基礎。
知人識象;人;象;哲學原則;創(chuàng)造本性。
我在研究哲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面對浩如煙海的的哲學書籍與不同的哲學流派時,我如何的取舍和把握它們。我有限的生命同所要思考的眾多的哲學是矛盾的,哲學是什么?它的本質(zhì)是什么?決定哲學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哲學在客觀上有沒有要遵循的“哲學法則”?如果有它是什么?……。
這些問題一直讓我糾結著、苦惱著、醞釀著、追尋著,如果找到這個“哲學法則”,它必然在研究哲學的過程中不再迷茫,而是有法可依、有路可循、有據(jù)可查。通過一切哲學現(xiàn)象,濾過哲學的所有歷史的“塵?!?,我把它歸納概括為:“知人識象”。不識象者怎知易;要知哲學先識人。這是我研究哲學的體會,我稱之為“哲學法則”或者是“哲學心訣”。它是演繹一切哲學之法又是創(chuàng)造哲學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是我探討“知人識象”的理由。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你對一個問題達到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曙光來臨。人生讓我欣喜若狂的是:我非常榮幸的遇到了恩師高清海先生,可謂是哲學奇緣。我們從陌生到相識相知,彼此觀點相同心性相通,創(chuàng)造哲學是我們共同的執(zhí)著信念。恩師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他的哲學觀~~“人是哲學的奧秘,哲學是人自我反思的理論”讓我忽然頓悟,如同一個長期在沙漠里獨行的僧侶看到了生命的綠洲、希望的彼岸。
“人是哲學的奧秘”,說明一切哲學與哲學中的一切流派的奧秘是“人”。只要弄明白“人”的奧秘,就能弄清楚哲學的奧秘,同時也能夠正確的回答研究哲學所要遵循的“哲學原則”是什么。什么是“人”的奧秘?“人”的奧秘就是人生命的奧秘。順著這樣的邏輯推理下去,我的思維會定格寫真在哪里?借用恩師的“雙重生命”觀來闡述“人”的生命,人有“雙重生命”:一個是與動物相同的“本能生命”(肉體生命);另一個是人獨有的“意義生命”(精神生命)。雖然“本能生命”也是人要探索的生命奧秘,對于哲學自身而言,“本能生命”只是一種基礎和手段,借用它去實現(xiàn)人的“意義生命”。從這層意義上說:人的生命的奧秘就是“意義生命”的奧秘。什么是“意義生命”?“意義生命”是人創(chuàng)造的生命。如:《紅樓夢》是曹雪芹的“意義生命”;《西游記》是吳承恩的“意義生命”;《論語》是孔子的“意義生命”……獲得“意義生命”的唯一途徑就是創(chuàng)造;唯有創(chuàng)造才能實現(xiàn)“意義生命”。
從對“意義生命”的解讀中發(fā)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本性”,我是否可以這樣的理解:人的“創(chuàng)造本性”是哲學的奧秘;哲學的奧秘即“創(chuàng)造本性”。問題的逐漸清晰化同明朗化,使得思維能夠聚焦一點,全神貫注高效破譯。由此可見,破解“創(chuàng)造”之秘就是破解哲學之秘,它成為了重中之重。能否破解創(chuàng)造就決定了能否破解哲學,這一點非常關鍵。什么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就是無中生有、有中尋無;借想而生、由靈而成。它的特性是:獨有、唯一與無法復制。人的無所不能的想象力與靈感的“吻合”是實現(xiàn)創(chuàng)造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xiàn)創(chuàng)造的明顯標記?!皠?chuàng)造本性”是“意義生命”的共有本性,一切真正的哲學同哲學中的一切真正的流派都是“創(chuàng)造本性”所為,哲學只不過是人的“創(chuàng)造本性”的外化與投影罷了?!爸恕笔茄芯空軐W所要遵循的共性的“哲學法則”,這在客觀上是有人的“創(chuàng)造本性”所決定。
研究中國哲學,需要找到那個典型的代表。如果說《周易》是中國思想文化的東方搖籃,那么乾坤二卦就是“搖籃的搖籃”。它是《周易》的胚胎與縮影,中國的一切科學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有它的“基因痕跡”,我只要弄明白乾坤二卦的真諦就能夠破解中國哲學之謎。《易》是什么?“易者象也”。這是對《易》的定義,一個“象”字準確恰當。乾坤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表現(xiàn)二者的方式是“圓方之象”。由此可見:破解中國哲學之謎就是破解“乾坤之象”的奧秘。首先需要知道“象”是什么?《易》為何只用一個“象”字?一切玄機就潛藏在“象”之中,“象”是《易》的基礎與核心。為了能夠正確的理解和把握“象”的玄妙,我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周易全解》,特別是對“象”同“乾坤”的感悟。
“象”是雙重之象、借象達象、寓魂于象、意靠象立、無在有中、混淪的、流變的、全息的、表達中國哲學的獨有悟覺之“境界象”。它是生活中常見的、無形的、具體的事物之象,中國哲人卻在這看似簡單平凡的現(xiàn)象中能動的創(chuàng)造的賦予它“意象”、“寓象”、“無象”、“神象”、“心象”的靈性奧義。因此,《易》中的“象”是兩重的、一語相關的、多維多義的、靈活全息的,你不能被它的表象、具體之象所困惑,錯誤的認為《易》是生活平?,F(xiàn)象的素描、算卦之說、輕描淡寫的感受直白,沒有什么高深莫測的“形而上”的理性思辨。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只能說明你對《易》是無知的,你還沒有觸摸到它的“內(nèi)心世界”。從寓言故事、生活中的“捉迷藏”、《三十六計》里面的“瞞天過?!?、“聲東擊西”……孔明的“草船借箭”、“空城計”……也許能夠幫助你對“象”的理解有所啟示。《易》中的“象”是含蓄的、委婉的、迂回的、羞澀的、微笑的、綿里藏針的,它的本質(zhì)、玄妙、奧秘、魅力與“形而上”的理性就潛藏其中,需要有心人的開辟與挖掘。前一個“象”只是手段,它只是表象、有形之象,我們的思維不能在此永久的停留,需要超越它們達到“意象”、“靈象”、“神象”、“無形之象”,這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乾坤之象”是“胚胎之象”、“生生之象”、“原象”、“酵母之象”,六十四卦以及天地萬物都有它演繹化生。乾坤的本質(zhì)是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表現(xiàn)它們的對應之象是“圓方”。你如果把自己的思維限定在“圓方”的表象之上,認為它無非是個圖形的符號而已,這就背離了《易》囊括萬物的本性。需要聯(lián)想、超越、創(chuàng)造、拓展與延伸,這些因素很重要,它取決于一個人深厚的生活根基與心性磨礪的自我成熟。“圓”讓我們自律自強、善始善終、無所畏懼、不斷超越……;“方”使我們胸懷寬廣、海納百川、水滴石穿、追求極致……?!耙狻笔恰跋蟆钡哪康暮徒K極,也是《易》的“龍筋”。我從上述的分析中得出結論:“象”即《易》魂,也就是中國哲學之魂。它是研究中國哲學應該遵循的“哲學法則”,不識象者怎知易。
現(xiàn)在讓我的思維回到問題的開始,那些曾經(jīng)纏繞我、糾結我、困惑我的哲學疑問如冰見日,一切都融化了。在一切哲學與哲學的一切流變中,無論你是什么主題還是用什么方式去表現(xiàn)你的主題,“人”是他們共同的關注與最終的指向,同時又是貫穿哲學始終的“龍筋”?!皠?chuàng)造本性”是決定人的“意義生命”的主宰,是哲學永恒發(fā)展的“原動力”、“神力酵母”。哲學中的那一切“怪異”的思想、行為和語言都可以從“創(chuàng)造本性”中獲得啟示與破解,從這層意義上說:“創(chuàng)造本性”是哲學的奧秘。創(chuàng)造的特性是:叛逆性、無懼性、顛覆性與前衛(wèi)性,這使得本來就抽象難懂的哲學又增加了一定的理解難度。哲學的難懂不等于不能懂,它的奧秘就在于雖然你是生活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但要求你離開它、超越它“切換”到精神世界里,自由自覺的聯(lián)想、奇思妙想、異想天開、無所不能的想、想了又想的想、與靈感“接吻”的想,直到豁然洞明、茅塞頓開與發(fā)現(xiàn)“新生”,然后帶著你的“新生”(朦朧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的朦朧)回到現(xiàn)實的世界,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祛除朦朧使之清晰,這便是“創(chuàng)造軌跡”。始于現(xiàn)實世界,超越現(xiàn)實世界,終于現(xiàn)實世界,這是“創(chuàng)造本性”的共有邏輯,雖然也存在著創(chuàng)造的個性差異。我努力地對“創(chuàng)造本性”的剖析,目的是更有效的創(chuàng)造哲學?!叭耸钦軐W的奧秘”,“知人”就是對研究哲學所要遵循的“共性原則”的概括。
“識象”是對研究中國哲學“個性原則”的升華。做為中國哲學典型代表的《周易》,它的靈魂就是“象”?!兑住肥菃柼旒叭恕⒔柘筮_象、天人一體、貴時守中、整體流變、混淪全息、始終為人的生命感悟的哲學?!跋蟆钡摹皟芍匦浴弊尅兑住纷兊脫渌访噪x、靈活善變與高深莫測?!傲⑾蟊M意”;“得意忘象”。立象只是手段;得意是其目的。只要悟透“意象”、空于我心,《易》就會在我的手掌落定?!爸俗R象”是我在研究哲學的過程中提升出來的“哲學法則”,最后,我用一首詩歌來表達我對“知人識象”的感悟,題目是《哲學心訣》:色彩斑斕萬千,“創(chuàng)造本性”根源。人是哲學奧秘,“象”即中國之先??v有無限身姿,囊括無遺包攬。想象創(chuàng)造幽深,層出不窮相伴。心乃哲學酵母,濾過現(xiàn)象塵埃。不被變臉迷惑,云去月印萬川。入血直面人心,必懂佳人紅顏。知人貴在靈魂,識象就在象間。知人識象心訣,拈花一笑悟禪。
[1]《周易全解》金景芳、呂紹綱.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2]《回歸原創(chuàng)之思》王樹人.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3]《高清海哲學文存》【1~6卷】高清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