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door:能給大家說說您對本次亞諾環(huán)中國帆船賽的總體感受嗎?
鄭英杰:我覺得亞諾環(huán)中國海岸帆船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去做船長。這是和以前做船員打比賽完全不一樣的。這次我們自己做船長,要帶著愛好者去比賽去遠航,要考慮的東西非常多,責任也非常重大。雖然前前后后比賽很多,但是來參賽的航海愛好者每一次都是不同的,他們新到這條船,甚至很多人對于帆船和遠航了解得不多,我們都要從頭給他們講船的使用和安全問題。這一趟下來體驗的人很多,我們反反復復說了超過100次吧。自己覺得在這方面是很不一樣的感受,以前我們都是作為運動員參加比賽,現(xiàn)在反過來要照顧自己的船員,在船員沒有什么遠航經驗的情況下也要考慮他們的安全問題,考慮這條船的狀態(tài),考慮天氣等因素??傊杏|很深,三個月的比賽下來,我覺得自己也更成熟了一點。
outdoor:您出海航行這么多次,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鄭英杰:如果說這次亞諾環(huán)中國海帆船賽最難忘的經歷的話,我想是最后一站深圳去三亞的比賽。我們當時帶著球帆出發(fā)了,小黑(劉學)他們跑在我們前面,距離很近,我們很有機會超過他們。從深圳到三亞這段我跑過很多趟,很熟悉這個水域,所以我覺得我們肯定比他們先到三亞。然后我們打開了球帆,結果球帆突然破了。這讓我有些失望。后來因為球帆破了,我們只能看著天氣預報往外面跑,跑向風浪比較大的地方,想用這種方式來彌補沒有球帆而導致的速度差距。
而要說我這么多年遠航最難忘的經歷的話,就是我的第一次遠航。當時是從香港開船去日本,一共走了九天,我們在出發(fā)前已經看到有臺風從菲律賓過來,但是不會特別影響我們的航線。結果我們出發(fā)兩天后,臺風路線改了,轉向到了我們的航線里。我記得遇到臺風的那天晚上風非常大,風浪有6米~10米高吧,比我們那條雙體船的桅桿還要高。有一個浪打過來,直接把我沖到船外面去了,船長也被打了出去。我回過神看到的第一個畫面就是船長自己爬上了船,把我從外面撈進來。還好當時我們兩個都有綁安全繩,人跟船一直在一起,不然的話我現(xiàn)在已經離開了……
outdoor:我們知道您不是專業(yè)運動隊訓練出身,而是憑借自己對航海的熱愛而成為一名職業(yè)帆船運動員,能說說其中的故事嗎?
鄭英杰:其實我是小時候自己喜歡玩,就想找一些可以玩的地方。當時剛好香港政府有水上訓練中心,讓大家可以學習水上運動。我開始也不是很懂啊,就把所有課程報了一遍。慢慢地自己感覺帆船比較好玩,后來就開始參加不同的比賽,也代表香港參加過國際比賽。我覺得自己對小船和大船都有興趣,香港很多老外都有大船,我也開始跟著他們一起比賽。一步一步地就走到了現(xiàn)在。
outdoor: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帆船運動員,除了健壯的體魄之外,還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鄭英杰:其實體力好對于運動員是非常大的優(yōu)勢。帆船比賽中大部分都是體力活。如果年輕人想做專業(yè)運動員,體能一定要跟上,這樣也比較容易融入團隊。比如我們在東風隊參加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的時候,船上抬帆、換帆、搖把很多都是體力活。如果去遠航的話,像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那種比賽,船上每個人都有專門的技能,比如補帆啊,導航啊,修機器啊。而單人環(huán)球的話,要求的也會更多,發(fā)動機都要自己修。所以學習這些技能都是非常必要的,帆船運動的知識也是包羅萬象的。就像我因為之前在游艇上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做過維修機器和保養(yǎng)船的工作。所以在東風隊的時候,他們也看重我比較適合做技術的事情,就主要留在岸隊工作了。
outdoor:對于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帆船運動員的航海愛好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鄭英杰:現(xiàn)在好多人學帆船,一開始就想參加比賽,其實比賽只是最后很小的一塊內容。帆船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比如說這次環(huán)中國海岸帆船賽,我們1號船的表現(xiàn)比2號船好一些,可能不是因為我和劉明的技術比小黑他們好,問題在于是不是了解這個船,在比賽前如何準備,如何了解天氣去比賽,這個比較重要。我想對于愛好者來說,除了比賽這一塊,帆船背后的保養(yǎng)和維修也是同樣需要了解的。還有要爭取和不同的人出海比賽,因為不同的人有自己的比賽風格和玩船習慣,技術和理念都不一樣,他們的方法可能都是對的,在不同人身上能學到不同的東西,這個就很有用。
outdoor:您下一步的目標是什么?參加某項賽事還是打造帆船?
鄭英杰:我的目標啊,就是希望可以繼續(xù)打比賽?,F(xiàn)在運動員比較被動,有贊助商加入才能去比賽。如果不能比賽的話,我也希望能在一些大的賽船和游艇上工作。關于設計帆船,我其實一直在學習帆船設計的課程。現(xiàn)在比賽中遇到的好多事情都是在設計帆船里面用得到的東西。我計劃再用五年左右時間,積累經驗,然后希望可以有機會打造自己的帆船。
本次比賽使用船只亞諾
Sun Fast 3600
主要技術參數
全長 : 11.25 米 / 36.10 英尺
船體長: 10.8 米 / 35.5 英尺
船寬: 3.55 米 / 11.7 英尺
空載排水量: 4700 公斤
標準龍骨吃水: 2.15 米 / 7 英尺
燃油容量: 75 升
淡水容量: 80 升
臥艙: 2
發(fā)動機: 21 馬力
CE 認證類別: A6 ( 籌)
設計師: Andrieu Yacht Design
標準船帆: 69 平方米 / 743 平方英尺
賽船介紹
本次比賽用船亞諾Sun Fast帆船系列注重性能表現(xiàn),是專門的競技帆船。在甲板和內部設計上,Sun Fast 3600采用符合人體工學的人性化設計使得海上操作簡單容易,且便于維護保養(yǎng)容易,可以使它們的船主充分享受航海的愉悅。憑借船體輕盈、功能強大、尖舭緣線、雙舵、鉛龍骨等設計,保證了這款新的Sun Fast無可匹敵的速度、平衡性和穩(wěn)定性。
設計師介紹
Daniel Andrieu是Sun Fast系列的首席設計師,是賽船領域最有名的航海設計師之一。他畢業(yè)于法國巴黎著名的高等藝術學院(Beaux Arts),職業(yè)開始于游艇行業(yè)媒體記者,之后創(chuàng)立了他自己的航海設計公司。他的第一件作品,一艘八米長的帆船,于1981年參加了世界級近海比賽(Quarter Ton Cup),并自己獨自駕船贏得第二名。這一成功激發(fā)了Daniel Andrieu的靈感,從此全心投身于賽船設計事業(yè)中,設計出很多船型。自1986年起,他開始和亞諾合作,建造了很多量產船型。
需要強調的是,由于Sun Fast帆船每一艘船的重量都非常精準,且彼此保持一致,因此非常適合單船型團隊比賽。如今采用Sun Fast作為賽船的比賽團隊已經遍布全世界各大洋。
Tips:世界三大帆船賽介紹
奧運會帆船賽
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就把帆船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由于天氣情況惡劣,第一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未能舉辦。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辦。在最近一屆的2014年倫敦奧運會上,根據船體規(guī)格的不同,帆船賽共形成了10個項目八個級別,在規(guī)定的場地內依照制定的路線進行競速比賽。其比賽規(guī)則和美洲杯類似,屬于場地賽的范疇。
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
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每三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職業(yè)體育賽事,也是全球頂尖的離岸帆船賽事。賽事前身是起源于1973年的懷特布萊德環(huán)球帆船賽(Whitbread Round the World Race)。以2014~2015年賽季為例,賽事海上航行距離達到約38739海里,穿越四大洋造訪五大洲11個國家。和奧運會帆船賽事一樣,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并沒有任何金錢上的獎勵可提供給冠軍。然而,在帆船的世界里,參加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是每一名職業(yè)帆船運動員的終極夢想。盡管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賽事各項規(guī)則都有所變化,但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的精神依然如初—人類與大自然抗爭的極限挑戰(zhàn)。
美洲杯帆船賽
美洲杯帆船賽是帆船賽中影響最大、聲望最高的賽事,與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以及一級方程式賽車并稱為“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的四項傳統(tǒng)體育賽事”。美洲杯帆船賽起源于19世紀中葉,迄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與前文介紹的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不同,美洲杯帆船賽不是遠航賽事,而是場地賽。賽事分為預賽和衛(wèi)冕賽(決賽)兩部分,決賽每四年舉辦一次,四年間在世界各地舉辦分站預選賽,旨在選出挑戰(zhàn)上屆冠軍的船隊。中國也派出隊伍,參與競爭了2012年第34屆美洲杯帆船賽。最終,由美國的甲骨文船隊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