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一場大雪過后,城市里的積雪上很快就踩滿了腳印。除了人類留下的形形色色的足跡,你一定還發(fā)現了許多小小的“怪異”足跡:有的如花朵,有的像草葉,有的單列成串,有的橫豎交錯……它們是由城市里的動物居民們踩出來的。仔細觀察這些腳印的形態(tài)和排列方式,我們不但能判斷出都有哪些小動物到此一游,還可以獲知它們的獨特步法以及相關的習性。
麻雀:“捆綁”雙腳蹦蹦跳
在我國北方,麻雀是最常見的鳥,它們三五成群,活躍在大街小巷。麻雀的腳趾三前一后,且三個前趾之間分開的角度較小,這是典型的樹棲雀類的腳形。
如果樓群間的雪地上有一片小腳印,每個腳印如同樹枝頂上分出三個小叉,且成雙成對并排出現,那么基本可以斷定麻雀曾到此一游。麻雀在地面的移動方式很有特色,像兩只腳綁在一起似的蹦著走。實際上,它們是可以兩腳輪流邁步走的,但因為“大腿”短,邁起步子來實在不方便,還會耗費過多的能量,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都是兩腳一起用力,蹦跳著前進,因此麻雀留下的腳印都是左右腳并排,一對一對地排列。
喜鵲:閑時紳士步,急時墊步跑
北方鳥類中,喜鵲是另一大優(yōu)勢鳥種,它們作風強悍,欺軟不怕硬,足跡遍及鬧市荒郊。喜鵲的腳印有點像放大的麻雀腳印,但成組腳印展現的步態(tài)則完全不同。
平常悠閑散漫、沒人打擾的時候,喜鵲喜歡假裝斯文,邁著“紳士步”踱來踱去。當有人靠近時,它們也不會輕易飛走,而是一路墊步小跑,擺出一副“來呀來呀!你追不上我”的姿態(tài)。在踱步走和墊步跑時,它們留下的腳印就像人類的足跡一樣,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非常清楚。不過,喜鵲也會像麻雀那樣雙腳一起跳著走,所以它們的腳印比較多樣化。
在積雪較厚的地方,喜鵲的腿腳就不太靈活了。雖不至于走不動,但不能把“腳后根兒”從雪地中完全拔出來,于是它們干脆就拖拉著腳向前邁步,因此后腳趾常會在雪上劃出一道道細長的線條。
蒼鷺:高抬腿,邁大步
蒼鷺是個機會主義者,冬季也會有個體居留在城市的公園水域。雖然大部分河湖水面都已結冰,但橋下等一些地方常會有小塊的不凍水域,會有魚聚到此處。蒼鷺早已發(fā)現了這個秘密,白天人多嘈雜,它們不方便下手,等到傍晚安靜了,蒼鷺便翩翩飛來,落于冰上,小心地踱步到水面附近,伺機啄食游來的魚兒。
蒼鷺的腳趾也是三前一后,但腳趾很長,且趾間分開的角度很大,站立行走都非常穩(wěn)當。它們的腿很長,邁起步子來高起深落,非常從容。蒼鷺總在水邊來回巡行,因此常會形成一堆腳印疊加在一起的雜亂景象。
鶴類和鷺類的腳印很容易區(qū)別:鶴類的后腳趾非常短小,不會接觸地面,因此腳印上只有前三個腳趾。而且在城市里一般也看不到鶴類的腳印,因為它們生性清高機警,是不會降臨鬧市區(qū)的。
綠頭鴨:平腳板,內八字
越來越多的綠頭鴨選擇在城市的水域棲息,不要以為鴨子只在水中游泳,它們也會上到陸地上來溜達、覓食。
綠頭鴨的腳和家鴨沒什么區(qū)別,只是稍微小一點,因此腳印也非常好辨認。它們的前腳趾間有蹼,所以在雪地上會留下一個個淺坑。而且鴨子腿短,步距很近,感覺就像邁不開步子。看著這些腳印,你就能想象出綠頭鴨走路時一邊邁著小碎步一邊搖搖晃晃還有些內八字的滑稽樣子。
北松鼠:游戲機手柄,貼地“小廣告”
冬天,北松鼠外出活動的時間很短,特別是在下雪天,它們會待在窩里睡大覺。不過,要是雪紛紛揚揚下上一兩天,它們就頂不住了。因為北松鼠雖然喜歡大搞儲備,但食物大都藏在外面,家里沒什么存糧。所以,它們會從樹上下來,努力尋找自己在秋季時埋起來的堅果。
北松鼠行走、奔跑的步法與野兔有些類似,但不同的是它們的兩只前腳幾乎同時落地,所以腳印是橫向并排的。另外,它們的后腳基本緊挨著前腳的斜上方落地。因此,北松鼠的足跡不像野兔那樣前后腳兩兩分組,而是四個腳印聚在一起,看起來就像一個游戲機手柄,間距較寬的那一對腳印是后腳留下的,指向北松鼠前進的方向。冬季,北松鼠的腳掌上會長出厚毛,一來保暖,二來在雪地上奔跑如同穿上了防滑靴,因此雪地上腳趾的痕跡很模糊。
貓:梅花朵朵,一字排開
流浪貓是很常見的城市小動物,雖然它們中有很多都熬不過寒冬,但也有強悍的個體完全適應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貓行走時會收緊鋒利的趾甲,踩出的腳印只留下腳掌和腳趾肉墊的形狀,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梅花狀”。貓的前腳有五個腳趾,但拇趾不著地,后腳有四個腳趾,因此前后腳留下的都是有四個腳趾的印跡。貓走的是“模特步”,也就是說左右腳都落在一條線上,后腳還會踩在前腳的腳印上。所以,貓走過的雪地上會留下一字排開的朵朵“梅花”。
狗:撇下帶刺的“花瓣”
流浪狗和流浪貓是一對難兄難弟,不過流浪狗的覓食能力有限,沒有流浪貓活得滋潤,而城市雪地上狗的足跡大多是寵物狗被主人帶出來遛彎時踩的。
狗腳趾、肉墊的分布與貓的有幾分相似,行走方式也接近,所以它們的腳印常常會被搞混。不過它們之間有一個重要區(qū)別:狗的爪子不能收縮,走在雪地上腳趾前方會留下深深的趾甲印,這和貓縮著爪子行走的腳印完全不同。而且狗的體型一般比貓大,它們踩出的腳印也更大、更清晰。
黃鼬:走停跑轉,反復無常
黃鼬俗稱“黃鼠狼”,冬季里“黃大仙”的日子也不好過,如果能白天出行,它會非常樂意,畢竟夜里實在是太冷了,獵物也少有活動。
如果有緣看過黃鼬走路,你一定會印象深刻,可以用反復無常來形容。它們的速度時快時慢,身體左顧右盼,有時原地站立探頭探腦,還會無緣無故地轉圈圈。
黃鼬的前后腳都是五個腳趾著地,腳印比貓的還要小。如果足跡清晰,仔細看還能看到腳趾前方的趾甲印痕。黃鼬跑起來時,兩只前腳幾乎同時并排落地,接著是兩只后腳落地,但落點并不超過前腳,而是踩在前腳的足跡上。因此,粗略看上去,整串腳印都是一對一對并排出現,頂多前腳之間稍有一點點前后交錯。
不過,如果趕上黃鼬的“瘋顛模式”——走、跑、轉、停相結合,不僅運動方向不好判斷,前后腳腳印還相互疊踏,簡直就是亂糟糟的一團,或許它們的祖先就是這樣迷惑獵人的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