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芳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當前在我國的高校乒乓球課程的教學模式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單球教學模式。單球教學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練習強度低、運動量小和形式單一等方面,并不能適應于當前提升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教育要求。要想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zhì),就要采取“單多球結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為將來專項技術的提升打好基礎。并且“單多球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健康水平,還能夠符合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 單多球結合 高校乒乓球 對策
一、引言
單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指兩人用單球進行練習,在方式上可以選擇單線、復線等練習方法;而多球教學指的是用多個球如十個、百個或是數(shù)百個乒乓球放在一個盆中,在練習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聯(lián)系方式,及時供球,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練習質(zhì)量,“單多球結合”的教學方式就是將單球和多球教學模式相結合。本文重點研究了“單多球結合”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情況。
二、“單多球結合”教學實驗研究
乒乓球運動對新手來說,需要有牢固的基礎和高水平的運動。在最開始的學習中,可以先從最基本的推擋技術動作開始學,這項技巧比較容易掌握,同時也是考核的內(nèi)容,對于學習“單多球結合”的教學法相當重要。
從表1中可以看到,在初步掌握階段,所用的時間是2-6周,在這一時期,采取單球和多球結合的練習方式,有80%的時間用于多球練習,其余的20%的時間以單球練習為主。由于學生接觸乒乓球運動的時間較短,在擊球的技術動作和手感掌握等方面的掌握力度還比較差,如果讓他們直接用單球聯(lián)系的方式,會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比如說動作不穩(wěn)定、球感差、和球的落點掌握不準確等,造成許多的失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球練習的模式則不會造成這些影響,與單球練習不同,多球練習不僅能夠讓初學者快速掌握技術和動作,而且能夠迅速提升初學者的進步水平。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初學者往往不能盡快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出現(xiàn)許多不規(guī)范的錯誤,比如說反手推擋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不協(xié)調(diào)、找不準擊球點等,這些問題很難再單球練習時得到指正,相反,在進行多球練習時,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學生就能夠快速的掌握動作和技巧,逐漸走向規(guī)范。
到了鞏固與提高階段,也就是7-11周教學時期,推擋技術日趨熟練,并且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學生對乒乓球的技術水平上也處于較高水平,出現(xiàn)的失誤也就越來越少,動作也逐漸規(guī)范和穩(wěn)定,打球的時候堅持的回合數(shù)也比較多。在這一時期,就可以適當調(diào)整和分配一下單球練習和多球練習在課堂上的課時分配,一般來說兩種方式各占50%分配比例為最佳。到了能夠運動自如的后期階段,即12-16周教學時期的時候,反手推擋已經(jīng)處于相當高水平,并能夠運用自如,在這一時期,可以用多球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學生們的步法和落點,此外,還可以訓練學生在這一時期采取多球練習的聯(lián)系性,讓學生能夠在移動的時候接球。但是,單球練習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單球練習可以模擬實戰(zhàn),給人們帶來緊張感和刺激性,所以能夠加強學生的興奮程度,在這一時期,單球練習可以占據(jù)總時間的70%,其他時間用做多球練習。
三、提高“單多球結合”教學的對策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掌握情況,采取單球練習和多球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合理的分配練習時間,對于那些技術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的學生,在多球練習上多投入時間進行練習,而那些技術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多分配時間在單球練習上,兩種方式相結合進行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練習質(zhì)量,達到滿意的教學目標。
(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注意因材施教,在學生中必然會存在身體素質(zhì)和乒乓球基礎上的差異,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單多球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根據(jù)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情況,采取單線定點多球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各項水平,整整意義上的實現(xiàn)因材施教。
(三)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多球練習在練習強度和練習密度上比較大,會給學生的局部地區(qū)帶來過重的負擔,對于身體的不同部位的影響也有所不同。而且練習的負擔過重,還會打擊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上課的時候過于疲倦,還會讓學生對乒乓球感覺到負擔,是他們厭倦這項運動。這樣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所以,要根據(jù)學生的技術水平的不同,和身體素質(zhì)的不同,合理的調(diào)整學生的運動強度。
參考文獻:
[1] 汪百祥.多球練習法在高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3(30).
[2] 江銘.普通高校乒乓球選項課多球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世界.2012(7).
[3] 李莉.對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的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