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
近年來,“物理選修3-3和3-5模塊”這部分知識在江蘇高考卷上的考題都保持中低難度,是學生容易得分的部分。在復習該部分時,筆者發(fā)現學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不理解物理原理,不動腦,妄圖通過死記硬背解決問題,題目稍微靈活變通一下就不知如何下手解題;短時記憶效果明顯,正好復習到部分內容就記得哪部分內容,而更多之前已經復習過的內容都被遺忘。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改善這一模塊的復習課堂教學。
一、知識經驗化加強記憶
高中物理選修3-3和3-5部分考試說明中有大量的需要識記的知識規(guī)律,如布朗運動的規(guī)律,晶體非晶體的區(qū)別,黑體輻射的規(guī)律,人類認識原子、原子核的物理學史內容等。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指出,要讓學生的學習有意義,必須讓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經驗建立實質性的聯(lián)系。如果在復習重現具體知識內容時結合具體的實際生活經驗,就能促進和提醒學生把難以理解的物理規(guī)律和真實已知的具體事件建立邏輯上的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地記住和理解相關的物理規(guī)律。
例如,復習黑體輻射規(guī)律:隨溫度的升高,各種波長的輻射強度都有增加,輻射強度的極大值向波長較短的方向移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沒有針對這一知識的相關演示實驗,所以學生對這部分規(guī)律缺乏一定的感性認識,尤其是對輻射強度極大值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常常記錯。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經驗來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夜間行軍時,常借助儀器接受紅外線來判斷敵軍的位置,因為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的人體輻射出強度更大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強度越大);白熾燈通入小電流時,燈絲發(fā)微微的紅光,而加大電流至額定電流時(燈絲溫度升高),白熾燈發(fā)出白光(包含各種頻率的可見光);高溫使鋼熔為鋼水,發(fā)出青藍色的光(溫度越高,輻射強度極大值頻率變大,波長變短)。直接識記規(guī)律對一些學生有難度,但是一些生活現象是學生感興趣且記憶深刻的,這樣的生活現象的引入和分析,對學生識記黑體輻射的實驗規(guī)律有很大的幫助。
像這樣把實際生活經驗和物理知識規(guī)律結合起來的概念復習,是真正有意義的物理規(guī)律復習方法。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規(guī)律和生活現象的邏輯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復習過的規(guī)律記憶正確而深刻。同時,這種方式的復習教學對學生物理學習邏輯思維能力也進行了一定的訓練。
二、問題驅動化促進思考
選修模塊中有關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學發(fā)展史的內容很多,如果復習平鋪直敘只是把規(guī)律一條條地整理出來并在黑板上羅列,難免讓學生覺得無聊,難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分心走神。而物理規(guī)律邏輯性很強,規(guī)律的建立和實驗內容的確立都是經過了前人縝密的邏輯思考而得出的,教師在上復習課時也要利用這種邏輯性,以問題驅動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通過具體物理問題的解決去認識規(guī)律、找尋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思考。這種以問題帶動思考的復習方法與建構主義教學觀念吻合,學生把當前復習的內容與已經知道的其他內容相聯(lián)系,為了解決問題而對這種聯(lián)系進行認真的思考。這樣學生就成為了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充分地發(fā)揮了自己在復習中的主體作用,課堂的參與度和思維量也提高了。
例如,光電效應實驗現象和規(guī)律的復習,可以結合光電效應實驗,從實驗現象、規(guī)律以及如何解釋這一現象的角度來提出問題。筆者在復習該部分內容時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問題:
問題1.光照在金屬上,發(fā)生光電效應,而光電子肉眼難以辨別,應如何證明光電效應已經發(fā)生?學生容易想到利用靈敏電流計顯示電流情況來判斷光電效應的發(fā)生。
問題2.改用不同的光照,發(fā)現當光的頻率大于某一值時,靈敏電流計有示數,而當光的頻率小于該值時,不論光的強度如何,靈敏電流計都沒有示數。這樣的現象說明光電效應具有怎樣的規(guī)律?學生容易總結歸納出規(guī)律:光電效應能否發(fā)生取決于光的頻率,光的頻率大于極限頻率即可發(fā)生光電效應。
問題3.如何知道溢出光電子的數量?學生能想到根據靈敏電流計的示數推測電子的多少。
問題4.這樣的推測不一定準確,光電子出射方向不定,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都能到達另一極,且溢出的光電子能到達對面極板的數量還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想到具體方法,還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如果所有的光電子都能到達另一極板,則靈敏電流計的示數就能反映溢出光電子的多少,如何讓所有溢出的光電子都能到達另一極板?這樣讓學生主動思考想出加正向電壓,也能理解飽和電流的含義。
問題5.如何可以知道溢出電子的動能大?。吭诮處煹倪m當引導下,學生能主動憶起反向的遏制電壓。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學生復習規(guī)律,避免了枯燥的課堂規(guī)律復習,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這樣的問題過后,學生也更容易理解飽和電流的大小與光電子數多少的關系,遏制電壓的大小與光電子最大初動能的關系。
選修模塊的復習應避免枯燥的知識回顧,多利用物理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讓學生感受物理學思維的魅力,幫助學生在復習課的課堂上積極動腦思考,不僅能加深對所復習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復習熱情。
三、選題綜合化提高效率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已經出現了很多把力學電學和選修模塊綜合的內容,如光電效應復習結合了電場對帶電粒子的運動的影響,碰撞問題中能量是否守恒的問題等。在復習時教師也可以參考教材上對這些部分的處理。比如復習天然放射現象射線的種類時,可以結合課本上的三種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情況,設計新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確定未知射線中可能含有怎樣的粒子,如何確定其電性及其荷質比,回顧洛倫茲力和左手定則。這樣做不僅能夠鞏固相關的力學電學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也對學生理解所復習的選修內容有很大幫助。
在復習中可以選擇一些綜合性強的練習題作為鞏固重要力學電學原理方法的材料。筆者在高三復習時講評過2013江蘇南京鹽城一模的一道題目:如圖1所示,一彈簧豎直懸掛氣缸的活塞,使氣缸懸空靜止,活塞與氣缸間無摩擦,缸壁導熱性能良好。已知氣缸重為G,活塞截面積為S,外界大氣壓強為p0,環(huán)境溫度為T,活塞與筒底間的距離為d,當溫度升高ΔT時,求:(1)活塞與筒底間的距離變化量;(2)此過程中氣體對外做的功。
在講評完本題之后,筆者設計了額外的的思考問題:該過程中彈簧的伸長量變化了多少?如果氣缸是放在地面上的,活塞與桶底間的距離變化量是多少?通過以上的思考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氣缸密封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問題及氣體壓強的求解方法,也能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力學中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分析彈簧彈力應注意的細節(jié)。在選修模塊的復習或習題講評中,教師應設計問題或情境鞏固常見力學電學的知識。這樣做能加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思維強度,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提高有很大幫助,更能提高高三復習課的效率。
綜上所述,一節(jié)好的選修模塊的復習課要能調動學生的復習熱情,應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復習需要。教師應注意課堂復習的學生的思維強度和學生的參與度,利用生活實際經驗和有層次的問題,結合力學電學重點知識等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課上多動腦思考從而理解知識規(guī)律。如果在復習課堂多進行有邏輯性的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和情境,就能避免在概念較多的選修3-3和3-5的復習中出現死記硬背的枯燥感,從而獲得較好的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