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利
【摘要】 目的 觀察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蠟療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108例肩周炎患者, 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54例。參照組應用針灸蠟療與功能鍛煉方法進行治療, 治療組應用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蠟療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2.6%)明顯高于參照組(77.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肩周炎采用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蠟療方法治療效果顯著, 具有積極的臨床推廣和使用價值。
【關鍵詞】 肩周炎;針灸;蠟療;關節(jié)松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204
肩周炎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50歲左右的女性患者是此種疾病的高發(fā)人群, 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部長期疼痛、運動功能障礙等, 其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 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威脅較大[1]。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作為觀察目標,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作為觀察目標, 全部患者均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 排除肩部骨病、腫瘤、頸肩綜合征、肩部創(chuàng)傷的患者。其中男40例, 女68例, 患者年齡27~85歲, 平均年齡(58.6±8.8)歲;病程2個月~5年, 平均病程(1.5±1.2)年。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5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照組應用電針蠟療與功能鍛煉方法進行治療, 具體方法:①電針方法:取患者肩前、條口、肩貞、肩髃、阿是穴等穴位, 采用虛補實泄的方法進行相應的操作。使用XYD-I型電針治療儀為患者進行治療, 30 min/次, 1次/d, 連續(xù)治療15 d。②蠟療:用北京奔奧牌BA-HWL型電腦恒溫蠟療機將醫(yī)用石蠟熔化后置于治療盤中, 厚度約2~3 cm, 冷卻至初步凝結成塊時(表面溫度45~50℃), 用小鏟刀將蠟塊取出, 敷于裸露的患肩部, 外包塑料布與棉被保溫40 min, 1次/d。③功能鍛煉法:指導患者將雙側肩關節(jié)盡量向外舒展、同時進行前舉、后伸等活動;雙手將頭部抱住, 兩肘關節(jié)不斷進行合攏、打開的動作;將體操棍使用雙手握住, 在健側肢體誘導作用下, 對患肢進行活動, 與此同時, 后伸、前舉、外展等訓練需要反復進行;進行旋肩活動的同時, 指導患者保持站立姿勢, 患臂保持下垂的狀態(tài), 在伸直的同時對肩關節(jié)進行旋轉;雙手分別放置在體操棍的左右兩側, 進行頂棍等訓練;在身后放置體操棍, 保持患肢朝下、健肢朝上的姿勢進行擦浴練習。功能鍛煉6次/d, 15 min/次。
1. 2. 2 治療組應用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蠟療進行治療, 針灸蠟療與參照組相同, 結束針灸蠟療治療后進行關節(jié)松動手法治療, 取患者坐位完成以下動作:①內收手法:以患肩為右側為例, 操作者在患者背側靠左肩站立, 使用左手在患者胸前托握住患者右肘, 將右手自患者身后放置在右肩之上。左手逐漸向懷里提拉, 此時右手同時使用松筋手法, 左手不斷加大內收力度, 當內收力度達到最大時, 需保持2 min, 放松后進行1次重復訓練。②后伸手法:患肩以右肩為例, 醫(yī)者在患者肩外后側站立, 醫(yī)者右手扶住患者肩部, 左手握住患者右腕部, 進行患肩后伸動作, 向上和向脊柱兩處進行緩慢搖動。當患者出現松解感時, 左手握住患者腕部, 右手將肘托起, 自然狀態(tài)下用左手扶住腕部, 保持腕和腰背相互貼近的狀態(tài), 進行兩個相應的動作, 完成后指導患者進行伸摸腰椎棘突的動作, 并使用右肩部松筋手法緩解肩前疼痛癥狀, 重復10次伸摸腰椎棘突的動作。③放松旋肩手法:患肩以右肩為例, 右手虎口背需要托在患腕之上, 利用屈肘內收的動作幫助患者完成屈肘, 自下內胸前進行上舉, 然后進行外旋以及外展。重復以上動作數遍, 對幅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隨術者關節(jié)屈伸進行肘關節(jié)屈伸。觀察患者進行以上操作時的反應, 對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1次/d, 連續(xù)治療15 d。
1. 3 療效評價標準[3] 治愈:無肩部疼痛癥狀, 關節(jié)恢復正?;顒訝顟B(tài), 日常生活與工作不受影響;顯效:肩部疼痛和關節(jié)活動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有效:肩部疼痛癥狀有所緩解, 關節(jié)功能活動有所恢復;無效:未達上述治療標準, 甚至不斷加重。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治愈27例, 顯效15例, 有效8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2.6%, 參照組治愈14例, 顯效18例, 有效10例, 無效12例, 總有效率為77.8%,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根據相關研究報道顯示, 肩周炎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口服藥物或者物理療法等治療, 可有效緩解疼痛, 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整體療效很難達到理想的標準。單純采用中醫(yī)方法治療時間較長, 且容易反復發(fā)作。因此, 選擇一種安全可靠、效力持久的治療方法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4]。
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蠟療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還能對關節(jié)進行直接刺激, 促進關節(jié)液流失。此外, 其還能及時解除組織粘連現象, 提高周圍軟組織伸展性, 調節(jié)關節(jié)活動度[5]。本組研究中,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優(yōu)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 肩周炎采用關節(jié)松動手法結合針灸理療方法治療效果顯著, 具有積極的臨床推廣和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韓芳芳, 張銀萍.關節(jié)松動術結合針灸理療在治療肩周炎中的療效研究.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4, 5(15):38-40.
[2] 周桂香.肩關節(jié)松動術配合溫針灸治療肩周炎的療效觀察.醫(yī)學綜述, 2011, 17(18):2862-2864.
[3] 張濤, 王冰.密集性溫針灸結合運動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觀察. 求醫(yī)問藥(學術版), 2011, 9(10):345-346.
[4] 徐化金, 潘峰.小針刀結合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中重度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10):332-333.
[5] 徐化金, 潘蜂.小針刀結合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中重度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15):330.
[收稿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