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被森林居住的城市。里面雖然也有人,但很少。
柬埔寨吳哥城,被長達12公里的城池所圍繞。進入城門,導游指著路兩邊密集而高大的樹木告訴我們,吳哥王朝興盛的時候,這條路的兩邊全是民居、商鋪。當時,這個城市的居民多達百萬,建筑規(guī)模超過歐洲的任何一座城市。
要感受樹木如何慢慢淹沒這座古城,就去塔普倫寺遺址。那里的建筑墻體可謂堅固,砌石之間的咬合可謂緊密,然而,樹根就從那樣的縫隙里鉆入,樹身就從那樣的縫隙里拱出。最初也許只是一粒種子,不經(jīng)意被風吹來,被鳥帶來,于是,種子在墻根、墻縫、墻上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隨之,粗大的樹根如瘋狂爬行的蛇,時而鉆入,時而拱出。樹根在爬行的同時,樹身也在壯大,砌墻的石塊被撬開、掀翻,精美的石雕件落到地上。有些樹身就從雕像的眼睛、鼻梁、肚臍間拱出,甚至就在神像的臉上扎根吐綠。大樹落籽、長苗,又生小樹。樹不但長在原先的庭院里、走廊上,還長在墻體上方。墻上沒有多少土層,它們就讓根往墻體的兩邊下爬,扎進地里。分向兩邊的樹根如粗壯的腿,與樹身一起騎壓在石墻上面,被欺壓的墻體嘴歪鼻邪,皮開肉綻,險象環(huán)生,如果不是有人用鐵條在它的下面焊起支架,崩塌是它的必然命運。崩塌后的墻體就是一堆亂石,很快地就會有樹根包圍,野藤攀爬,草木掩沒。導游說,如果不是有意保留,眼前的塔普倫寺早已是一片森林。不過,如今這片遺址已是樹中有墻,墻中有樹。時光對人工建筑無孔不入的侵襲,石頭在侵襲面前所展開的頑強而又無奈的抵抗。
法國人亨利·莫哈特當年遠涉重洋來到這個地方,只是為了尋找植物標本。他是植物學家,這里的森林太繁茂了,他相信深入到它的腹地,必有驚喜的收獲。他絕對不會想到,此行的收獲是一座驚世的古城遺址。從洞里薩湖棄船登岸之后,他只是催促當?shù)毓蛠淼南驅(qū)稚钐幾?。向?qū)Ц嬖V他,森林的深處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亨利·莫哈特到了那里,才明白“魔鬼”之說并非信口胡謅。翻涌的樹海之上,不時浮起高高的塔尖。濃密的樹冠之下,厚厚的石城縱橫交錯,綿延不知盡頭。翻開覆蓋其上的野藤與亂草,是雕琢精美的建筑構(gòu)件。那些不知是神是鬼的頭像,被各種鳥糞涂抹得斑駁迷離。他們大多被雕鑿在城墻的高處,從樹林的縫隙間露出神秘詭異的笑影,有的還帶著幾分勾人的風騷。不是魔鬼,誰會在這樣的地方,筑起一座如此浩大而神奇的城池?
不知經(jīng)過多少時間的清理與修復,吳哥窟才成為如今的世界熱門旅游景點?,F(xiàn)在的人們已經(jīng)知道,那是吳哥王朝時代留下的建筑。這個建立于公元802年的王朝,統(tǒng)治時間達600多年,最鼎盛時,連今天的泰國、老撾、緬甸,都有它的地盤。
一個強盛的王朝,用恢宏的建筑在大地上書寫自己的豪邁,在歷史上并不罕見,然而,這里展示的絕不僅僅是豪邁。600多年間,25位國王先后登場,不同的因緣際會,使這個城市的建筑風格斑駁多姿。紅土建筑、方磚建筑與大塊砂巖砌起的高墻高塔,在這里競呈風采。寬闊的臺基、回旋式大回廊、高聳的石塔、精美的圓雕浮雕,合奏出一曲高低起伏的建筑交響曲。以雕刻精微著稱的女王宮,每個門楣的上方,就像戴著一頂絢麗的頭冠。墻體、石柱上的雕刻,細膩得如一面面刺繡,難以想象在遙遠的過去,居然會有人用鐵鑿與刻刀,在石頭上繡出如此精美的作品。從翻騰的乳海里蹦躍出的飛天女神,堪與蒙娜麗莎媲美的高棉人的微笑,以不可撼動的經(jīng)典地位,把不同膚色、不同地域的游人引向美的巔峰境界。若說這樣的建筑是魔鬼的創(chuàng)作,他們還不是一般的魔鬼,想必該是天上的神魔吧。
在吳哥城所在的暹粒省公路兩邊,今天還能看到許多木材搭就的兩層高腳屋,下層只是柱子撐著,上面以木板圍墻,屋頂多覆樹葉。如此簡樸的柬埔寨民居,與吳哥古城所呈現(xiàn)出來的雄偉與精美,形成強烈的反差。一個崇尚自然、生活簡單的民族,何以會有那樣持久的耐心,去構(gòu)筑那般費時費力的工程?那么巨大的紅砂巖石塊,是怎么搬運過來的?那么高的塔,在當年是怎么砌上去的?高塔頂端的那些雕像,據(jù)說也是砌石完成后才開始雕琢的,不知道當年的那些工匠,是怎樣在凌空的狀況下,心無旁騖地揮錘舞鑿?一雙雙經(jīng)常搭建木板高腳樓的手,該怎么去完成那些石頭上的刺繡?不由得想起我國敦煌的莫高窟,那些創(chuàng)作出美麗飛天的畫師,其實就是住在附近山洞里的民間畫師,就如當年住在叢林木屋里的高棉工匠。也許正是這些卑微而聰明的工匠,才能擺脫世俗的種種清規(guī)戒律,以純凈無垢的心靈、灑脫無拘的情懷,去創(chuàng)造藝術(shù)世界的至美?
偉大的廢墟總會有太多太多的謎。吳哥窟,因謎團重重而魅力無窮。
周達觀當年看到的吳哥窟,很多雕像還是鎦金抹彩的。如今,時光消解了曾經(jīng)的金碧輝煌。數(shù)百年過去,它那經(jīng)過不斷整容的面相,依然透出掩飾不住的滄桑感。在它周圍不斷展枝鋪葉、伸根布須的熱帶森林,又以無比蓬勃的生機,映襯出寺院的蒼老,昭示著歲月的無奈。也許正是這種殘酷的對比,讓今天的吳哥窟格外撼動人心。偉大的吳哥城,被放在柬埔寨大地的莽莽雨林之中,被放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漫漫歲月之中,多了幾分莊嚴,幾分深邃,幾分洞悉風云變幻之后的淡定,幾分穿越無數(shù)艱險之后的超然。置身于這樣的吳哥窟,會覺得自已很低微。這樣的低微感,或許會幫你擺正在自然與歷史中的位置。
巴戎寺里49座四面佛雕像,把意蘊無窮的微笑,撒播在無盡綿延的時空里??傆X得那溫煦的笑影里,含著對蕓蕓眾生充滿大愛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