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維特根(中國)機械有限公司與浙江聯(lián)程建設有限公司在諸暨市舉辦“2015國際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論壇”,諸暨市市長徐良平、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黃頌昌,以及來自國內外的路面養(yǎng)護專家、學者和公路建設主管部門、施工單位工作者等近600人與會。
近年來,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因其節(jié)約材料、對交通影響小、降低施工成本且特別有益于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而受到全國各地公路建設、養(yǎng)護主管部門的青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作為世界著名的路面再生設備專業(yè)制造商,維特根長期以來在中國致力于道路再生基礎性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1986年,維特根履帶式2000VCR型冷再生機誕生,將經濟環(huán)保的冷再生技術引入路面養(yǎng)護行業(yè);1998年,維特根將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工藝引入國內。經過一系列道路再生應用理念和技術規(guī)范的推廣工作,如今維特根道路再生技術在中國的多項工程實踐都取得了成功,對用戶以及中國道路養(yǎng)護事業(yè)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中國用戶在道路工程中采用了這種經濟、高效的修復工藝。
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黃頌昌指出,公路建設與養(yǎng)護是高資源占用、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行業(yè),并表示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節(jié)能減排效果突出,應大力推廣。南非斯坦倫伯士大學著名教授Kim Jenkins博士、長安大學郝培文教授、東南大學黃曉明教授分別作了題為《泡沫瀝青冷再生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分析》、《泡沫瀝青再生混合料后期性能評估》、《再生瀝青路面結構與碳排放》的報告,中國公路材料循環(huán)利用協(xié)會秘書長徐劍則介紹了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細則修訂的進展。幾位專家對再生技術細則、工藝規(guī)范、最新的研究成果,乃至后期再生性能的評價均作了詳細的介紹和說明,讓與會人員對再生技術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知。
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袁廣勤、天津市交通科學研究院路橋檢測中心總經理王德群、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道路養(yǎng)護中心主任李豪、浙江省杭州市公路管理局教授級高工張永平以及維特根集團全球再生產品經理Walter Grüber,詳細介紹了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應用情況,并且基于各自的冷再生工程實踐進行了經驗交流。
由于受到石料開采的限制以及出于對環(huán)保方面的考慮,就地再生技術在浙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會后,諸位專家、學者和參會用戶一起來到諸安快速通道,觀摩了泡沫瀝青冷再生的施工現(xiàn)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