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香 李夏嵐
2014年12月15日,由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編寫的《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湖北卷)考試說明》(簡稱“考試說明”)新鮮出爐。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介紹,2015年,湖北省的高考命題難度保持穩(wěn)定,試題將在源于教材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探究性和開放性,考查學生信息獲取與加T的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判斷與推理的能力、結果的闡釋與交流能力。對于語文學科,最大的變化亮點是部分背誦篇目有較大的調整,下面就此變化作一說明,并就此考點談談古詩文默寫類題目的答題技巧和規(guī)律。
2015年湖北“考試說明”中,初中部分背誦篇目全部換新,撤下了2014年的《出師表》、《桃花源記》、《醉翁亭記》、《觀滄?!?、《行路難》、《破陣子》,換上《論語十則》、《岳陽樓記》、《愛蓮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和《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共六篇。
在很多中學師生心目中,名句默寫這個考點似乎毫無技巧可言,熟記至爛熟于胸即可。但是,在高考閱卷實際中,真正得到滿分的試卷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多,這就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備考,要全面覆蓋湖北高考對名言名句的默寫內容每年都不一樣。以2015年高考為例,除了必修1~5所要求背誦的27篇古詩文(其中5篇只要求默寫其中一部分)、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7篇古詩詞外,還要加上上述“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初中《論語十則》等6篇古詩文。
背誦,要辯證看待 有些課文雖然近幾年一直沒有考過,但課后“研討與練習”明確要求背誦的,必須背誦,因為,既然課本要求背誦,就說明該文有背誦的必要,如必修1的《沁園春·長沙》、必修4的《蘇軾詞兩首·定風波》和《辛棄疾詞兩首·永遇樂》等篇目。另外,對于課本沒有要求背誦而老師要求背誦的篇目,我們也同樣不能小覷,例如必修2的《離騷》,必修3的《琵琶行并序》、《李商隱詩兩首·錦瑟》、《師說》等,課文并沒有要求背誦,一般地,老師們都會要求我們背誦,而2015年湖北高考則明確要求“背誦”《離騷》中“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段也就是《離騷》節(jié)選的全文和《琵琶行》《師說》的全文。
思考,要考慮特征古詩詞特別是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押韻。據(jù)此特征,我們可從所供名句來推導其上下句。例如默寫《詠懷古跡(其三)》時,我們往往將“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的出句寫成“一去紫臺連朔漠”,對照律詩知識即可發(fā)現(xiàn)其錯誤:兩句基本無法對仗。而本詩又是一首七律,且七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必須對仗,顯然此二句不能銜接。再回顧其他句子,就可發(fā)現(xiàn)出句應該是“畫圖省識春風面”。
寫字,要考慮通假默寫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寫詩句中的原字。如荀子《勸學》中“君子生非導也”中的“生”通“性”,但默寫時不能寫成“性”;賈誼《過秦論》中的“贏糧而景從”中的“景”通“影”,但默寫時不能寫成“影”;李白《蜀道難》中“所守或匪親”中的“匪”通“j#”,但默寫時一定不能自作聰明地寫成“非”,等等,因此,我們在作答時都不能寫成通假字即本字,都必須寫出詩句中的原字。
順序,要非常識記 有的詩句,按現(xiàn)在的語序識記往往拗口或不合規(guī)范,這就需要我們“非常”識記。如杜甫《詠還古跡(其三)》中“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中的“夜月”就非常容易寫成“月夜”。再如,我們在默寫《琵琶行并序》中“繞船月明江水寒”時,易把“月明”寫成“明月”;在默寫《雨霖鈴》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時,易把“多情”與“自古”順序顛倒,或誤將“離別”寫成“別離”。
易混,要知人論世 例如,我們易將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與陸游《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混同。雖然兩者都涉及到諸葛亮及“出師”,但“出師”內容不同,詩人要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妒裣唷分械摹俺鰩煛笔侵赋霰ノ?,而《書憤》中的“出師”是指《出師表》?!俺鰩熚唇萆硐人溃L使英雄淚滿襟”是杜甫憑吊諸葛亮時對其未能統(tǒng)一中國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勵仁人志士報國建功之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則是陸游對諸葛亮的仰慕及對《出師表》的頌揚,也表達了自己以諸葛亮自況及為北定中原奮斗終身的決心。
識記,要據(jù)義理解 不可否認,我們在默寫時,有時對詩、文句中字的字義弄不清楚,從而提筆寫錯字,這就要求我們理解字義,準確識記。如默寫杜甫《詠懷古跡(其三)》中“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句,很多同學老是把“珮”寫成“佩”,這就是不解字義所致。該字在詩中的意思是“一種佩玉”,而非動詞“佩帶”。再如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句,很多同學誤將“蕭瑟”的“蕭”寫成“簫”:二字區(qū)別的在于部首,草字頭的暗含草木凋零衰敗意,形容冷落、凄涼的環(huán)境;而竹字頭的暗含“竹制器物”即竹制樂器。故不能寫成“簫瑟”。
推理,要上下勾聯(lián) 在古詩詞中,詞牌決定了詞的總字數(shù)、各句字數(shù)和平仄等,相同的詞牌,其總字數(shù)是相同的,各句字數(shù)也是一一相應的。如果我們記不清所要默寫的詞句,則可通過相同詞牌的詞作進行聯(lián)類推導。比如,在默寫《沁園春·長沙》的下闋“攜來百侶曾游”的后一句時,有很多同學誤填成“恰同學少年”,回顧一下《沁園春·雪》的下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即可發(fā)現(xiàn),下旬應該是由一字領起的八字句,再細細琢磨,即可發(fā)現(xiàn),此處應填“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誤區(qū),要認真對待 解答這個題,有兩個誤區(qū)一定要避免:一是做得越多,越容易得分。高考閱卷時是按你所作答的前五個小題來評分的,前五個一旦有錯誤即扣分。如果你把八個小題全部做完,前五個有這樣那樣的錯誤,即使你后三句默寫完全正確,本題也只能得。分。所以,我們只選做“十拿十穩(wěn)”者;第二個誤區(qū)是“賣弄”“書法藝術”,解答這道題與其他題不一樣,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要像小學生一樣一筆一劃寫字,切勿賣弄。
定稿,要十拿十穩(wěn) 在高考中,考卷和答題卷是分離的,高考閱卷只看答題卷。這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方便:把所提供的八小題全部默寫下來,試卷上怎么寫都不要緊,而在向答題卷上謄正你自認為最準確的五個小題前,再一字一句地斟酌,非“十拿十穩(wěn)”者不要輕易謄到答題卷上。
名句默寫題本來是極易得滿分的題目,但大多數(shù)同學因沒有技巧意識而失分,是很痛心的。掌握了以上技巧,本題拿滿分即不成問題。另外,我們要對名句識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除了“掙”這個5分,還能為我們的寫作增色不少,更能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對一個人終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