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討論慈善家是出于什么目的做慈善。關于我們的慈善事業(yè),現(xiàn)在要討論的是什么呢?我覺得是怎么做。怎么做比為什么做重要得多
31歲的“華人女婿”扎克伯格攪動了并不缺新聞的中國。作為美國Facebook創(chuàng)始人,他宣布在女兒出生之際捐出市值450億美元的99%個人財富。
扎克伯格夫婦決定新設一家機構,名為“陳-扎克伯格計劃”,組織形式是有限責任制企業(yè),由扎克伯格夫婦共同掌控,以管理他們所持Facebook股份變現(xiàn)所獲資金。變現(xiàn)股份,投入慈善和公益,按照扎克伯格的說法,將貫穿他和妻子的“余生”。至于資金使用方向,扎克伯格說,“最初將著重于個性化學習、疾病治療、人際溝通和社區(qū)創(chuàng)建?!?/p>
在美國,這并不是太富沖擊意義的大事件,在他之前太多企業(yè)家都是這么做的;但在中國,這是個大新聞,各個階層的人士以不同的視角熱議起來,以至于英國泰晤士報等多家英文報紙都來采訪我,讓我發(fā)表針對中國獨有現(xiàn)象的看法。
在一片驚嘆之后,很快,質疑的聲音出來了。在知乎、微信等媒體上,一些人開始宣揚扎克伯格捐贈是為了避稅(遺產(chǎn)稅),甚至計算避稅后的收益。也就是說,在這些質疑者看來,扎克伯格的捐贈動機就是為了避稅,以此獲得更多的財富。不知道會中文的扎克伯格是否看到了來自中國的此類評論?假如看到,不知他會怎么看來自中國的質疑?顯而易見,這種以“動機”質疑企業(yè)家捐贈的聲音會直接影響國內(nèi)的企業(yè)家,不少人表示這種“小人之心”會讓人心寒。不捐贈被質疑為富不仁,捐了又被質疑有何隱藏的動機,這就是中國企業(yè)家面臨的輿論困境。
此前,我們雜志曾專門就此主題采訪著名學者易中天先生?!拔业幕卮鸷芎唵危膫€字:不問動機。我一貫反對問動機。中國文化中有一個很不好的傳統(tǒng),就是先問動機。為什么不要問動機呢?第一,動機是無法證明的,永遠無法證明,你不能一口咬定他做慈善是為了什么。第二,查明動機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結果。如果一定要問動機的話,歷史上很多事情都經(jīng)不起問?!彼J為,“不要討論慈善家是出于什么目的做慈善。關于我們的慈善事業(yè),現(xiàn)在要討論的是什么呢?我覺得是怎么做。怎么做比為什么做重要得多。因為結果是需要資助或幫助的人得到了資助和幫助。我們與其糾纏動機問題、道德問題,不如討論方法問題,怎樣把中國的慈善事業(yè)做得更好。”
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