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州市 510500
摘要:隨著各地城市化發(fā)展,高層建筑也伴隨拔地而起,與日俱增。對應高層建筑的基坑支護形式,應適應特有的地質水文等場地情況,結合現有施工工藝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擬定可行特性的基坑支護方案。
關鍵詞:PHC管樁,基坑支護;方案應用
LIANG FUWEN(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round the city,with the springing up,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form,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unique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exis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formulatefeasible characteristics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Keywords:PHC pipe pile,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of application;
1、前言
隨著社會日益發(fā)展,施工技術及工藝日益成熟。適用性強、經濟性合理的基坑支護形式,是高層建筑無法規(guī)避的問題。對基坑支護工程而言,控制位移變形是工程成敗的關鍵。方案擬定應根據地質條件、環(huán)境條件及基坑開挖深度等因素,以安全可行、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為設計原則。對比同類型支護(如灌注樁支護、鋼管樁支護等),PHC管樁在基坑支護發(fā)揮其相應優(yōu)勢。本文簡要介紹PHC管樁在英德市某基坑支護工程的實踐應用。
2、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英德市內,東鄰XX大廈,設一層地下室,樁基礎;西側為已建多層住宅,攪拌樁復核地基淺基礎,基礎埋深約3.0m;北側為XX路,距離基坑邊線約4.3m,據調查距基坑邊1~4m范圍埋設有電信電纜、市政水管和煤氣管道等管線,埋深范圍1~3m;南面城市干道相隔XX湖。
基坑占地面積約2886m2,基坑邊周長約222.2m,基坑開挖深度為6.8~7.0m。原始地貌為坡蝕殘丘,現場地經人工平整,地形較為平坦??碧綀蟾姹砻鞯貙影闯梢蝾愋秃统练e韻律分布自上而下分為: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ml)、第四系沖積層(Qal)、第四系殘積層(Qel)及石炭,系(C)灰?guī)r。根據地層分布、巖芯觀察及鉆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場地內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巖裂隙水,填土中存在少量上層滯水,初見水位相當于勘察穩(wěn)定水位,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的垂直補給,場地環(huán)境屬Ⅱ類?;影踩燃墳橐患?,側壁重要性系數取1.10,使用年限為基坑施工完成后一年。
3、基坑支護方案選型
基坑控制位移變形是工程成敗的關鍵。方案擬定應根據地質條件、環(huán)境條件及基坑開挖深度等因素,同時考慮出土便利,以安全可行、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為設計原則,綜合分析研究本工程有利與不利因素,與業(yè)主共同討論確定基坑支護選型問題。本地下室基坑支護結構擬采用“支護樁(管樁)+攪拌樁止水帷幕+內支撐”的支護結構,其優(yōu)點在于:(1)整體剛度較強,對基坑位移變形易于控制,位移變形較??;(2)基坑內止水效果較有保證,對鄰近建筑物影響較小。其缺點在于基坑內空間較小,不利于挖土。
本工程不考慮采用“支護樁(鉆孔灌注樁)+內支撐”方案,是由于相對其他方案施工難度較大,造價較高,工期較長,綜合比較不采用該方案。
4、基坑支護計算分析
4.1計算參數設定
基坑支護設計時對巖、土物理力學性指標的選取是參考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和廣東省標準《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GBJ/15-20-97),并結合巖土工程技術上的經驗確定的,具體如下:
表1 基坑支護設計參數表
層號巖土名稱狀態(tài)特征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或fa(kPa)天然重度γ(kN/m3)直接快剪粘聚力C(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Φ(°)土層與錨固體間粘結強度qs(kPa)m值
1素填土松散5017178.5156
2粉質粘土可塑160182712.96510
3粉質粘土可塑225192915.56512
4粉質粘土流軟塑801712.35.7205
5破碎中風
化灰?guī)r 1500213003030030
6中風化灰?guī)r 5000225003540040
4.2基坑支護斷面結構計算及分析
基坑支護設計計算單元和整體分別計算,計算單元的巖土選取代表性鉆孔柱狀圖。
1、地面超載取值:
1)、基坑坡頂:考慮地面或路面超載取值為20kPa;參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一般公路的汽超-20荷載相當于0.83m土柱高度,即17kPa,再乘以1.2的活荷載分項系數,即20.4kPa。
2)、基坑坡頂房屋:最高樓層為8層,基礎埋深3.0m,考慮地面超載取值為15kPa/層;
3)、出土口:考慮地面超載取值為40kPa。
2、水位取值:
基坑內側水位按地下水位降至基礎樁承臺底面以下考慮;基坑外水位按最不利水位選取地面下0.50m。
3、支撐剛度的取值:
按JGJ 120-2012第4.1.10條計算,角撐按0.7折減。支撐松弛系數αR取1.0,調整系數λ取0.5,支撐水平間距s按主撐軸線間距計。
現選取代表區(qū)段支撐剛度計算如下:
1-1區(qū)段:αREAba/λl0s=1.0×3×107×0.6×0.7×1.0/0.5×39.5×10=63.8MN/m。
4、按GB50010-2010第6.2.15條計算,不考慮支撐內部鋼筋作用。
支撐材料抗力(支撐結構極限抗壓力):
0.9×0.7×(700×600×20.1)=5318kN,計算中按5000kN取
4.3 某區(qū)段計算:
本處選取支護某一區(qū)段進行分析,支護形式見下圖,
在各工況組合下,基坑側壁在外力作用下位移見以下計算結果:
綜上所述,得出內力位移包絡圖:
4.4 支護樁力學性能對比和抗彎剛度驗算
本設計支護樁采用PHC管樁,根據《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 13476-2009),設計擬采用的D500和D600PHC管樁的抗彎和抗剪性能如下表:
外徑D/mm型號壁厚
t/mm預應力
鋼筋配筋抗裂彎矩
/(kN·m)極限彎矩
/(kN·m)抗彎剪力
kN
500C10013φ12.6167334331
600C11017φ12.6285569399
同理,對本工程其他區(qū)段計算結果如下表:
計算區(qū)段樁徑(mm)彎矩極值(kN·m)剪力極值(kN)
150060.9236.22
250096.3753.57
350084.6747.71
460065.8932.79
出土口600114.9165.06
由上表成果可知計算值均小于PHC樁性能限值。
綜上所述,此區(qū)段基坑支護計算結果表明,基坑側壁在各工況作用下,位移在規(guī)范控制范圍以內;PHC樁抗彎抗剪等承載力能力滿足設計要求。
5、結束語
通過PHC管樁在本基坑支護工程實踐應用過程中,得出以下體會:
1、PHC管樁在基坑支護中作為水平支撐結構不但可行,在適當的情況下不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縮短工期,而且能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空間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2、PHC管樁在本工程能得以成功運用,與本工程開挖深度及特有的地質水文等場地情況有密切關系。在日?;又ёo設計過程中,不能盲目套用,需因地制宜,結合實際。
參考文獻: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
[2]、廣東省標準:《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GBJ/15-20-97)
[3]、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J/15-3-2003)
[4]、《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
[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范》(JGJ120-2012)
[6]、《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6-2009)
上接第396頁
藝分析,并計算出其所需要的加工費用。所有零件增加或減少的加工費用總和,就是上橫梁裝配結構改進增加或者減少的成本。以軸為例,可計算出其改進后所增加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如表1所示。
表1 成本計算表
名稱規(guī)格
型號投料
尺寸材料成本(元)加工成本
(元)合計
(元)
軸 1.469.611.06
增加
扁鋼Q335A
T=1032*801.066.97.96
增加
扁鋼Q335A
T=1032*300.402.73.10
最終,算出整個上橫梁裝配經過結構改進后,成本略有增加,增加成本約為改進前總成本的10%。
3.2 庫存分析
表2 庫存變化表
名稱改進前庫存種類改進后庫存種類
軸41
開關打板開關座42
彈簧座架21
總數104
由表2中可以看出,零件總庫存種類由9種變成4種,減少了5種類型的庫存。
3.3 潛在優(yōu)勢分析
(1)零件改成通用結構,可避免因人工設計以及車間裝配錯誤而導致的需要重新設計和裝配的問題,降低了因安裝錯誤導致的重新安裝產生的運費成本和人工成本。
(2)降低了設計和裝配難度。因零件為通用結構,故無需考慮不同安裝方式的零件選用問題。
(3)減少了庫存種類,降低了對物料存儲空間和管理的要求。
4 結論
(1)上橫梁結構改進的優(yōu)點:增加零件的通用性,減少設計和組裝難度,減少因裝配錯誤需要整改而產生的運費和人工費。
(2)上橫梁結構改進的缺點:某些零件的制造成本略有增加。
(3)在提高電梯零件通用性的同時,需平衡制造成本,整改成本,存儲成本之間的關系。如果在提高零件通用性后,制造成本低于整改以及存儲成本,那么,這種改進是有實際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肖剛,李學志,李俊源.機械CAD原理與實踐(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