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區(qū)公路局管養(yǎng)中心 528500
摘要:筆者長期從事有關舊橋加固類的工作,本文主要論述舊橋改造所利用設計的原則和加固的基本要求等內容,旨在與同行探究學習共同進步。
關鍵詞:舊橋加固;基本原則;加固方法
1.舊橋加固的意義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fā)展,逐步建成全國干線和高速公路網(wǎng)絡。原有的公路將發(fā)揮干線到支線、到各地分散物流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延長既有橋梁使用壽命的方法,力求加以充分利用,使有限的建設資金用于當前急需的工程。為了解決舊橋的承載能力和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出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是拆除舊橋后重新建橋,或者采取加固措施。相對而言,采取維修加固,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和通過能力,是提高現(xiàn)有橋梁經(jīng)濟效益,減少人力、物理和投資的重要途徑。
2.舊橋改造所利用設計的原則
(1)在確定橋涵構造物加寬加固方案的過程中,應充分注重結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同時考慮施工的可實施性和方便性,降低后期養(yǎng)護成本。
(2)對全線原有橋梁構造物進行歸類分析和現(xiàn)場調查,進行必要的研究、論證,為選擇合理可行的建設方案提供充分依據(jù)。
(3)橋梁的拼接加寬宜采用與原橋同跨徑、同結構形式,力求標準化、裝配化、外觀一致性。
(4)對現(xiàn)有老橋逐一進行檢測、驗算、分析歸類,合理確定加固利用方案,提高其承載能力。
(5)橋涵構造物的改擴建,本著“安全、適用、經(jīng)濟、美觀和有利環(huán)?!钡脑瓌t,因地制宜,盡量利用原有構造物。
(6)荷載標準。
近年來,由于新的公路技術標準和設計規(guī)范的逐步頒布執(zhí)行,設計荷載較之前有了一定變化;新橋規(guī)對結構在正常使用狀況下的各項應力要求也有較大提高。而現(xiàn)有橋梁大部分是按舊橋規(guī)設計的,不可能全面滿足新橋規(guī)的要求。
3.1.加固的基本要求
加固的基本要求的有以下幾點:(1)經(jīng)濟費用。一般地說,加固費用比新建費用節(jié)省一半時,即應優(yōu)先考慮加固。(2)不中斷交通或盡量少中斷交通。在加固與加寬同時進行的橋梁,可把加寬集中在一側,往往可以將加寬與加固錯開,不搭便橋。(3)對已發(fā)現(xiàn)的缺陷,要一次加固好,不留后患。加固設計宜按規(guī)范進行。(4)對原有結構的損傷盡可能減至最低。(5)技術可靠,耐久使用,養(yǎng)護方便。
2.舊橋上部結構加固、改造技術和方法
(1)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當梁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時,通常采用增大構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這種方法是在梁底面或側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彎強度,從而提高橋梁的承載力。該法廣泛用于梁橋及拱橋拱肋的加固。
(2)橋面補強層加固法
在梁頂上加鋪一層鋼筋混凝土層,一般先鑿除舊橋面,使其與原有主梁形成整體,達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壓截面強度、改善橋梁荷載橫向分布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的目的。
(3)粘貼鋼板(筋)加固法
當交通量增加,主梁出現(xiàn)承載力不足,或縱向主筋出現(xiàn)嚴重腐蝕的情況時,梁板橋的主梁會出現(xiàn)嚴重的橫向裂縫。采用粘結劑及錨栓,將鋼板粘貼錨固在混凝土結構的受拉緣或薄弱部位,使其與結構形成整體,以鋼板代替增設的補強鋼筋,達到提高梁的承載能力的目的。
(4)改變結構受力體系加固法
這種加固、改造方法是通過改變橋梁結構受力體系,達到提高橋梁承載能力的目的。如:在簡支梁下增設支架或橋墩,或把簡支梁與簡支梁縱向加以連接,由簡支變連續(xù)梁,或在梁下增設鋼桁架等加勁或疊合梁等,以減少梁內應力,達到提高梁的承載力目的。改變結構體系的方法有多種,但往往都需要在橋下操作,或設置永久設施,因而減少橋下凈空,或施工時會影響通航,所以必須考慮通航及橋梁排洪能力。用臨時支架加固時,改變了原簡支梁的受力體系,支點處將產生負彎矩,故必須進行受力驗算。
(5)拱圈增設套拱加固法
當拱式橋梁的主拱圈為等截面或變截面的磚、石或混凝土等實體板拱時,且下部構造無病害,同時橋下凈空與泄水面積容許部分縮小時,可在原主拱圈腹面下增設一層新拱圈,即緊貼原拱圈底面上,澆筑或錨噴混凝土新拱圈,外形上就像是在原拱圈下套做了一個新拱圈。
(6)增設縱梁加固法(拓寬改建)
在墩臺地基安全性能好,并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情況下,可采用增設承載力高和剛度大的新縱梁,新梁與舊梁相連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載在新增主梁后的橋梁結構中重新分布,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載得以減少,由此使加固后的橋梁承載能力和剛度得到提高。當增設的縱梁位于主梁的一側或兩側時,則兼有加寬的作用。為保證新舊混凝土共同工作,必須注意做好新舊梁之間的橫向連接。橫向的連接方法,如:企口鉸接、鏈槽聯(lián)接、焊接及鋼板鉸接等,使新增主梁與舊梁牢固聯(lián)接,可提高主梁之間的橫向連接剛度,有利于荷載的橫向分布。
4.舊橋下部結構加固、改造技術與方法
(1)橋臺新建輔助擋土墻加固法
由于橋臺臺背水平土壓力過大,引起橋臺傾斜,應設法采取平衡橋臺后壁的土壓力處理,在臺背之后加建一擋墻,以抵御過大的土壓力。
(2)增補樁基加固法
當橋梁墩臺基底下有軟臥層,或墩臺基礎未下至堅硬巖層時,墩臺發(fā)生沉陷;當橋梁墩臺采用樁基礎,而樁的深度不足,或由于水流沖刷等原因發(fā)生傾斜。這些病害都直接影響橋梁結構的正常使用和服務年限。因此,采用增補樁基加固法是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這種加固方法是:在樁式基礎的周圍補加鉆孔樁,或打入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擴大原承臺,以此提供基礎的承載力,增強基礎的穩(wěn)定性。
(3)擴大基礎加固法
橋梁基礎擴大底面積的加固,稱為擴大基礎加固法。此法適用于基礎承載力不足或埋深太淺,而墩臺又是磚石或混凝土剛性實體式基礎時的情況。擴大基礎底面積應由地基強度驗算確定。當?shù)鼗鶑姸葷M足要求而缺陷僅僅表現(xiàn)為不均勻沉降變形過大時,采用擴大基礎底面積的加固,主要由地基變形計算來加以確定。
(4)鋼筋混凝土套箍或護套加固法
當橋梁墩臺由于基礎埋置深度不夠,或因施工質量控制不嚴等原因,導致墩臺開裂破損時,有時會出現(xiàn)貫通裂縫,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圍帶或鋼箍進行加固。加固時一般在墩身上中下分設三道圍帶,其間距應大致相當于橋墩側面的寬度。每個圍帶的寬度,則根據(jù)裂縫的情況和大小而定,一般約為墩臺高度的1/10,厚度采用10 ~20 cm。當墩臺損壞嚴重,如有嚴重裂縫及大面積表面破損、風化和剝落時,則可采用圍繞整個墩臺設置鋼筋混凝土護套的方法(穿褲子)進行加固。
5.橋梁加固的方法
目前橋梁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增大構件截面加固、粘貼加固、體外預應力加固和改變結構體系加固四種方法。而增大構件截面加固技術又可分為橋面補強加固、增大構件截面和配筋 和增焊主筋加固。粘貼加固是用化學黏結劑或錨栓將補強材料直接粘貼錨固于構件薄弱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使之與構件形成受力整體,從而提高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體外預應力加固是通過增設體外預應力索(包括鋼絞線、高強鋼絲束和精扎螺紋鋼筋)對既有混凝土構件主動施加外力,以改善原結構的受力狀況的加固方法。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是采用一定技術措施改變原結構受力體系,降低控制截面內力,以提高橋梁結構整體承載力,是一種變被動為主動的加固方法。
6.總結
隨著交通的發(fā)展,舊橋加固改造擴建有很大的實際需要。采用適當?shù)募庸碳夹g和拓寬措施,對恢復和提高舊危病橋的承載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長橋梁使用壽命以滿足現(xiàn)代化交通運輸?shù)男枰强尚械?。但是在正確檢測評估橋梁的病害與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充分研究病害原因與加固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通過計算慎重確定加固方案。
參考文獻:
[1]韓卓峰.公路舊橋加固技術探討[J].山西建筑,2007,(7).
[2]王秉常.公路舊橋的檢測評定與加固改造[ J].山西建筑,2005,31(10):127-129
[3]彭振華.公路橋連續(xù)梁加固設計[ J].山西建筑,2005,31(6):116 -118.
[4]呂西林.建筑結構加固設計[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9-4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