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固定正畸治療患者首次加力后疼痛的影響。方法 對接受固定正畸治療的52例患者首次加力后進行跟蹤調(diào)查,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記錄加力后的疼痛情況,實驗組給予安慰劑,比較兩組對疼痛的評分,以評價心理因素對疼痛的影響。結(jié)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疼痛規(guī)律一致。給予安慰劑后,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結(jié)論 心理暗示可有效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感受。
關鍵詞:固定正畸;疼痛;心理因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正畸的錯牙合畸形患者越來越多。大多數(shù)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療時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影響到患者對正畸治療的接納及配合,關系到正畸療效,因此,尋找疼痛的規(guī)律,探討如何有效地減輕或防止治療過程中的疼痛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正畸治療中的疼痛周期短、強度低,個體之間疼痛程度和持續(xù)時間存在明顯差異[1-2]。多數(shù)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對疼痛的感受、評價和耐受程度,本文通過比較給予心理疏導及安慰劑后患者的疼痛感受評價心理因素對疼痛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接受固定正畸治療的患者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齡11~25歲,全部病例采用直絲弓矯治技術,拔牙及粘結(jié)帶環(huán)1w后粘結(jié)托槽,初始弓絲采用0.012鎳鈦圓絲,口內(nèi)無其他裝置,且排除由托槽和帶環(huán)摩擦造成的局部軟組織疼痛。
1.2方法 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均充分告知裝戴矯治器后的注意事項,實驗組患者另給予安慰劑8片(維生素C片,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0.1g,紙袋分裝),告知患者此藥片可有效緩解疼痛,裝戴矯治器后即刻服用一片,以后每24h服用1片,連服1w。囑所有患者記錄下初次出現(xiàn)疼痛的時間,并在裝戴矯治器后4h記錄一次疼痛程度,以后服藥時記錄1次/d疼痛程度。
1.3牙周疼痛量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患者疼痛水平進行評分,用一根長10 cm的直線標注刻度,0表示無疼痛,lO表示能想象到的最劇烈的疼痛,被測者根據(jù)自身疼痛情況,在該直線上做相應標記,\"0\"端到標記點的距離為疼痛強度的評分值,測量該長度可將牙周疼痛程度轉(zhuǎn)化為數(shù)據(jù)。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描述,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P<0.05作為顯著性水平。
2 結(jié)果
2.1疼痛規(guī)律 兩組的疼痛變化趨勢一致,首次發(fā)生牙周疼痛在治療后1~12 h,平均時間約4 h,疼痛峰期在24 h左右,48 h后逐漸減輕,5 d后基本消失。實驗組疼痛峰值較對照組低(P<0.05)。
2.2疼痛強度 在放置弓絲后4h兩組患者疼痛強度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1d后給予安慰劑的實驗組患者疼痛強度較對照組低,這種顯著性差異延續(xù)4d,第5d以后兩組患者的疼痛強度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1。
3 討論
傳統(tǒng)觀點認為,作用于牙齒的矯治力越大,疼痛程度越嚴重[3]。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表明,正畸疼痛程度與所施加的正畸力大?。òㄑ例X擁擠程度、扭轉(zhuǎn)度、初始弓絲類型等)并無直接相關[1-2,4],而與患者的年齡、心理、情緒、社會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有關。Bartlett等[5]發(fā)現(xiàn)醫(yī)生的電話能緩解正畸患者的焦慮,減輕治療中的疼痛。胡輝等[6]報道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有效緩解正畸疼痛,療效與布洛芬組相當。徐曉梅[7]等采用聆聽音樂的方式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降低了正畸治療中的疼痛。
本實驗中在矯治前對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進行了必要的宣教和解釋,介紹了正畸治療中口腔衛(wèi)生知識和注意事項等,實驗組患者給予安慰劑,并在電話隨訪中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研究結(jié)果中,實驗組患者的疼痛峰值較對照組低,說明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及心理暗示后有效緩解了患者對疼痛的感受程度,提示心理因素對患者的疼痛感受有較大影響。
綜上所述,正畸醫(yī)生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大致的心理評估,對于一些存在明顯焦慮的患者,建議可采用安慰劑,同時給予有效的心理關注和暗示,降低患者對治療的畏懼心理,確保正畸治療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Jones ML.The pain and discomfort experiment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J].Am J Orthod.1992,102:373.
[2]Jones ML. An investigation initial discomfort caused by placement of an archwire[J].Enr J Orthod.1984,4(1):48.
[3]段銀鐘,林珠.口腔正畸生物學[M].1版.西安:世界岡書出版社,1994:139-143.
[4]連青.正畸治療后疼痛不適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6,18(8):587-588.
[5]Bartlett BW,F(xiàn)irestone AR,Vig KW,et a1.The influence of a structured telephone call on orthodontic pain and anxiet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5,128(4):435-441.
[6]胡輝,鄧鋒,宋錦磷,等.心理干預和布洛芬治療牙科焦慮癥患者正畸疼痛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7,36(4):295-297.
[7]徐曉梅,張利華,等.音樂緩解正畸治療性疼痛的臨床研究[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31(4):365-368.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