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早產兒應用谷氨酰胺及無乳糖配方奶喂養(yǎng)后對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240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喂養(yǎng)方法將其隨機分為A組、B組、C組、對照組各60例,A組采用谷氨酰胺聯(lián)合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B組采用無乳糖配方奶喂養(yǎng),C組采用谷氨酰胺聯(lián)合無乳糖配方奶喂養(yǎng),對照組采用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對比觀察四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A組、B組、C組、對照組患兒腹脹超過兩天的發(fā)病率依次為5.00%、6.67%、3.33%、8.33%,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fā)病率依次為3.33%、3.33%、1.66%、5.00%。結論 采用合理的喂養(yǎng)方法,能夠有效預防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fā)病率,其臨床療效顯著,可操作性較強。
關鍵詞:谷氨酰胺;無乳糖配方;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護理
早產兒由于胃腸道發(fā)育不成熟,易產生喂養(yǎng)不耐受的情況。與足月新生兒對比,早產兒的胃腸動力發(fā)育情況、消化系統(tǒng)功能、營養(yǎng)吸收能力等情況均較差,導致喂養(yǎng)不耐受的情況經常發(fā)生,這對早產兒身體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與正常發(fā)育均產生了極為不好的影響。腸道喂養(yǎng)困難就會造成腸外營養(yǎng)難以被吸收,而腸內營養(yǎng)不足就會破壞胃腸結構及其功能的不斷完善。以上這些情況綜合出現,就容易引發(fā)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也容易出現血源感染及肝功能異常等并發(fā)癥,并使住院時間延長[1]。NEC是早產兒常見而嚴重的胃腸道急癥,也是腸穿孔和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預防尤為重要。谷氨酰胺(Gln)是小腸結腸生長的主要能量來源,在正常和應激狀態(tài)下,它是維持腸道結構所必需的。同時Gln能提高腸粘膜上皮細胞對生長因子的反應性,并與核苷酸協(xié)同促進腸道上皮細胞增殖的分化,參與細胞間緊密連接的形成,維持腸粘膜完整[2]。無乳糖乳制品中存在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嬰幼兒主要的能量來源及腦發(fā)育的必需物質,它與嬰幼兒大腦的迅速成長有密切關系。本課題從減少早產兒腹脹的發(fā)生、改善腸黏膜細胞能量供應角度,探討給予早產兒Gln及無乳糖配方乳后對早產兒NEC的預防作用,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240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嬰120例,女嬰120例,出生時間都在30d內,納入標準[1]:出生1d內住院,胎齡≤36w,出生體重≤2300g[2];無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肺部疾病,無窒息,Apgar評分≥8分,無遺傳代謝性疾病,無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3];肝功能正常,糖與脂肪代謝無異常。
1.2方法 將240例患兒按照不同的喂養(yǎng)方法分成A組、B組、C組、對照組各60例,四組患兒的體重、胎齡、性別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A組采用谷氨酰胺聯(lián)合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B組采用無乳糖配方奶喂養(yǎng),C組采用谷氨酰胺聯(lián)合無乳糖配方奶喂養(yǎng),對照組采用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谷氨酰胺采用谷氨酰胺顆粒,0.3g/kg.d,分2次,喂奶前30min用。
1.3觀察內容與指標 4組患兒均于生后喂養(yǎng)5d后取靜脈血3ml,離心后收集上清液,放入密封ep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集中標本檢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觀察到出生后30d,對比分析四組患兒產生腹脹超過兩天的概率,以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fā)病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選擇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組間資料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B組、C組、對照組患兒腹脹超過兩天的概率依次為5.00%、6.67%、3.33%、8.33%,見表1;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fā)病率依次為3.33%、3.33%、1.66%、5.00%,見表2。
3討論
谷氨酰胺(Gln)是極性中性氨基酸,為體內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它可以在人體內合成,因此被醫(yī)學上公認為非必需氨基酸,人體內幾乎全部細胞都具備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合成谷氨酰胺的潛能。而Gln的代謝場所在小腸。Gln是小腸結腸生長的主要能量來源,在正常和應激狀態(tài)下,它是維持腸道結構所必需的。Gln是快速增殖細胞的重要“燃料”,小腸上皮細胞的更新率在人體細胞中排第三,需要持續(xù)的能量供應,而早產兒腸道Gln的貯存量很少,合成又不足,所以需要外源性Gln[3]。
乳糖是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當人體乳糖酶缺乏時,乳糖無法被水解,繼而經腸中的細菌發(fā)酵產生大量氣體,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臨床表現,臨床上將此現象叫做乳糖不耐受癥[4]。此癥不但會導致患兒無法正常飲用乳品,還會因此誘發(fā)其他腸道類不良反應,或形成喂養(yǎng)困難;其中腹脹較易導致腸壁供血不足,伴有灌注損傷的情況下就會誘發(fā)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無乳糖配方奶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問題,它是通過在奶粉生產過程中降低牛乳中乳糖含量來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發(fā)生。
本研究從腸內喂養(yǎng)及胃腸粘膜細胞能量的角度探討新生兒NEC的預防,采取谷氨酰胺聯(lián)合無乳糖配方乳的喂養(yǎng)方法,能夠降低預防患兒腹脹超過兩天的概率,同時也能預防NEC,其臨床可行性較強,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俞生林,汪健,肖志輝,等.早產兒腸外營養(yǎng)相關性膽汁淤積高危因素[J]..臨床兒科雜志,2009,27(3):252-255.
[2]Novak F,Heyland DK,Avenell A, et 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in serious illnes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Crit Care Med,2002,30:2022-2029.
[3]Flaring UB,Rooyackers OE,Wernerman J,et al. Glutamine attenuates post-traumatic glutathione depletion in human muscle[J].Clin Sci(Lond),2003,104:275-282.
[4]王愛華,張維東,黃宗潤.小兒乳糖不耐受臨床探討[J].臨床兒科雜志,2008,18(3):154-156.
編輯/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