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手術患者吸入不同濃度的七氟烷,對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造成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常規(guī)腹部手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三個組別。分別行1MAC七氟烷麻醉、1.5MAC七氟烷麻醉、全憑靜脈麻醉,并注射順式阿曲庫銨,觀察三組患者的肌松作用和生命體征指標。結果 三組患者在不同時間點上的心率、血壓指標均有變化,但組間差異不大;起效時間、恢復指數上差異不鮮明(P>0.05)。試驗組I、II患者的藥物作用時間、TOFr恢復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且組間比較差異鮮明,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患者應用七氟烷的濃度不同,會影響到順式阿曲庫銨的肌松作用,表現為隨著濃度的增加,肌松作用也隨之增加。
關鍵詞:七氟烷;不同濃度;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影響
在臨床上,順式阿曲庫胺是應用較多的非去極化肌松藥,主要特點是不會誘發(fā)組胺釋放,也不會對迷走神經造成阻斷作用[1]。臨床實踐表明,七氟烷的應用會影響肌松藥物的藥效,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手術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常規(guī)腹部手術患者60例,納入時間段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有患者符合手術指征,術前檢查指標均正常,沒有使用影響神經肌肉的藥物;同時排除酸堿、水電解質紊亂患者,合并心肝腎功能嚴重病變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2]。將其隨機分為三個組別,每組2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8~70歲,平均(46.2±1.5)歲;ASA分級:I級8例,II級12例。試驗組I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25~68歲,平均(45.0±1.9)歲;ASA分級:I級11例,II級9例。試驗組II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26~71歲,平均(45.8±2.0)歲;ASA分級:I級10例,II級10例。三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鮮明,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針對性比較。
1.2方法
1.2.1麻醉操作 患者取平臥位,建立靜脈通道,輸注乳酸鈉林格,并監(jiān)測血壓、心率、體溫、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對患者采取面罩吸氧,首先注射異丙酚、芬太尼、司可林進行麻醉誘導,患者意識消失后行氣管插管,連接麻醉機進行輔助通氣。試驗組I患者七氟烷濃度達到1.7%后,穩(wěn)定5 min并快速注射順式阿曲庫銨;試驗組II患者七氟烷濃度達到2.6%后,穩(wěn)定5 min并快速注射順式阿曲庫銨;對照組患者麻醉穩(wěn)定5 min后,快速注射順式阿曲庫銨,三組患者劑量均按照0.15 mg/kg計算。完成后麻醉維持階段,繼續(xù)使用丙泊酚、七氟烷。
1.2.2監(jiān)測方法 術中保持患者體溫在36℃~37℃,采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刺激患者的尺神經,并測定拇內收肌的收縮情況,觀察神經肌肉的傳導功能。采用TOF方式進行刺激[3],電流設置為50 mA,時間設置為0.2 ms,每個刺激之間的間隔為15 s。
1.3觀察項目和指標 ①比較三組患者的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以第1個肌顫搐(T1)抑制值作為指標[4]:其中起效時間是指給藥后到T1值降至最低,臨床作用時間是指給藥后到T1值恢復25%,藥理作用時間是指給藥后到T1值恢復到90%,恢復指數是指T1值從25%恢復到75%,TOFr恢復70%是指給藥后到TOF值恢復到70%,TOFr恢復90%是指給藥后到TOF值恢復到90%。②比較患者在不同時間點上的心率、血壓變化情況,其中t1:誘導前,t2:插管時,t3:插管后5 min,t4:TOFr恢復70%。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和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和t檢驗。P<0.05說明對比差異鮮明,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比較 三組患者在起效時間、恢復指數上差異不鮮明,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I、II的臨床作用時間、藥理作用時間、TOFr恢復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且組間比較差異鮮明,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心率、血壓指標比較 三組患者在t1~t4不同時間點上的心率、血壓指標均有變化,但組間比較差異不鮮明,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對于部分手術耐受性差的患者而言,順式阿曲庫銨對心血管影響小,且不經過肝腎進行代謝,可以多次使用不會造成體內積聚。而七氟烷對患者呼吸道損傷小,由于在體內的代謝和轉化少,具有明顯的保護心臟作用。但臨床實踐表明,應用七氟烷后,會對順式阿曲庫銨的肌松作用產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臨床作用時間、藥理作用時間、TOFr恢復時間均明顯延長,且1.5MAC組患者時間長于1MAC組患者,對比差異鮮明,具有統計學意義,和陳根殷等人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5]。分析原因,認為和以下幾點有關:①增加了肌肉的血流量,致使肌松藥物集中在神經-肌肉接頭處;②中樞神經對骨骼、肌肉的張力控制有所減輕;③運動神經內乙酰膽堿活動性受到抑制,延長了作用時間[6]。
綜上,患者應用七氟烷的濃度不同,會影響到順式阿曲庫銨的肌松作用,表現為隨著濃度的增加,肌松作用也隨之增加。提示我們在臨床用藥時,應該適當減少順式阿曲庫銨的劑量。
參考文獻:
[1]王志,方波,馬虹,等.不同濃度七氟烷對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2,22(1):79-81,114.
[2]周潔.七氟烷對小劑量新斯的明拮抗羅庫溴銨殘余肌松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10,33(10):909-911.
[3]邵軍進,呂蕾.七氟烷與丙泊酚同等麻醉對老年患者順式阿曲庫銨肌松效應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6):659-661.
[4]溫麗麗,林文前.兩種麻醉方式對持續(xù)輸注順式阿曲庫銨肌松效應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163-165.
[5]陳根殷,王旭光,陳淑瓊.七氟烷對老年患者手術麻醉中羅庫溴銨肌松效應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257-258.
[6]滿元元.七氟烷和丙泊酚對順式阿曲庫銨肌松作用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36(9):973-975.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