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影明星,女王永遠是凱特-布蘭切特在影迷心中的形象——她是深陷宮廷斗爭的伊麗莎白,又是有著一張神秘莫測面孔的精靈女王。冷艷、高貴、聰明、孤傲、低調(diào)……這些部是凱特的標(biāo)簽。在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憑借影片《藍色茉莉》,45歲的凱特將“奧斯卡影后\"這一終極桂冠收入囊中。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凱特的父親為前美國海軍士兵,與她的母親在墨爾本相遇后結(jié)婚。1969年5月14日,凱特出生在墨爾本的JessieMcPherson醫(yī)院。童年時期的凱特興趣廣泛,在好朋友的一場生日宴會上,凱特被精彩的魔術(shù)所折服,從此她立志成為一名舞臺表演者。她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尤其是在音樂方面,凱特一直是古典音樂迷,即便現(xiàn)在,她仍然經(jīng)常在悉尼的ABC古典音樂電臺做客,與大家一起欣賞古典音樂。
然而,人們總是無法預(yù)測自己的命運。在凱特十歲那年,一場變故——父親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使得凱特的生活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這也是凱特獨特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后的她甚至希望能在鬼屋生活,那樣她就能再次遇見自己的父親了,由此也可知道父親的死對年幼的凱特是何等巨大的打擊。在回憶那段往事時,凱特·布蘭切特說:“那天我出去彈鋼琴,父親在窗邊向我揮手告別,然后他就去世了。從那以后,我就像患了強迫癥一樣,每次出門前都會向屋子里的每個人親吻告別,即使是去街對面取些牛奶也會如此。如果我忘記了,我將會返回屋子重新告別,這好像某種儀式?!?/p>
送別父親的時候,父親的同事對凱特說:“這段時間對你的母親將會非常非常困難,因此你們每個孩子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讓母親開心?!睘榇?,凱特事事都努力做好,這也使凱特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并影響了她之后對表演的態(tài)度。在回顧自己的童年時,凱特稱自己是“part extrovert,part wallflower”,部分像火焰一樣外向的參與者,部分像海水一樣沉靜的局外人。原本外向的凱特卻常常如局外人一般靜靜待在一旁,這也是凱特常給人外表冷傲印象的原因。
從初登熒屏到好萊塢女王
1997年,凱特同格倫·克洛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共同出演了《天堂之路》,其電影生涯由此開始。同年,凱特又出演了《奧斯卡與露辛達》,她扮演的女繼承人露辛達既美麗又固執(zhí)、既堅強又脆弱,物質(zhì)上富有而感情上貧乏,借助賭博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虛。這個女賭徒形象使大多數(shù)觀眾認(rèn)識并記住了她,也引起了古裝片《伊麗莎白》導(dǎo)演沙哈·卡帕的注意。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彩的角色,電影史上不少著名女星都因為這個角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包括兩位奧斯卡影后蓓蒂·戴維絲和格倫達·杰克遜。沙哈·卡帕認(rèn)為,雖然凱特是個新人,但她多變的素質(zhì)可以使其勝任任何復(fù)雜的角色。凱特把這個十六世紀(jì)的女王演出了歷史感,但也讓觀眾感到親切真實,并折服于她纖秀外表下的勇氣和力量。由于這一角色的巨大成功,這位澳大利亞女演員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并獲得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真正讓凱特收獲世界知名度的,當(dāng)屬彼得·杰克遜的《魔戒》三部曲,她在片中飾演美麗高貴的精靈女王蓋拉德麗爾。“光之女王”蓋拉德麗爾夫人是《魔戒》中除精靈公主阿爾溫之外最著名的女性角色,她擁有非凡的美貌和智慧,一頭秀發(fā)如黃金瀑布一樣披瀉在肩頭。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彼得·杰克遜選角之妙,這樣一個角色似乎非凱特莫屬,盡管原著中本沒有這個角色。這個系列對她影響極深。凱特也在采訪中直言,雖然她以及片中的其他演員都拍攝過不少作品,但直到現(xiàn)在被討論最多的依舊是《魔戒》,人們遇到她依舊會叫她蓋拉德麗爾。這種文化符號般的存在令她十分欣慰,而當(dāng)被邀請加盟《霍比特人》,重回中土?xí)r,她又緊張又興奮:
“我真是開心死了,即使讓我在那里只待上一天我也心甘情愿。”
舞臺劇比肩大銀幕幕后做起劇團老板娘
在凱特的職業(yè)生涯中,她的舞臺劇作品是可以和大銀幕作品比肩的。1992年,毫無演藝圈背景的凱特從澳大利亞國家戲劇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在戲劇界開始了她的職業(yè)生涯。她的第一個重要角色,就是1992年美國當(dāng)代聲譽卓著的劇作家、編劇大衛(wèi)·馬梅的《OIeanna》,和她演對手戲的則是杰弗里·拉什(《加勒比海盜》系列里那位陰陽怪氣的巴博薩船長)。正是這部讓她體會到舞臺魔力的戲劇,為她贏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表演獎:悉尼戲劇評論委員會最佳女主角獎。隨后她出演了《哈姆雷特》《暴風(fēng)雨》《海鷗》《欲望號街車》等經(jīng)典名劇,詮釋了許多和她在大銀幕上截然相反的悲情、凄美的角色。凱特對于德國的戲劇很是推崇,探討哲學(xué)、推崇戲劇張力、讓人面對現(xiàn)實……其風(fēng)格也展現(xiàn)出了她的一些內(nèi)心特質(zhì),讓她注重思考,永遠不會老套和停滯不前。
悉尼戲劇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好的劇團之一,成立于1978年12月。幫助凱特獲得悉尼戲劇評論委員會最佳女主角獎的《OIeanna》就是悉尼戲劇公司的作品。她和丈夫安德魯2007年就開始慢慢接手劇團的各項事宜,并帶著三個孩子從英國搬回了澳洲悉尼。2008年,布蘭切特和丈夫出任了劇團的聯(lián)合藝術(shù)總監(jiān),為自己開創(chuàng)了一項新事業(yè):劇團老板。作為藝術(shù)總監(jiān)的凱特會在位于悉尼港口碼頭的劇團辦公室忙碌,戴著玳??蜓坨R,一點兒也不像個好萊塢明星。這幾年,除了經(jīng)營,她也參與了不少劇團的作品,比如和雨果·維文合作契訶夫的《萬尼亞舅舅》、在莎士比亞戲劇改編的《玫瑰戰(zhàn)爭》中反串理查二世、和喬爾·埃哲頓一起在舞臺上重現(xiàn)了《欲望號街車》……如果你覺得這幾年沒怎么在大銀幕上見到凱特,那么以上這些舞臺劇就是“罪魁禍?zhǔn)住薄?/p>
被頂禮膜拜 卻歸真平靜生活
凱特成為叱咤好萊塢的澳洲幫頭領(lǐng),人們愿意以“女王”稱呼她,對她頂禮膜拜,她享受和感激這種禮遇。幼年喪父的凱特早早就學(xué)會獨自面對這個社會,高挑的身材以及硬氣的面相也讓她少了幾分女人的嫵媚卻多了幾分男人的英氣。無論是外形還是內(nèi)心都注定了凱特是這類女王角色的最佳人選。如果說《伊麗莎白》讓觀眾認(rèn)識了這個來自澳洲的女王,那么《魔戒》三部曲里的女王角色則讓凱特的女王形象在觀眾心中徹底扎根了?!拔蚁?,其實無論你如何變化,到最后你在整個電影工業(yè)中所呈現(xiàn)的形象依舊還是你進入時的樣子,這無法擺脫。其實我進入這個圈子算是一舉成名的,1997~1998年,我正在悉尼出演舞臺劇《海鷗》,我的角色Nina非常的脆弱破碎,而與此同時,《伊麗莎白》也上映了,自那以后,我就被賦予了強勢女性的標(biāo)簽,但其實我覺得那并不是真正的我。”
鏡頭前她是凱瑟琳·赫本一般睥睨天下的皇者,紅毯上是光芒四射的時尚繆斯,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則刻意與娛樂圈保持著距離。她的私生活乏善可陳,作為腳踏實地的金牛座代表,在凱特身上你永遠聽不到夸張的小道新聞與狗血丑聞。她曾登上無數(shù)“全球最美女星”榜單,她認(rèn)為美并非外貌,而是由心散發(fā)的氣質(zhì)。她眼中的美人是麗芙·烏曼、娜塔莉·波特曼、米婭·華希科沃斯卡這種帶著一點出塵脫俗文藝氣的女子。她輕描淡寫地說:“我不在意人們怎么看我”,一派與世無爭的灑脫,又承認(rèn)“人生我最熱愛的部分,就是它的無法掌控”,而她與無常對抗的方法,就是投入地工作和誠實地生活。
凱特和她的老鄉(xiāng),澳大利亞導(dǎo)演安德魯-阿普頓結(jié)婚已經(jīng)11年,他們的婚姻生活沒有花邊新聞?!八且粋€保持私密的女人”,與她合作過的導(dǎo)演大衛(wèi)·芬奇說。自認(rèn)并非強勢女性,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明星的凱特,如今選擇把更多的時間放到自己鐘愛的戲劇舞臺上,大銀幕演出只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導(dǎo)演,剩下的精力都用來撫養(yǎng)和教育三個兒子。在一次采訪中,凱特說:“對于事業(yè)和家庭,我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如果一定要選的話,我寧可選擇平靜幸福的生活,因為生活更接近于生命的本質(zhì)。繁華激烈終將會過去,只有平淡簡單的東西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