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被迫離開故鄉(xiāng)重慶銅梁的邱少云托人回家告訴弟弟。想吃家里的菜。邱少華趕忙做了兩個菜送去藕塘灣給二哥,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了永別。
“那一天,他托人回來說想吃家里的菜,我趕緊給他做了兩個送過去,沒想到,他再也沒有回來?!被貞浧鹱詈笠淮我姷蕉缜裆僭频那榫?,滿頭銀發(fā)的邱少華,突然陷入沉默。85歲高齡的他,是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唯一還在世的親兄弟。
與他在藕塘灣訣別
邱少華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個哥哥,邱少云生于1926年,排行老二。父母先后去世,四兄弟孤苦伶仃。邱少華說,大哥邱東云被地主拉去放牛,三哥邱少全也去為地主做長工,很少回家。
1945年,邱少華跟著二哥邱少云包了一塊耕地種稻谷。“重活累活都是二哥做,他寧愿餓肚子也要多給我一些吃的?!鼻裆偃A說,“后來二哥被抓了壯丁?!?/p>
即將被迫離開故鄉(xiāng)重慶銅梁的邱少云托人回家告訴弟弟,想吃家里的菜。邱少華趕忙做了兩個菜送去藕塘灣給二哥,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了永別。
1949年,解放軍從壯丁營中救出了邱少云。同年,邱少云參加了解放軍,1952年10月,邱少云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年僅26歲。
他的唯一一封家書
奔赴朝鮮的前一天,邱少云給家里寄了封信。邱少云在信中告訴家人,“我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明天就要到朝鮮去打美國佬了。我決心殺敵立功,戴著光榮花回來看你們。”
這封信讓家人第一次知道了邱少云還活著的消息。而今,這封信陳列在重慶銅梁邱少云烈士紀念館。
“有沒有啥子想對二叔說的?”邱少云大哥之子邱光兵用銅梁方言講給邱少華聽。老人遲疑了一會兒,在嘴里喃喃自語,“我想說,知道你在戰(zhàn)場上被火燒死了,我的心頭能舀起五碗血??!”邱光兵翻譯道:“舀起五碗血,這是我們的方言,我四叔的意思是,他的心在滴血。”
想到網(wǎng)絡(luò)上有人竟用二哥的犧牲開玩笑,邱少華老人變得激動,“說這種話的人,可惡?。 ?/p>
“父母這一輩,現(xiàn)在只剩下我媽媽(邱少云大嫂)和四叔。”邱光兵說,每年清明節(jié),母親都會在室外擺上一桌子祭品,給二叔上香。之所以在屋外祭拜,是因為老家的習俗,“二叔不是在故鄉(xiāng)離世的,他犧牲在了外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