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放暑假了,下學期,女兒就該上6年級了。這天放學,女兒一扔下書包就神神秘秘地對我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班的趙耀說要跳級呢,放暑假時,他爸爸給他補習六年級的功課,開了學就上初一。”
趙耀是女兒的同學,他們倆從小學一年級直到5年級都同班,兩個人學習成績不相上下,每次考試,不是他考第一,就是女兒考第一。仿佛微風吹皺了一池春水,我不由得心癢難耐:兩個孩子學習差不多,人家的孩子能跳級,我的孩子就不能跳級么?
女兒的性格不算要強,但也從來不肯落到人后面,聽我一慫恿,她竟然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個勁地問我:“媽媽,你說,跳級好不好,我也能跳級嗎?”
我堅定地說:“跳級當然好啦!跳級就像火車提速,一旦速度上去了,肯定會比其它的火車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哦。再說了,你和趙耀學習差不多,既然他能跳級,你當然也能跳級了?!?/p>
這個新鮮的比喻讓女兒高興得手舞足蹈:“噢耶!我要跳級嘍!我要提速嘍!”看著女兒的高興勁,心里一股隱秘的小火苗被騰騰地點燃了,頃刻之間星火燎原了。
為了謹慎起見,我征求了女兒的班主任陳老師的意見,陳老師表示贊同,她還一個勁地夸女兒頭腦聰穎、反映敏捷、接受能力強,綜合來看,能力不比趙耀差,跳級是完全可以的。不過,一定要提前把6年級的知識給學完了。
這下,我的信心更足了,花了一天時間,給女兒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暑假開始了,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了趕課,女兒每天都要5點起來,洗漱一下就開始背語文,背個半個多小時,天才大亮,然后開始學數(shù)學,理解概念、記定義,再做一些例題;7點左右,草草地吃完早飯又繼續(xù)奮戰(zhàn),一直學到中午11點半;午飯后休息一個半小時,下午的學習又開始了,一直學到晚上華燈初上;吃過晚飯,時鐘指向8點,緊張的學習又開始了,等到結(jié)束一天的功課上床時,已經(jīng)10點半了。
女兒的確頭腦聰穎,對新知識接受得很快,不到半個月,就已經(jīng)把6年級上冊段考前的內(nèi)容給學完了。我給她在網(wǎng)上下了一套測試題,女兒做得不錯,特別是數(shù)學,概念學得扎實清晰,邏輯思維能力很強。
這下,我懸著的心才算稍稍放下了。
學習進行到20天左右時,女兒似乎沒有之前熱情了,整個人看上去蔫蔫的,眉眼之間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學起功課也懈怠了很多,一坐上書桌就開始打瞌睡。我拍拍她的腦袋,把她喊醒,女兒仍然睡眼惺忪,嘴里還小聲地嘀咕著:“困死了,媽媽,真想多睡一會兒啊。”
我一聽就來氣:“嗨,你是怎么回事啊!當初不是你嚷嚷著要跳級嗎?怎么不到一個月,你就慫了!這兩個月不把6年級的功課給趕完,你開學怎么上初中???”女兒很羞愧地使勁甩了甩頭,像只剛剛從水面出來的小鴨子,整個人瞬間清醒了,我欣慰地笑了。
可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再也笑不出來了。
7月底的一個深夜,我正在酣睡,突然被一陣低低的壓抑的哭聲給驚醒了——是女兒!我慌忙披衣來到了她的房間,打開電燈,面前的景象讓我一下子驚呆了!瘦小的女兒踡縮在床頭,一邊哭,一邊用雙手緊緊地抱住頭,像只無助的小貓。一見我,她就撲到我的懷里,連聲嚷嚷:“媽媽,我頭疼,我頭疼?!?/p>
急忙帶女兒去醫(yī)院掛號,一通檢查過后,醫(yī)生確定女兒沒有大礙,只是神經(jīng)有點衰弱,輸點營養(yǎng)水就行了。
女兒靠著我的胸口甜甜地睡著了。病房里萬籟俱寂,我再也無法入睡,腦子像雨后的天空似的空明澄澈。過去一個月,為了女兒跳級這件事,我們母女簡直成了洞穴人,除了去超市添置必需的生活用品,幾乎連樓都沒有下過。開始時,還有小朋友三三兩兩地來我家找女兒,都被我客氣地趕走了,后來就沒有人來打擾了。老公在外學習不在家,家里除了我們母女兩個,只有鬧鐘的滴答聲,除此之外,就是寂靜,寂靜……現(xiàn)在想想,家里的空氣都應(yīng)該是凝滯的。
讓女兒跳級,有沒有必要呢?
夜深人靜,思想很容易沉淀,我漸漸地想明白了:女兒是人,不是學習機器。既然是人,就應(yīng)該享受每個年齡段應(yīng)該享受的童年、童真、童趣,就應(yīng)該經(jīng)歷每個年齡段應(yīng)該經(jīng)歷的挫折和磨煉。如果讓孩子跳過這些經(jīng)歷,雖然可以提前達到目的地,但是因為缺失了很多重要的東西,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人生有遺憾。
看過的一個電視紀錄片,上個世紀90年代,國內(nèi)幾所大學辦了一些少年班,招收了好多被稱為神童的孩子,都是破格上大學的,在當時極為轟動。但是后來,這些孩子的發(fā)展普遍不如人意,有些還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事實證明,速成的教育太急功近利,跟人的身心發(fā)展相違背。
第二天5點,我沒有叫醒女兒,我們母女相擁著,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剩下的一個月,我?guī)е畠喝チ艘患衣眯猩?,徜徉在祖國的青山綠水中,女兒笑容燦爛,那是這個年紀就有的表情。
新學期到了,女兒背著嶄新的書包,邁著輕松的腳步踏進了6年級的教室。
科學實驗做錯了,可以重來;教育孩子的大錯一旦鑄成,損失也許永遠無法彌補。所以,對孩子是否跳級的問題,做家長的一定要慎重,絕不可盲從。孩子的成長就像上樓梯,一階一階上才最踏實,我們要認清這個現(xiàn)實,不要隨便為孩子的成長提速。責編/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