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成都工美舉辦的“壺中天地——顧氏流派紫砂精品展”的活動現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顧紹培和他的嫡系傳人顧勤、顧濤在接受專訪時談到了顧氏家族對紫砂藝術的執(zhí)著與追求,講述了顧氏流派與紫砂壺的不解之緣。
大師都是腳踏實地走過來的
出身于紫砂之鄉(xiāng)宜興陶業(yè)世家的顧紹培13歲就開始學習紫砂制作工藝,五十余年來,他潛心鉆研了諸多名師大家的技法,將各流派技藝的精髓集于一身,并且在多年累積的經驗基礎上將自身個性和風格融入其中,成為當今紫砂藝術界的代表性人物。顧紹培在談到紫砂藝術時特別強調了基本功的重要性,“所有大師都是腳踏實地走過來的,不論從事書法、繪畫還是紫砂陶藝,都講究基本功。越是有名的大師,基本功越扎實。”據顧紹培回憶,當他剛開始學習紫砂技藝時,老一輩就對他十分嚴格,要求務必練好基本功。顧紹培認為,他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和從小練就的好功底分不開。
當被問及如何形成自我風格時,顧紹培談道,這是一個踏踏實實積累的過程?!白鲎仙皦夭皇且怀刹蛔兊?,風格也不是一朝就形成的?!鳖櫧B培表示,想要形成獨特的風格,首先需要在學習紫砂技藝的過程中,了解和掌握名家前輩的技藝和特色,在逐步積累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皩ψ髌穬A注心血,用心才能做出屬于自己的東西。除此之外,文化底蘊和閱歷也是一個紫砂匠人不可缺少的內在素養(yǎng)?!?/p>
簡練才是經典
在談到自己的紫砂作品時,這位古稀老人如數家珍,眼中散發(fā)著明亮的光彩?!拔业淖髌分v求造型和氣度,造型要簡練,化繁為簡并不容易。我認為,在做紫砂器具造型時要讓線條富有性格,這樣作品才富有生命的氣息?!鳖櫧B培表示,一件紫砂藝術品的造型比例和協(xié)調程度十分重要,他的代表作品之一“高風亮節(jié)壺”就是一款造型比例十分具有特色的藝術品?!案唢L亮節(jié)壺并不單純是一件紫砂壺,它綜合了方器、花器、塑器等其它門類的精髓,線條剛直、不蔓不枝,簡練中又極富意蘊。經典的作品不是說在某一個時期出風頭,而是要長期被人們記住和欣賞,能夠流傳的才是經典佳作。如何讓世人記住且欣賞一件作品呢?在我看來就是要做出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我對自己風格的總結就是兩個字——簡練。”
傳承的責任是要人才輩出
身在紫砂陶業(yè)世家,顧紹培從小就受到了父輩的熏陶。“我的叔伯們都是從事紫砂陶藝制作的,就連我的母親、外祖母、曾外祖母也是。算起來我已經是家族第四代傳人了。”身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顧紹培坦言,許多人都曾問及他如何看待傳承這一問題,在他眼中,傳承是一種責任,“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顧紹培還說,他年輕時受到了老一輩的教育和培養(yǎng),接過了老一輩的衣缽,現在他也要把技藝和本領傳授給年輕一輩,“正是因為這樣的代代相傳,傳統(tǒng)紫砂工藝才能傳承到今天”。“只有無私的傳承才能將一門技藝的精髓發(fā)揚光大,年輕人在傳承中更需要有所創(chuàng)新,博采眾長,方能后來居上。”顧紹培希望年輕人能夠超越老一輩,把傳統(tǒng)文化的老東西變成新東西,肩負起責任,繼續(xù)傳下去。
顧勤:對待紫砂就像閨蜜
顧勤是顧氏流派的第五代嫡系傳人,也是顧紹培的長女。從1986年起至今,顧勤已在這個行業(yè)工作了近30年。在顧勤看來,紫砂如同自己的閨蜜,“我想表達自己的許多想法時,就會將之融入到紫砂壺的設計制作中,這是我和紫砂的交流過程,這樣由心出發(fā)的交流使我整個人都能放松,如同和自己信賴的閨蜜進行交流一般”。如此形容紫砂,可見顧勤對紫砂藝術的用心與熱愛。
有評論家認為,顧勤的作品嚴謹規(guī)整,洗練精巧,凝重樸實,神韻俱足,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并重,已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如“清音留香壺”“好運來壺”“六方古井”等皆為她的代表作品。顧勤坦言,自身風格的形成首先離不開父親的影響,也離不開自己的啟蒙之師王石耕老師的悉心教導,此外還包含了自身的性格影響在其中。
顧濤:紫砂就是我的人生課題
同樣身為顧氏流派第五代嫡系傳人的顧濤是顧紹培的二女兒,她從事紫砂工藝制作達22年。談到紫砂藝術,顧濤毫不夸張地說:“紫砂是我的人生課題?!痹陬櫇磥恚谧仙肮に噭?chuàng)作中一直處于不斷學習和收獲的過程中。鐘情于紫砂藝術的顧濤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學愛好者,將文學意蘊和藝術造詣融合在一起,這也為顧濤的作品更添了一縷人文情懷和浪漫氣息。
顧濤在紫砂工藝制作上偏愛帶有漢時文化的陶刻裝飾藝術,“在創(chuàng)作時,我會自然而然地將穩(wěn)重、渾厚的漢時古樸之風融入作品”。顧濤的作品蘊含著一股“剛而不脆,韌而不柔”的大氣沉穩(wěn)之風,她為作品注入了生命的風韻。
父輩的執(zhí)著感染著她們
顧勤和顧濤兩姐妹表示,陶業(yè)世家的氛圍對她們的影響很大,而身為一代大家的父親在她們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顧濤強調道:“我們出生于此,成長于此,從小的耳濡目染也成就了如今的必然。在我們記憶里,父親幾乎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紫砂創(chuàng)作上,即便回到家和我們談論的也都跟紫砂有關。父親對紫砂的那份認真和執(zhí)著感染了我們,我們也自然而然地愛上了紫砂藝術。父親的作品大氣沉穩(wěn),具有厚重感,那是一種時間和功力的積累,你能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生命的過程,而我在自己的作品里也很注重過程的表現,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尋求一種意味深長的紫砂意境?!?/p>
如今,顧勤和顧濤兩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兒女,作為顧氏流派的第五代傳人,她們同樣十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過家族的衣缽,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昂⒆觽兘洺谖覀儎?chuàng)作時守在一旁觀看,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從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對紫砂藝術充滿著好奇?!鳖櫱诤皖櫇齼山忝迷谡f著兒女時,也帶著和父親顧紹培一樣的神情和希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