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長征 責任編輯_老秋
記東莞市東坑鎮(zhèn)居家養(yǎng)老服務“愛心送湯”項目
2014年6月初,東莞市樂民社區(qū)服務發(fā)展促進中心派駐東莞市東坑鎮(zhèn)草塘社區(qū)、塔崗村居家養(yǎng)老服務項目的社工進行日常服務回訪時,無意中問道一位服務對象,“阿婆,天氣熱飲些糖水對身體好的?!薄昂镁脹]飲糖水了,自己一個人住,有人做飯就不錯了,還想什么糖水呢……”一席話,在居家養(yǎng)老服務項目組引起了關注,經過調研、實地走訪、市場調查,并且會同機構督導討論后,東坑鎮(zhèn)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樂享康樂送—愛心送湯”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愛心送湯”服務主要服務于居家養(yǎng)老的高齡獨居老人,現有服務對象中平均年齡80歲以上,最年長者有92歲高齡,共計108人,項目計劃每周二、周五為長者送湯,風雨無阻。截止2014年12月,共計送湯6981份。
項目設計初期,項目組就遇到了“經費難題”,一碗湯平均價格為7元,一個月意味著需要支出6048元,半年費用就要36288元,而且還需要加上器材費等一些費用,這些費用嚴重超出了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項目預算,經過與機構督導討論,決定機構在服務費用中支出一少部分,其余的大部分由項目組進行自籌。
“一開始的時候感覺壓力蠻大,籌不到錢,湯就沒辦法送”。東坑居家養(yǎng)老服務社工說?!安贿^慶幸的是,自籌挺順利的,通過鏈接資源,一些商家和企業(yè),比如律師事務所、興業(yè)銀行都給予我們資助,隨著項目開展和宣傳,一些熱心人士也會給我們資助,很感激他們?!苯刂?014年底,“愛心送湯”項目共支出5萬多元,其中有50%以上來源于社會資助。
“送湯是一個有“風險”的工作。”項目組的一名社工助理笑道。在這里,“風險”主要是指湯的安全性?!霸陧椖吭O計時,機構督導會同項目組制定了送湯的標準流程,我們必須按照流程去執(zhí)行,比如12點煲湯,15點分發(fā)湯品”、“主要負責湯品的護工需要健康證明,同時嚴格按照管理制度配備相應衛(wèi)生設施和定期消毒”、“盛湯器具一律采用陶瓷制品”、“在湯品分發(fā)時,需要預留一碗湯做“樣本”,存放2天時間,以備出現問題用以檢驗,過后隨即銷毀”,工作人員對這些細節(jié)都了然于心,“這樣老人家也放心,我們也放心”。
長者
東坑鎮(zhèn)居家養(yǎng)老服務目前共16名護工,均為本地戶籍“4050”留守或無業(yè)婦女,項目開啟后,她們除了日常的上門家居照料外,又無償承擔起了送湯的任務,“我們開會討論過這個問題,對于送湯沒有補貼的這個問題,我們的護工都沒意見”,項目社工解釋道,“有個護工開玩笑說,不要補貼,等我們老了能還有湯喝就行了”。同時,該項目的高級營養(yǎng)師是該服務的一名志愿者,“我們定期和她討論每月的湯品怎么搭配,對該季節(jié)的老人最有營養(yǎng)”。
護工送湯
“愛心送湯”項目啟動后,社會反響出乎意料?!胺諏ο蠼o我們送錦旗、寫感謝信,一些新聞媒體也對我們項目進行報道宣傳,有位服務對象的女兒還寫了一篇關于我們服務的感謝信發(fā)上了報紙,當看到這篇感謝信時,很激動,很自豪,感覺做對了一件好事”。項目社工笑著說道?!敖冢凵虝吹搅宋覀兊姆?,也正準備資助我們半年費送湯用,我們正在溝通這件事,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和激勵?!?/p>
“我們除了送湯,還準備進行居家安全、夕陽游等項目,期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參與到我們的服務中來,大家一起來為高齡獨居老人的幸福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