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艇
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設計、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7000t級、12000kW大型遠洋綜合救助船——“東海救102”號在廣州順利下水。該船是黃埔文沖公司為救撈系統(tǒng)建造的2艘大型巡航救助船中的首制船,在救助拖帶、直升機艦面保障、信息傳遞及遠洋巡航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
12000kW大型遠洋綜合救助船是我國海上救助的新船型,具有巡航和救助雙重功能,其總長127.64m,型寬15.995m,型深8.10m,設計排水量5700t,巡航航速14kn,續(xù)航能力達16000n mile,造型簡潔、線條流暢、挺拔剛勁。與已有的救助船相比,其增強了拖帶能力,系柱拖力可達1700kN;增強了直升機艦面保障能力,可搭載中型直升機;提高了居住舒適性和遠洋巡航生活保障能力;配備先進的巡航搜救指揮中心系統(tǒng),集成了計算機網絡、視頻監(jiān)控、數(shù)字會議、寬帶衛(wèi)星、水上通信、微波傳輸、衛(wèi)星信號判決、光電跟蹤、霧視儀系統(tǒng),增強了信息傳遞能力,為部署、實施救助任務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中船)
1.2萬噸級、投資約12.5億元的南極破冰船建造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
據(jù)悉,該破冰船將裝備纜控深潛器、無人遙控深潛器和水下探測系統(tǒng)等先進的海洋科考設備,具備在包括南北極在內的全球各大洋區(qū)進行大范圍水深內的海洋、大氣和海底等綜合要素的觀測與探測能力,破冰能力也將大幅增強。
據(jù)介紹,“雪龍”號科考船依靠船頭的冰刀及堅固的船頭將冰壓碎來實現(xiàn)破冰。這種方式在遇到厚的冰脊時,破冰難度較大,甚至會“騎冰難下”。而新型破冰船將采用多種破冰技術——船頭、船尾都可破冰,機動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經日)
美國CAMO集團公司推出一種保護水手、環(huán)境安全,以及防止油氣管道損壞的海底管道報警系統(tǒng)。
通常情況下,1次典型的管道破損事故將造成至少100萬美元的修理成本,以及無法估量的人員傷亡及環(huán)境污染。因此,必須注重海底管道保護工作。CAMO集團公司研制的這種以自動化信息系統(tǒng)為基礎的安全廣播系統(tǒng)可以幫助水手了解何時、何處需要采取保護措施,并有助于防止水手受到管道攻擊等危險。
目前,CAMO集團公司已開始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佛瓊港的2個管道中為水手提供自動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信息,通過對船舶在接近海底管道時的及時報警,大幅提高了水手對管道情況態(tài)勢的感知能力。未來,這種系統(tǒng)或將配備可視設備和可聽設備,以接收自動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警報。(中船)
由歐賽德英國分公司(OSD-IMT)設計,我國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771”號深水物探采集作業(yè)支持船出塢下水,計劃于2015年第4季度交付船東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該船是國內首型專用物探支持船,是在OSDIMT物探支持船成熟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而成的柴電混合動力船型。其采用混合骨架式全焊接鋼結構,設有2層艏樓和2層甲板室,總長64.96m,海水壓載艙能夠滿足船舶壓載艙保護涂層性能(PSPC)標準規(guī)范要求,自持力可達45天,續(xù)航力達9000n mile,適用于無限航區(qū)。其采用清潔設計、無人機艙,具有DP-1動力定位功能,具有50t系柱拉力,抗風能力達12級。
該船出塢后將移往碼頭,開展舾裝和試驗工作。(刊綜)
在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內業(yè)(船體)車間內的3條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上,機器人不停地揮舞著靈巧的臂膀忙碌地作業(yè)。以前,南通中遠川崎公司的鋼板劃線和切割2道工序都需靠人工來完成,不僅工時長,而且勞動強度大,而現(xiàn)在僅需1位工人輕擊鼠標發(fā)布“命令”便可由機器人完成同樣的工作。這種高效率、低強度的生產作業(yè)模式已經成為南通中遠川崎公司內業(yè)車間的“新常態(tài)”。
南通中遠川崎公司內業(yè)車間型材班組人數(shù)之前最多時有36人,引進自動化生產線后,人員縮減了一半。同時,鋼材的劃線和切割全部由機器人完成,工人僅需用電腦確認操作并在旁邊查看即可,1個人即可完成原來6個人的工作量。原來切割1個分段所需的鋼材需要3天,現(xiàn)在半天即可完成,每天可切割160~170根角鋼。此外,所有型材、條材的切割尺寸、標準等信息都由企業(yè)設計部設計、修正后,輸入信息系統(tǒng);聯(lián)網的自動化生產線可依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分料、切割、運輸?shù)炔僮?,確保了產品品質的精準性與穩(wěn)定性。
機器人作為開啟下一代技術革命的關鍵,為傳統(tǒng)造船業(yè)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和無限想象空間。船舶產品的非標準化和定制化特點雖然給造船企業(yè)應用機器人進行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機器人參與造船并助力造船業(yè)發(fā)展已逐步實現(xiàn)。(中遠)
南京高精傳動設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南京高精船用設備有限公司完成了“向陽紅28”號科考船的推進系統(tǒng)改造,并成功試航。
“向陽紅28”號科考船總長74.55m,船寬10m,原船主機為2臺20世紀70年代生產的低速柴油機,通過氣胎離合器連接推力軸承和定距槳;原船軸系運轉過程中振動嚴重,且氣胎離合器傳扭能力下降。南高精公司通過多次論證、分析并實船考察后,最終確定了保留原主機,采用內置液壓離合器和推力軸承的齒輪箱替代原氣胎離合器,同時在齒輪箱和主機之間配置高彈聯(lián)軸器,采用可調槳替換定距槳,以滿足科考作業(yè)時的低航速要求的方案。南高精公司還設計了為小型可調槳配套的新型軸上配油器,成功解決了空間布置和調距液壓油供應方面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并在出廠前通過了嚴格的調距試驗。
在海試中,“向陽紅28”號科考船實現(xiàn)了低航速作業(yè)航行,且最高航速與原船接近,原船軸系振動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順利通過了扭振測試。(國船)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為挪威OHT公司成功將舊穿梭油輪“海燕”號改裝成了嶄新的半潛式重吊運輸船,并交付用戶。這標志著北船重工在拓寬修船領域和承修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海洋工程船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據(jù)悉,“海燕”號改裝項目工程難度巨大。該船于2014年6月11日進廠,2015年6月27~30日成功試航,7月9~10日成功完成深水下潛試驗(下潛深度21.5m),7月14日順利交付。改裝期間,“海燕”號共經歷了6次進塢,將船體縮短了60m,船艏增加了駕駛樓;改裝共拆除舊管系20000m,新加壓載、掃倉、透氣管系近900t;割除分解舊鋼板7500t,預制、搭載新分段8200t;原船及新建壓載艙特涂工程140000m2;艏部新加駕駛樓及艉部新加船員房間內部舾裝,共敷設電纜190000m2;安裝了艏部駕駛臺各類通導、通信設備設施,并完成了電氣設備的調試工作。
挪威船級社檢驗人員認為:改裝后的新船基本滿足了設計要求。尤其是船艏增加了駕駛樓,實現(xiàn)了艏艉都能操縱開船。此外,包括變距槳、艏艉側推、貝克舵、導流罩在內的船舶推進系統(tǒng)經改造后功能先進,顯著提高了航速調節(jié)、轉向能力和經濟性、效率等性能。 (中船)
英國Mojo Maritime公司設計了一艘用于海洋可再生能源部門的近海工程船——HiFlo 4。其是目前技術最先進的高性能動力定位船,可在沿海大陸架極端環(huán)境下運行。
HiFlo 4的研發(fā)采用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專利技術,解決了潮汐能項目從安裝、工程技術開發(fā),到操作設計等方面的難題,可降低潮汐能工廠的建造成本,或將在全球潮汐能源工業(yè)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此外,該船采用動態(tài)定位系統(tǒng),海面潮汐流的流速為10kn時仍然能夠運行。與傳統(tǒng)方式相比,該船安裝潮汐能工廠的工期可縮短一半,建造成本可降低至原有方式的1/3。其性能優(yōu)越,用途廣泛,即使風高浪急,仍能夠平穩(wěn)安裝地基、電纜、海底連接器與渦輪機。
據(jù)悉,該船基于Paramarine軟件設計。該軟件功能強大,包含了設計近海工程船必備的概率損傷分析模塊,保證了HiFlo 4的設計完整度。(中船)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為中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建造的31.8萬噸超大型油輪(VLCC)“凱昌”號命名交船。實船試驗結果表明,“凱昌”號的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同類產品國際領先水平。
同日,外高橋造船公司所屬上海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為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建造的第2艘18000標準集裝箱(TEU)船順利出海試航。長興重工公司充分借鑒以往集裝箱船的建造經驗和施工要領,持續(xù)優(yōu)化建造流程,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同時,提高了整體施工速度,縮短了交付周期,實現(xiàn)了預定計劃目標。(中船)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海底60m多用途鉆機——“海?!碧柍晒υ谀虾I詈_M行海試,首次實現(xiàn)了在水深超過3000m的深海海底對海床進行60m鉆探,標志著我國具備了深水海底取樣能力,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之后第4個掌握深水海底取樣技術的國家。
在深海鉆機研制領域,深海鉆孔裝備的鉆井深度是衡量深海鉆探能力和海底礦產資源勘探能力的重要指標。“海?!碧栥@機的海試成功,增強了我國開發(fā)公海礦產資源的技術優(yōu)勢。
“海底60m多用途鉆機系統(tǒng)技術開發(fā)與應用研究”課題是國家863計劃海洋技術項目,由湖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共同承擔。
此次海試主要包括海底60m多用途鉆機本體、海底原位探測儀、甲板控制與配電系統(tǒng)、移動式海底鉆機配套收放系統(tǒng)、支持母船測試等內容。海試中,“海?!碧栥@機在3000m深的海底經10個小時鉆探,鉆深達60m。(國船)
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研制出了1000m3/h級液壓潛液泵系統(tǒng),并順利通過了國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驗收。
此次由武漢船機公司研制的1000m3/h級液壓潛液泵系統(tǒng)是將液貨艙內的液體貨物向外輸送的設備,主要應用在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PSO)、成品油船、化學品船等液貨船上,為武漢船機公司首次設計制造,也是國內首次自主研發(fā)的液壓潛液泵系統(tǒng)。
據(jù)悉,1000m3/h級液壓潛液泵系統(tǒng)是武漢船機公司依托國家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大排量潛液泵系統(tǒng)技術研究”開展的系統(tǒng)樣機研制和實船驗證項目。該系統(tǒng)的成功研制,徹底打破了國外廠家在該技術領域的長期壟斷情況,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為我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實現(xiàn)自主配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