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與管理是一項目技術性極強的工作,企業(yè)要針對市政道路結構變化,強化質量管理工作,以多種方式的改進提高企業(yè)的綜合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質量。本文探討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控制。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與普通公路相比,施工環(huán)境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往往會受到各種管線以及建筑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路的正常施工。另外,市政道路與城市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施工質量關系著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以及城市經濟發(fā)展。因此,加強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控制已勢在必行。
一、市政道路混凝土瀝青路面施工的技術
瀝青混凝土進行拌合的拌合站要與城市道路施工的主要場地有一定的距離,間歇式拌和機可以完成這項攪拌工作。當城市道路建設的路面大于7cm 時需要兩個攤鋪機一起作業(yè)。
(1)徹底清理路基。保持其基地的潔凈,看不到散落的雜物或者是石料是路基清理的標準。在進行透油層的噴灑時我們還要采取措施保證其不流淌。
(2)測量放樣,對瀝青的厚度進行標記。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我們采用平石來進行基準面的確定,路中采用鋼樁來進行定位,并且以鋼絲繩作為自己引導的高度。
(3)拌制瀝青。拌制瀝青時我們要保證城市道路鋪設的連續(xù)性,這需要我們按照施工要求進行配料系統(tǒng)的設定,保證比例的合理性以及瀝青加熱時的溫度。經拌合的瀝青要求質量有所保障,質地均勻。
(4)攤鋪瀝青。在進行攤鋪施工時,我們要保證工作環(huán)境的溫度在10℃以上,若材料為熱壓式混合料可在0℃進行施工,當工作環(huán)境低于-3℃時應停止施工,雨雪天氣緊致進行攤鋪施工,攤鋪施工也不可在冰面或有雪覆蓋的地面進行。
(5)初壓整平。初壓是在攤鋪工作完成后在高溫下進行。壓路機應從道路橫斷面中較低側向較高側碾壓,碾壓帶之間的重疊寬度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當邊緣處有支擋時,要緊靠支擋進行碾壓;當邊緣無支擋時,應在邊緣空出30~40cm 的寬度,等第一遍碾壓完成后再將壓路機絕大部分重量置于已經被壓實的路面上再對邊緣進行碾壓,以此來避免向外推移。碾壓過程中要注意溫度的變化。當溫度低于100℃時,預拌碎石將很難被壓入混合料。不能相互緊密結合成為一體,因此碾壓溫度應控制在110℃到120℃之間。碾壓時要注意復壓緊跟碎石散步機,當碾壓溫度適宜時即可進行;碾壓中壓路機的停車與起步都要緩慢,不能轉彎或者急剎車,避免粘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的長度應該與碎石散步機以及攤鋪機兩者之間的速度平衡而定,在總體上保持穩(wěn)定;終壓緊跟在復壓后進行,遵循由路邊至路中的碾壓流程進行碾壓,碾壓過程保證無輪跡。
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
1、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設計階段質量控制
勘察設計是市政道路施工的第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階段。就像火車的車頭一樣,一旦出了差池,后面的階段也要受到不可逆的影響??辈煸O計階段應該要配備足夠的、素質高、業(yè)務水平過硬的勘察和設計人員,同時也要保證勘察設計所需儀器設備的先進性,畢竟現在勘察設計要求越精密越細致越好,這樣可以得到足夠的現場細節(jié),為以后的施工提供足夠的參考??辈煸O計過程中一定要反復到現場調研,對現場及周圍的信息,如道路情況、各時段人流量、地質情況等要進行詳細的調查。。
2、道路施工測量控制
在測量質量控制過程中,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路線呈線性分布,平面控制點的布置往往按照符合導線的布置方式布置,由于施工中建筑物,障礙物較密集,地下管線排列復雜,對排水管道的定位精度要求比較高,所以必須提高測量精度,減小配套管線碰頭或者是擦邊的現象。在對市政道路工程高程進行控制時,一般按線路布設成附和水準路線,水準點分,永久性水準點和臨時性水準點。在起始點,終點,和長時間監(jiān)測的重點工程附近,應設置永久性水準點,高程測量精度要求不低三等,并按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的觀測計算方法進行復測并簽證,測量控制要嚴格按照二級復核程序要求,即施工單位放樣、復核無誤后,報監(jiān)理復核。誤差值必須榨制在允許誤差值內,并及時完成測點任務后加以測量保護。監(jiān)理檢查、記錄并復核簽收。
3、 原材料的有效控制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購買市場較多,然而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為了避免采購人員受到誤導造成質量問題,要嚴格把握材料關,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得以保證。首先,要隨時掌握市場信息,選擇信譽、價格良好的廠家,并隨時掌握廠家的質量與價格。其次,要選擇有國家認證的生產許可企業(yè),認真查看生產許可證、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書、出廠報告等,并明確原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數量等。最后,在購原材料入場時,要注明原材料使用項目的名稱、規(guī)格、數量、進場時間、經辦簽名、原件存放點,并按照現行國家規(guī)定標準抽取試樣,復試結果合格才能使用。
4、施工人員的管理與控制
施工管理人員是直接參與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人作為控制的對象,是要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的動力,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人的主導作用。為此,除了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勞動教育、職業(yè)健康教育、專業(yè)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公平合理地激勵勞動熱情以外,還需要根據工程特點,從確保質量出發(fā),在人的技術水平、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為、人的錯誤行為等方面來控制人的使用。如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應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工人來完成;反應遲鈍、應變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運行、動作復雜的機械設備。此外,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過專門的作業(yè)培訓, 并取得相應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yè);對不懂裝懂、圖省事、碰運氣、有意違章的行為,必須馬上制止。
5、 重視施工工藝與工序的協(xié)調管理控制
施工質量在市政道路項目施工管理中受到很多的因素,因此,在管理施工工藝與質量的時候,要從可能受到影響的環(huán)境因素來擬定有效科學的管理掌控的方法。特別是在現場施工的時候,要營造一種文明施工的氛圍,要想管理好施工質量與技術,就得從施工過程中最基本做起,放置材料要有順序,確保施工道路的暢通。市政道路質量與技術管理的核心就是優(yōu)化管理控制施工工序,要想合理科學管理。就得從以下4 個方面做起:(1)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實行施工流程中的工藝,設計方案不僅是保證施工工序的質量,也是整個施工操作現場主要依據;(2)要想保證施工質量得到良好的管理,那么就得嚴格檢驗施工工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促使質量得到管理控制,從而不斷地優(yōu)化施工工序的管理;(3)要想保證每個工序的施工技術與質量達到標準,那么就得把管理施工質量與技術中施工方法、環(huán)境、材料、機械、環(huán)節(jié)及人員等因素實行有效的管理監(jiān)督;(4)為確保市政道路工程全部的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達到標準,那么,在施工質量與技術管理完成后要趕快審查,來明確施工質量與技術管理的效果是不是和預計的目標一致,根據反映的消息來不斷地對施工管理實行強化調整。
總之,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就是為城市的發(fā)展建設保駕護航。嚴格控制道路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就可以告別“今年鋪路明年修年年鋪路月月修” 的尷尬。
參考文獻:
[1] 李德振. 論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質量通病與監(jiān)理[J]. 現代物業(yè)(上旬刊). 2011(08)
[2] 馬丹.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9)
[3] 龔文貴.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思路及控制措施[J]. 科技促進發(fā)展(應用版).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