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相應施工防洪標準,對河床水流和明渠水流進行正確的分析計算,確定導流渠(或束窄河床)最佳過水斷面尺寸,并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考慮經(jīng)濟指標,多方案對比論證,修正明渠斷面,最終可確定經(jīng)濟適用導流渠斷面及擋水圍堰高程,既能滿足防洪安全要求,又充分利用了現(xiàn)場條件,可降低工程成本,且效果明顯。
【關(guān)鍵詞】穿河,大型工程,施工導流,方案優(yōu)化。
一、引言
施工導流的方案的優(yōu)劣,對工程能否順利施工,達到預期的目的有很大的關(guān)系,因此,施工導流方案應反映出適應施工條件的能力和滿足工程設計、施工進度及施工方法、施工場地布置以及工程造價要求的程度。
二、工程簡介
本工程案例為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渠穿越瀑河倒虹吸大型工程,該工程導流設計標準采用招標文件規(guī)定,設計洪水采用枯水期(9月1日~次年6月30日)5年一遇標準,確定導流設計流量為14.0m3/s,設計水位為54.01m。
度汛設計標準采用招標文件規(guī)定:2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為1034m3/s,設計水位57.57m。
A河主河床寬30~50m,河床底高程52.8~54.2m,左岸一級階地高出河床2~3m,地面高程58.5~60.0m,二級階地前緣高出河床約3~5m,地面高程58.5~60.0m,呈陡坎狀,右岸廣泛分布黃土狀壤土,沖溝較為發(fā)育,溝寬一般15~35m,深2~5m,局部出現(xiàn)巖質(zhì)孤丘。
三、導流施工總體規(guī)劃
本工程跨越2個汛期,為保證工程質(zhì)量和安全,根據(jù)工程布置、地形、地貌和水文條件,采用分期施工導流方式,I期Ⅱ期選定枯水期施工、汛期停工撤場的施工方案。
第一個枯水期(2006年汛期前)進行出口側(cè)施工,由于本期施工段坐落于二級階地上,地面高程58.5~60.0m,高于枯水期5年一遇標準防洪設計水位(54.01m)4.49~5.99m,不需導流。
第二個枯水期(2006年汛后~2007年汛前)進行進口側(cè)施工,選定枯水期全斷面圍堰擋水斷流并開挖導流明渠進行導流施工,明渠位置見瀑河渠道倒虹吸施工平面布置圖,進口渠底高程為53m。明渠總長870m,渠底縱坡坡降采用i=1.5‰。
3.1導流明渠方案優(yōu)化設計
3.1.1二期施工導流明渠斷面設計
(1)梯形斷面明渠水力最佳斷面水深計算
水力最佳斷面指斷面面積一定而通過流量最大的斷面。
最佳斷面水深 m'=2
Q——流量,取14.0m3/s;n——糙率;取0.03;m——邊坡系數(shù),取1.5;i——渠底比降,設為1.5‰。
求得最佳斷面水深h0=2.2m
(2)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斷面計算
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斷面寬深比為:
求得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斷面底寬為b0=β*h0=1.33m
(3)梯形明渠實用斷面計算
為充分利用現(xiàn)場條件,降低工程造價,可對明渠斷面面積進行適當調(diào)整,當實際設計過水斷面較水力最佳斷面面積減小2%至增加4%時,導流流速在增加2%至減少4%范圍內(nèi),在此范圍內(nèi)仍可認為基本符合水力最佳條件。
當流量Q、明渠底坡縱坡坡降i、糙率n及邊坡系數(shù)m為定值時,某一斷面與水力最佳斷面之間的關(guān)系為:
式中a——表示實用經(jīng)濟斷面對水力最佳斷面偏離程度的系數(shù),一般采用1.00~1.04;
h0、A0、R0、v0、——分別為最佳水力斷面的水深、過水斷面面積、水力半徑、流速;
h、A、R、v、——分別為實用斷面的水深、過水斷面面積、水力半徑、流速;
擬定a=1.00、1.01、1.02、1.03、1.04,根據(jù)以上公式分別求出五組h、b、v值如下:
根據(jù)上表繪制渠道水力參數(shù)底寬(m)、水深(m)、流速(m/s)與偏離系數(shù)a的關(guān)系曲線如下:
由于明渠布置在左岸二級階地上,主渠段需開挖深度為5m左右,如渠底太寬,開挖量較大,如渠底太窄,將造成水深加大,則會相應加大上游圍堰填筑方量,綜合考慮挖填方工程造價,并分析施工現(xiàn)場右側(cè)二級階地(或主河床右岸)高程為56.5m,考慮圍堰安全超高等因素,確定采用渠底寬度為4.5m,渠內(nèi)正常水深為1.5m,渠水流速為0.97m/s。開挖工程量和圍堰填筑工程量都較低,渠內(nèi)水流流速符合防沖要求。
3.1.2 明渠沖刷防護措施
分期導流的河水,從明渠入口起水流流速急劇增加,可能淘刷渠底及渠坡。經(jīng)以上計算確定明渠通過設計洪水流量時水流流速為1.36m/s,利用現(xiàn)場基坑施工挖出的卵石(粒徑20~70mm)對渠底和渠坡進行防護,可抵抗流速為1.5m/s以上的流水沖刷。
3.2上下游圍堰及縱向圍堰
1、上游橫向段圍堰
上游壅高水深計算
緩坡明渠近似計算按淹沒寬頂堰公式
式中Z——上游壅高水深(m); ——明渠進口流速系數(shù),和進口條件有關(guān),梯形斷面一般為0.8~0.85,此處取0.80;v——明渠進口斷面水流速,此處為1.36m/s;v0——原河道河水行近流速,根據(jù)招標文件提供條件可計算為v0=Q/A=14÷[(54.01-53)×40]=0.35m/s;g=9.8。求得上游壅高水深Z=0.14m。
2、下游橫向段圍堰
下游橫向段圍堰堰頂高程
按原河水水位54.01m加0.8m安全超高確定下游橫向段圍堰頂高程為54.81m,考慮堰體沉降裕度,實際采用堰頂高程為55m(低于主河床右側(cè)岸堤30cm)。
四、 結(jié)語
以上實例的施工導流方案優(yōu)化設計過程可供平原地區(qū)中小型穿河(渠)建筑物施工導流施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及標準:
[1]全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shù)信息網(wǎng),《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手冊》,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3
[2]SDJ338——89《水利水電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試行)》
作者簡介:李榮義(1973—),男,河北行唐人,高級工程師、注冊造價師、注冊一級建造師,長期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結(jié)構(gòu)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研究與應用及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