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20年前送北野一幅字
1995年秋天,賈平凹首訪新疆,我在烏魯木齊幸福路居所聊備薄酒以盡地主之誼。
回想當日,真是高朋滿座,新疆方面計有周濤、劉亮程、黃毅、周軍成、郭不等好友在席,高談闊論,把酒言歡。平凹盛贊維吾爾烤馕和新疆羊肉湯,并當場獻歌一首《擺擺》,樂不思秦。
酒后意猶未盡,主動問起筆墨紙硯,表示要為朋友們各書一紙。那時平凹的字還不像今天這樣金貴。
我記得他為周濤寫了“雄視”兩個大字,為劉亮程寫了“路窄側身過,山高徐步行”。那時劉亮程尚未出名。
平凹喜用禿筆,習慣側鋒,運筆沉穩(wěn),措辭因人設喻,甚得禪機,屬典型的文人字。
但他的書法功底顯然建立在寫《廢都》之類的長篇小說時磨煉出的硬筆基礎上。
據(jù)說老賈的字,今天是一字千金。以他對漢字的生命投入和耳鬢廝磨,就算是一字萬金也不為過。
君不見許多胸無點墨,唱一兩支破歌,拍一兩部爛戲,或者秀一兩段不雅視頻的男人和女人,動輒就身家過億,文人鬻字以自養(yǎng),有何不妥?
悶葫蘆 沒言語
某年月日去某地,見幾位老婦攜一堆悶葫蘆陳列于某景點山門外,小的5元,大的10元,論個出售。
余15元購得大小各一,帶回家中,略作擦洗,置于臺上。
葫蘆隨遇而安,終日不語。吾甚奇之。
越明年,葫蘆仍然不語,且更加剛硬,彈之嘣嘣有聲。
北某心生敬畏,便提筆寫了“悶葫蘆沒言語”六個字,將其挪到香爐之上供奉起來。
據(jù)說世間萬物,各有心靈。葫蘆不愿說話,就隨它去吧。
洪山兄元宵絕句
洪山兄者,新疆軍區(qū)體工大隊總教頭郝洪山也,其人五大三粗,屬“軍中壯漢”(周濤語),但感情細膩,仗義為人,是我相交多年之老友。吾曾寫有《郝隊長》一文,收入此兄第一部散文集《故地尋履》卷首位置,聊充序文。
自我2005年移居威海,我們的交流多以手機短信方式延續(xù)。這首《元宵絕句》(標題系我所加,原詩無題)便是今年元宵節(jié)那天他發(fā)給我的短信,我以其心無掛礙活潑可愛,當即表示我要把它寫在宣紙上并寄給洪山兄留個紀念。愿吾兄歡喜。
李白贈孟浩然的兩首詩
人皆稱李白狂放,以為目中無人。非也。
李白明心見性,遇心儀之人絕不裝逼,而是敞開心扉熱烈擁抱。
李白寫給孟浩然的幾首詩即是明證。
孟浩然既非達官顯貴,也不是御前紅人,僅僅是個游離于體制之外的隱士。
李白的價值取向可見一斑。
當然,李白也寫過“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之類的權宜之作,那類東西可能是個敲門磚,臨時應急,不足以代表李白的基本姿態(tài)。
況且韓荊州的為人也廣有口碑,李白所言也并非完全胡吹冒撂。
在群星燦爛的唐詩的夜空,李白無疑是最明亮、最活躍、最真實、最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那一顆。吾愛李白。
書貴有格
格即品格,風格,大體上代表書家的心性特征。
格是先天質素加后天磨礪長期作用的結果,一如聲音、指紋、脾氣、性格。
或問,你的字是什么體什么格?答曰,北體野格。
又問,你的師父是誰?答曰,王羲之和歐陽詢是我同學。
人以為玩笑,或狂妄不敬。
乃告之曰:鄙人心追手摹的古帖,固然常念龍顏黑女石門西狹,但奠定骨氣的卻是鐘繇的小楷和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這二位據(jù)說均為王羲之的老師。
還有一本隋朝的《蘇孝慈墓志》,出土于我的家鄉(xiāng)陜西蒲城,據(jù)信是歐體書法法脈所宗,我十分鐘情。
如此看來,我和歐王依止師門略同,豈不是同學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