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忠坤
(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漳州分院)
淺談電梯檢驗中關于緊急救援裝置的若干問題
柯忠坤
(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漳州分院)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電梯其因方便、快捷等眾多優(yōu)勢而倍受百姓親睞,因此電梯的質量安全也普遍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此同時電梯也會出現(xiàn)諸如斷電、設備故障等導致電梯困人問題,因此電梯的緊急救援裝置對故障發(fā)生后能否安全快捷地救援乘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電梯檢驗中關于緊急救援裝置和其相關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電梯;有機房;無機房;緊急救援裝置
電梯在我國的發(fā)展也有近百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電梯因其方便、快捷等優(yōu)點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在享受電梯提供的方便、快捷服務的同時,電梯也會因出現(xiàn)相應的安全隱患而倍受人們關注。當電梯因設備故障或者斷電時,如果轎廂停在兩層之間或者蹲底沖頂時,轎廂里的乘客也將被困于轎廂中。因此,電梯需設有緊急救援裝置、可使轎廂緩慢移動,從而達到救援被困乘客的目的。國家的電梯相關安全規(guī)范對電梯緊急救援裝置有明確的安全標準,緊急救援裝置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對電梯發(fā)生困人事故后能否安全快捷地救援乘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電梯救援裝置分為有機房和無機房兩種緊急救援裝置,本文就電梯檢驗中關于緊急救援裝置和其相關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1 關于盤車力大小的規(guī)定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GB7588-2003)明確規(guī)定:如果向上移動載有額定載荷的轎廂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時,電梯驅動主機應裝設手動緊急操作裝置,以便借用平滑且無幅條的盤車手輪能將轎廂移動到一個層站。對于人力操作提升裝有額定載重量的轎廂所需力大于400N的電梯驅動主機,其機房內應設置一個符合14.1.2的緊急電動開關。
1.2 手動緊急操作裝置電氣要求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GB7588-2003)第12.5.1.1規(guī)定:“一個符合14.1.2規(guī)定的電氣安全裝置,最遲應在盤車手輪裝上電梯驅動主機時動作。”但是由于緊急操作裝置在以往的電梯安裝時是沒有要求的,如何裝設“檢查可拆卸盤車手輪位置”的電氣安全裝置,根據(jù)實際遇到的情況,筆者總結了兩種符合標準規(guī)定的方法:
(1)對于裝有曳引電動機外伸軸安全保護裝置的電梯(俗稱安全罩),可采取裝一個與安全罩相聯(lián)動的雙穩(wěn)態(tài)電氣開關,該開關的觸點與電梯的安全回路串聯(lián)。當曳引機裝上安全罩時,觸電接通,控制回路通電。當需要安裝盤車裝置時,需先把安全罩取下。此時,觸電斷開,使控制回路斷電,達到盤車時曳引機斷電滿足標準要求的目的。
(2)在掛盤車裝置的墻上加裝一個符合安全觸點要求的常閉式電氣開關。采用杠桿原理,當盤車裝置掛在墻上時,通過杠桿作用使開關觸點接通,電梯控制回路通電。在緊急救援時,取下盤車裝置,通過杠桿作用時開關觸點斷開,使控制回路斷電。曳引機停止工作,達到盤車時曳引機斷電滿足標準要求的目的。
通常情況,有機房電梯的緊急救援裝置有兩種:①曳引式有減速器的電梯,或者移動裝有額定載荷轎廂所需的作用力不大于400N時,可采用人工緊急操作裝置,比如盤車手輪,或者松閘扳手;②針對無減速器的電梯,或者移動裝有額定載荷轎廂所需的作用力大于400N時,該電梯需采取緊急電動運行的電氣操作方式。
(1)根據(jù)實際所需盤車力大小,確定是裝設手動盤車裝置還是緊急電動運行裝置。
式中:D1——為曳引輪直徑,單位為m;
D2——為盤車輪直徑,單位為m;
φ——為平衡系數(shù),按符合標準最小值40%計算;
r——為曳引比;
i——為減速箱速比;
η——為曳引機總效率
gn——為重力加速度,單位為10m/s設電梯為有齒輪曳引機,額定載荷為1000kg,曳引比為1:1,減速箱速比為63:2,曳引輪直徑為620mm,盤車輪直徑為400mm,曳引機總效率為0.7,平衡系數(shù)為0.4.根據(jù)公式,則盤車力為:
根據(jù)《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GB7588-2003),的14.2.1.4規(guī)定,機房內應設置一個緊急電動運行裝置。
如果電梯在額定載荷為800kg,其他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根據(jù)公式可以得出盤車力為:
根據(jù)《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GB7588-2003),的14.2.1.4規(guī)定,機房內只要裝設手動盤車裝置即可。
由公式可見,當額定載重量一定,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曳引機的曳引倍率或者改變盤車手輪的半徑,可改變救援時需施加在盤車手輪上的作用力,使其不用設緊急電動運行也能滿足要求。
對于無齒輪永磁同步電梯而言,因其傳動比為1,基本上很難滿足盤車力不大于400N的要求,其緊急救援裝置應當依據(jù)具體測算確定。
(2)檢驗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①機房中的檢修運行開關不能等同于緊急電動運行開關。檢修開關是專門為修理維保人員或檢驗人員操作的裝置。緊急電動運行開關是電梯處于故障狀態(tài)或者事故時,由救援人員進行緊急操作的一種運行開關。由于故障,電梯的某些電氣安全裝置可能處于斷開狀態(tài),但為了使電梯實現(xiàn)這種運行,緊急電動開關短接了GB7588-2003的14.2.1.4c條所列的電氣安全裝置(限速器、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緩沖器、上下極限開關),與檢修開關一樣,緊急電動運行開關也是靠持續(xù)掀壓按鈕來實現(xiàn)控制。因此,檢驗人員在檢驗中應予以確認測試,不能簡單的把檢修運行開關等同于緊急電動運行開關。
②手動盤車手輪和松閘扳手的檢驗。
松閘扳手是打開電梯制動器的專用工具,對于松閘扳手應當注意到,打開制動器的力應當是一個持續(xù)的力,當這個力一消失以后,制動器應當馬上制動。檢驗中發(fā)現(xiàn)有些老式電梯的制動器是通過固定的彈簧軸上的凸輪裝置來實現(xiàn)的,打開后,即使人力消失了制動器也處于打開狀態(tài),只有當扳手反方向旋轉時才閉合。這樣很容易在手動盤車使因轎廂過重或者過輕,導致制動器閉合不及時,發(fā)生轎廂蹲底或者沖頂事故而造成人員傷亡。
盤車手輪是用來轉動曳引電動機輪軸的工具?,F(xiàn)在電梯使用的盤車手輪有“一”字型、“人”字型、“十”字型和使用最多的圓形等。以前對于使用哪一種更為合理,因無明確規(guī)定。因此對盤車手輪的形狀頗有爭議。但《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7588-2013)明確指出,盤車手輪應當平滑且無輻條。由此可見:“一”字型和“十”字型明顯不符合要求,所以禁止使用。對于“人”字型的盤車手輪,因為它不符合“無輻條”要求,亦不能使用。因此檢驗員在檢驗中應明確,符合要求的盤車手輪應是“平滑的且無輻條”的圓形盤車手輪。
機房內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應放在拿取方便的地方,盤車手輪應漆成黃色,松閘扳手應漆成紅色,為使操作時就知道轎廂的位置,機房內的鋼絲繩上還應涂有平層標識,同時將標識對應的層站寫在機房緊急操作地點的附近。
無機房電梯具有特殊性,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無機房緊急救援裝置的設置方面形式各異,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3.1 松閘與手動盤車裝置
與有機房電梯一樣,利用曳引機上的松閘裝置和盤車手輪相結合實施緊急救援。這種形式的救援裝置對于曳引機安裝在井道頂部的無機房電梯,需要在曳引機的地方設置平臺,并在井道壁上設置窗口,并設置通往該窗口和平臺的通道。這樣要求井道頂部和外部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但是現(xiàn)實檢驗中發(fā)現(xiàn)該類救援裝置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大多數(shù)電梯的井道根本無法滿足有足夠的空間的這一要求,因此這種手動救援裝置就顯得不切合實際。
(2)對于無機房電梯來說,緊急操作裝置設置在井道外,檢查轎廂是否進入開鎖區(qū)無法從鋼絲繩平層標記上看出,從觀察窗去判斷轎廂位置又不夠準確因此該救援裝置比較少使用。
(3)當轎廂處于輕載沖頂或重載蹲底并停電狀況下如何救援是無機房電梯所面臨的又一個難題。一些電梯所配的緊急電動運行的電氣操作裝置僅能在短接限速器、安全鉗開關狀態(tài)下運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上限位或緩沖器電氣開關已經(jīng)動作,緊急電動運行操作不起作用,就影響了緊急救援的速度。
3.2 運程松閘裝置
對于無機房電梯來說,安裝手動緊急救援裝置顯得相對困難,現(xiàn)實中常用的是遠程松閘機械裝置,此裝置是通過手動調節(jié)松閘,在同步電動機停止狀態(tài)下,使電梯自由溜車,在平層放人。這種機械松閘裝置簡單易操作,其通過機械裝置與制動器連接,松閘扳手多設置在頂層控制柜內,救援時打開驅動主機控制器,利用轎廂與對重的重量差驅動轎廂運動。還有的是用電動松閘操作,是通過一個電動松閘操作開關啟動設備備用電源,使用后備UPS電源直徑控制抱閘線圈的電壓,使轎廂慢速移動到平層放人。為了增加可靠性,電動松閘按鈕必須在緊急電動運行的條件下才有效,而且此按鈕必須限制有效時間,超過有效時間無效。這兩種方式不用盤車手輪也能將人救出,但是在檢驗中應當注意到,當對重與轎廂重量相平衡時,抱閘即使打開,電梯也會自由溜車,這種情況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轎廂側或者對重側的重量,以打破這種平衡。
隨著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我國電梯的增長量也越來越大。在電梯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同時,能否在第一時間消除電梯故障,救出被困人員是電梯維保人員與檢驗人員在工作中更應關注的一個問題。電梯緊急救援裝置是電梯發(fā)生困人后救援系統(tǒng)的核心,在緊急救援時起關鍵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檢驗員更應當在檢驗的時候更加注重對救援裝置是否合格的判定。以保證在電梯發(fā)生斷電或者故障困人時緊急救援裝置能安全、快速的救出被困人員。
TU857
A
1673-0038(2015)01-0074-02
2014-12-16
柯忠坤(1986-),男,助理工程師,本科,從事機電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