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枸櫞酸鈉抗凝在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療效
王旭東張超黃廣蘇韓大賀郭毅闞辰孟曉燕
(徐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江蘇徐州221006)
摘要〔〕目的探討局部應用枸櫞酸鈉在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CRRT)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抗凝血療效。方法選取該院重癥醫(yī)學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行CRRT的老年高危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采用局部枸櫞酸鈉(RCA)抗凝,對照組采用等滲無肝素生理鹽水定時快速沖洗管路。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水平、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及凝血功能指標〔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結果治療后兩組血肌酐水平均明顯下降,且治療組下降更明顯(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RCA對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中有不錯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枸櫞酸鈉;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高危出血
中圖分類號〔〕R692〔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王旭東(1972-),男,博士在讀,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重要臟器功能保護方面的研究。
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CRRT)是一種用于體外凈化血液的治療手段,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性腎衰竭、膿毒血癥、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等重大疾病的治療〔1,2〕。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治療時,抗凝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之一,臨床上使用多種抗凝藥物及抗凝方法進行輔助治療,如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局部枸櫞酸抗凝(RCA)、直接凝血酶抑制劑、血小板抑制劑、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無肝素生理鹽水沖洗法〔2〕。其中經常使用肝素抗凝,但研究發(fā)現(xiàn)肝素可致使高危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高達10%~30%〔3〕。有研究證明RCA作用同肝素作用無異,能應用于高危出血患者,同時對患者體內血液凝固系統(tǒng)影響較小〔4〕。本文擬探索RCA在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治療過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重癥醫(yī)學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行CRRT的老年重癥出血患者50例,均符合重癥出血的診斷標準〔5〕。在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齡65~80〔平均(72.2±3.7)〕歲;復發(fā)癥:重癥肺炎7例,心功能不全5例,腦外傷術后伴MODS 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6例,腦出血4例。對照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60~79〔平均(69.3±4.8)〕歲;復發(fā)癥:重癥肺炎6例,心功能不全4例,腦外傷術后伴MODS 4例,急性腎功能衰竭5例,腦出血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復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RRT方法兩組患者采用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模式,經股靜脈留置單針雙腔導管建立血管通路,治療時間持續(xù)8~24 h;所用機器是旭化成ACH-10血液凈化儀,濾器選擇AEF-13(旭化成醫(yī)療株式會社,聚砜膜,膜面積1.3 m2),濾器及配套管路不重復使用,前稀釋法輸入,血流速度150~200 ml/min,置換液速度2 000~2 500 ml/h。
1.2.2抗凝方法治療組:采用枸櫞酸鈉局部抗凝。4%枸櫞酸鈉以170 ml/h自管路動脈端泵入,10%葡萄糖酸鈣20 ml/h自管路靜脈端泵入,治療過程中根據(jù)血清及濾器后的鈣離子(Ca2+)濃度變化來調整枸櫞酸鈉和葡萄糖酸鈣泵入的速度。保證血清中Ca2+濃度在0.85~1.15 mmol/L,濾器后Ca2+濃度在0.25~0.35 mmol/L,直到治療結束。對照組:用等滲無肝素生理鹽水定時沖洗。CRRT開始后,使用生理鹽水快速沖洗管路和血濾器,每30 min 1次,150 ml/次,沖洗的同時要關閉血液管路的動脈端。
1.3觀察指標檢測治療前后血肌酐的水平以及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1.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對比治療前治療組患者血肌酐為(503.3±50.9)μmol/L,治療后為(198.7±49.8)μmol/L;對照組治療前為(487.9±63.3)μmol/L,治療后為(260.7±40.9)μmol/L;治療前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明顯下降,且治療組下降更明顯(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測壓力指標對比見表1。治療前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測壓力指標對比
組別時間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治療組治療前38.2±2.843.3±6.555.8±5.169.4±7.8治療后87.9±4.81)77.9±5.31)110.5±8.91)129.7±9.51)對照組治療前39.7±5.246.7±8.257.3±7.875.4±6.2治療后99.7±6.889.7±6.3137.8±8.9150.7±9.8
與對照組同期相比:1)P<0.05
兩組患者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治療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T、TT、APTT 和 FIB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 ± s, n=25)
3討論
CRRT臨床上用于急救常見危重患者,而高效的抗凝是保證CRRT順利持續(xù)進行的重要保障。臨床上行CRRT時有很多方法進行抗凝,但是都會有不同程度局限性和副作用:危重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及活動性出血等癥狀,若使用普通肝素進行抗凝,容易升高出血率,減少血小板,則會增加出血風險,誘導與肝素相關的血小板減少癥(HIT)及出現(xiàn)藥物代謝動力學不穩(wěn)定等問題〔5〕;LMWH的量要求高,劑量調整比較難,不適用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6〕;重組水蛭素會誘導出血及免疫反應,并且價格昂貴〔7〕;前列腺環(huán)素由于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進而導致低血壓、頭痛等不良反應,并且價格昂貴,臨床上較少使用〔8〕。采用生理鹽水沖洗體外循環(huán)管路對預防管路凝血亦無幫助〔9〕。而體內的枸櫞酸可以很快地被代謝為碳酸根離子,并通過透析器清除出體外,不影響機體正常的凝血功能〔10〕。
枸櫞酸鈉能起到抗凝作用的主要原理是枸櫞酸根與血液中的Ca2+發(fā)生絡合反應,形成枸櫞酸鈣,減少血液中Ca2+的含量,進而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從而抑制凝血過程,最終產生抗凝作用,另外形成的枸櫞酸鈣可以從透析液中清除,剩余的枸櫞酸根參與體內的三羧酸循環(huán),被代謝為碳酸氫根,沒有遺留效應,同時釋放Ca2+,停止輸入枸櫞酸30 min后機體內的Ca2+和枸櫞酸恢復平衡,然而在外周血補充足夠的Ca2+就可以恢復體內正常的凝血過程,這樣既能保證凝血,又不損傷自身的凝血功能〔11〕。臨床上采用RCA中的枸櫞酸鈉的濃度范圍在2%~46.7%,本實驗中使用的濃度是4%,符合要求。
本研究表明兩種方式都可以清除血肌酐,而枸櫞酸鈉較生理鹽水具有較好的血肌酐清除作用,提示枸櫞酸鈉在CRRT中的抗凝作用不容忽視。本研究還表明RCA較等滲生理鹽水沖洗有穩(wěn)定的血流穩(wěn)定學特點。跨膜壓和濾器壓是提示濾器凝血的特征指標,本研究提示枸櫞酸鈉可以維持較低的跨膜壓和濾器壓,對于濾器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作用。PT、TT、APTT 和 FIB是常規(guī)凝血指標〔12〕,行CRRT過程中通過對這四項數(shù)據(jù)的監(jiān)測并對比,結果表明枸櫞酸鈉局部抗凝作用對機體的凝血功能無影響,能保證機體正常凝血。
使用枸櫞酸依然存在的并發(fā)癥主要包括低血鈣癥、酸堿失衡、高鈉血癥,這些癥狀可以通過調整葡萄糖酸鈣的流速、枸櫞酸鈉溶液的速度、濃度以及碳酸氫鈉的濃度來降低發(fā)生率〔13〕;另外心血管系統(tǒng)也會受到明顯影響,表現(xiàn)為心電圖的Q-T間期延長,嚴重時刻表現(xiàn)為低血壓及心臟抑制,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要增加血鈣濃度的監(jiān)測及關注心電圖的變化〔14〕。
綜上所述,枸櫞酸鈉應用于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過程中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點,通過嚴密的實驗檢測,可以防止枸櫞酸鈉產生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4參考文獻
1季大璽,龔德華,徐斌.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82(18):1292-4.
2畢智敏,余毅.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抗凝方法研究〔J〕.世界臨床藥物,2013;34(10):581-4.
3傅曉,劉慎微,劉尉,等.局部枸櫞酸抗凝在血液凈化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4;3(3):129-35.
4Dur?o MS,Monte JC,Batista MC,etal.The use of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for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in acute kidney injury〔J〕.Crit Care Med,2008;36(11):3024-9.
5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446-7.
6張麗琴,邢昌贏,解林花,等.重癥急性腎損傷患者經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后腎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8):1490-3.
7Parissis H.Lepirudin as an alternative to "heparin allergy"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J〕.J Cardiothorac Surg,2011;6:44.
8Gainza FJ,Quintanilla N,Pijoan JI,etal.Role of prostacyclin (epoprostenol) as anticoagulant i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effi cacy,security and cost analysis〔J〕.J Nephrol,2006;19(5):648-55.
9Panphanpho S,Naowapanich S,Ratanarat R.Use of saline flush to prevent fi lter clotting i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out anticoagulant〔J〕.J Med Assoc Thai,2011;94(1):S105-10.
10Schncidcr M,Thomas K,Liefeldt L,et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using citrate as anticoagulant:a prospective study〔J〕.Clin Ncphrol,2007;68(5):302-7.
11Gabutti L,Marone C,Colucci G,etal.Citrate anticoagulation in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a metabolic challenge〔J〕.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0):1419-25.
12張明珠,何廣元,殷宗健.肝細胞癌患者PT、APTT、FIB、TT指標變化的初步探討〔J〕.華夏醫(yī)學,2005;18(2):151-3.
13Kucewicz E,Zeglen S,Wojarski J,etal.Regional citrateanticoagulation for continuous haemodiafiltration in thepostoperative period〔J〕.Anestezjol Intens Ter,2009;41:238-41.
14金艷鴻,段美麗.持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兩種抗凝方法的比較及護理體會〔J〕.中國血液凈化,2010;9(12):682-4.
〔2014-12-25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