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啟飛,任少華,龍成昌,王曉波,路黔
(貴州省植物園,貴州貴陽550001)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推進,城市水體污染形勢日趨嚴峻,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亦面臨巨大壓力,另外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人們也開始享受城市園林綠化帶來的舒適愜意,因此城市濕地生態(tài)修復及園林水體綠化日益受到人們重視[1]。水生植物主要指生長在水中,或?qū)λ值囊蠛鸵蕾嚤容^強的植物[2]。水生植物的生長可吸收和轉(zhuǎn)化水體中氮、磷元素以及底泥中有害物,抑制藻類生長。同時做為園林水景與濕地恢復的重要造景素材——水生植物,因其姿態(tài)多樣,色彩絢麗而備受關注[3-4]。貴州省園林水景中所應用的植物種類單一,水生植物的應用僅局限在常見的荷花、睡蓮等幾種植物,水生植物應用多樣性的匱乏造成了貴州濕地景觀效果差、生態(tài)效益低下[5-6]。該研究從湖北武漢引進水生植物在貴州進行引種栽培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宜在貴州園林栽植的水生植物,為貴州園林水景的發(fā)展奠定科學基礎。
引種試驗地設在貴州省植物園內(nèi),地處貴州省貴陽市鹿沖關,位于 106°42′E,26°34′N,園內(nèi)海拔1 210~1 410 m,園內(nèi)年均溫度14.7℃,1月均溫4.6℃,7月均溫23.8℃,極端最低溫度-7.3℃,極端最高溫度32.1℃。年均降水量1 200 mm,年均相對濕度85%。全年日照數(shù)1 174 h,無霜期263 d。試驗地位于園區(qū)東南角,具有較好的水源條件,水體pH 6~8。
在對貴州各大濕地公園及相關城市水域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2013年10月從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種苗基地引進水生植物35種。引種采用直接挖取水生植物植株或地下莖的方式進行,挖取植株時要盡可能的避免傷害地下根系,保持地下莖完整無損,同時做好保濕處理,一般挖取植株后,在根系周邊需用泥土或用其他水草或雜草浸濕后敷根,包莖、葉,并采用快速運輸2 d內(nèi)從武漢抵達貴陽。
基地保育池以梯級分布,池底用磚石墊底,沃土夯實,并在池底覆上厚約20 cm的肥沃疏松的淤泥層,水流至上而下灌滿整個保育區(qū),保證水生區(qū)水源充足。引回的水生植物栽在大盆內(nèi),用塘泥土和田園土混合做栽培基質(zhì),保持盆內(nèi)水位,待苗木恢復元氣,長出新根,這時可栽植在保育池中。在試驗期間對各種植物生長狀況的進行觀察及分析,觀察時做好記錄,定期進行除草和澆水,做好田間管理,同時注意觀察病蟲害發(fā)生,并采用相應措施。
目前已引種的水生植物繁殖主要采用無性繁殖,按植株類型進行分株繁殖及宿根繁殖。
2.4.1 適應性評價。根據(jù)引種的成活率及繁殖速度,將長勢分為旺盛、一般、差3個等級[7]。
2.4.2 觀賞效果評價。根據(jù)植株的生長形態(tài)將園林價值的體現(xiàn)分為4個等級。一級:①姿態(tài)優(yōu)美;②花大或花色艷麗或果實獨特;③觀賞期長,三者均具備且親水性好。二級:①姿態(tài)優(yōu)美;②花大或花色艷麗或果實獨特;③觀賞期長,三者具其二且親水性好。三級:①姿態(tài)優(yōu)美;②花大或花色艷麗或果實獨特;③觀賞期長,三者具其一且親水性好。四級:三者均不具備或親水性差者[8-11]。
通過18個月的栽培試驗(表1),35種水生植物中有24種存活率超過80%。存活率低于50%的僅有6種分別為:伊樂藻、刺苦草、傘草、高葶雨久花、紫蘇草、水蓑衣。這6種植物存活率較低可能是因為此次引種時間為10月,植物生長開始減慢,引種挖取導致這些植物根系受到傷害,不能較好地自我修復。
此次引種的35種植物中生長旺盛的有18種,分別為寬葉香蒲、香蒲、武夷慈姑、花葉蘆竹、花葉水蔥、南水蔥、水蔥、菖蒲、劍葉梭魚草、紫色梭魚草、白花梭魚草、螺旋燈心草、紫鳶、黃花鳶尾、花菖蒲、再力花、埀穗再力花、萍蓬草;長勢一般的有11種分別為澤瀉、刺苦草荻、埃及莎草、紙莎草、傘草、溪水苔草、高葶雨久花、姜花、美人蕉、黃花美人蕉、紫葉美人蕉,長勢差的5種,為伊樂藻、紫芋、黃姜花、紫蘇草、水蓑衣。
觀賞效果的評價結(jié)果如表1所示,觀賞等級為一級的有10種,二級的有12種,三級的有8種,四級的有5種。
通過綜合分析,篩選出長勢旺盛且觀賞效果為一級的10種水生植物作為今后貴州地區(qū)水體園林景觀推薦采用的種類,并研究其觀賞特性和栽培中的關鍵技術。
3.4.1 香蒲及寬葉香蒲。葉片挺拔,花序嚴厲粗壯,適合水域邊緣成簇點綴,或者于角落成片栽植。通常用分株繁殖,在春季將地下莖挖出,洗凈后剪去老根莖,將地下莖切成3~5 cm長留有生長芽的莖段,即可進行種植。生長期間應清除雜草,并追施2~3次肥料。越冬前應清除枯死的枝葉,以免影響景觀。
3.4.2 梭魚草(3種)。引種梭魚草屬有3種植物,統(tǒng)稱為梭魚草。均適宜在貴州栽植,適宜成片種植或池邊點綴觀賞。分株法繁殖,一般多在春季挖出植株,自基部切開,每株留2~3個芽,另栽于育苗池內(nèi),株行距約25 cm左右。幼苗生長期淺水或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旺期保持水深30 cm以上。梭魚草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在短期內(nèi)覆蓋大片水域。
3.4.3 鳶尾(3種)。鳶尾為名優(yōu)水生花卉,花朵艷麗,葉片挺直,為重要的濕地植物材料,觀賞價值極高,本次引進的2種植物均可應用于貴州園林景觀。常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隨采隨播。無性繁殖春季進行,先將地下莖挖出洗凈,去掉老根、莖、葉快刀分成塊狀,每塊保留2~3個芽為宜。
3.4.4 再力花。株型美觀,葉翠綠大方,適合成片栽植于大型水域邊緣,是觀賞效果極佳的挺水植物。以根莖分株培植,初春,從母株割下1~2個芽的根莖另栽,該種病蟲害較少,管理方便,為水域造景的上品。
3.4.5 萍逢草。多年生水生草本。萍逢草花小,是夏季水景園極為重要的觀賞植物,可栽植于淺水景觀中,頗為雅致。常用分株方式繁殖,常于早春將母莖挖出,洗凈,切分帶芽頭的地下莖進行繁殖。
試驗引種的35種水生植物大部分能正常生長,僅有6種由于引種的時間不恰當,半年栽培存活率低于50%。通過對所引水生植物半年成活率、生長適應性以及觀賞性綜合評價得出,適宜貴州園林水景應用的水生植物共有10種:寬葉香蒲,香蒲,劍葉梭魚草,紫色梭魚草,白花梭魚草,紫鳶,黃花鳶尾,花菖蒲,再力花,萍蓬草。
表1 水生植物引種繁殖及評價結(jié)果
水生植物在園林中配景一定要考慮植物的生態(tài)型及生長狀況,例如菖蒲觀賞效果極佳,因植株較高成片倒伏反而會影響景觀;梭魚草適宜成片種植,但由于其生長旺盛可能會影響其他植物生長,因此在種植中要對其生長空間進行限制;鳶尾和再力花病蟲害較少,不過需要及時清理老葉枯葉以免影響景觀;萍逢草適宜淺水種植,且最好是靜水環(huán)境。
[1]趙峰,張繼娜,巴永娣.蘭州地區(qū)濕地水生植物引種試驗研究[J].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3(3):88-92.
[2]桑景拴.水生植物的濕地應用 [J].濕地科學與管理,2O10,6(4):60-61.
[3]閆劍平.幾種主要水生植物的引種及栽培管理[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2007(8):60-62.
[4]陽征助,魏喜鳳.淺談水生植物造景設計[J].實用科技,2008(4):247.
[5]王吉棟,宋貞,王春紅.水生植物在濟南地區(qū)的引種應用初報[J].園林科技,2008(3):7-11.
[6]柴素榮,趙小菊.水生植物在蘭州園林景觀中的應用與前景初探[J].甘肅林業(yè)科技,2008,33(2):37-42.
[7]徐敏,李小艷,張江理.云南水生植物引種、栽培和應用研究[J].云南農(nóng)業(yè)科技,2002(6):5-7.
[8]張小波,肖斌.西安產(chǎn)灞區(qū)“廣運潭”水生植物引種試驗研究[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42-46.
[9]李艷瓊,林莉.水生植物在玉溪的引種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1(2):84-87.
[10]王衍禎,李天驕,李鐵.園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論探討與建模[J].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46(3):83-88.
[11]張晶晶,劉純翰.張掖市東環(huán)路濕地景觀設計與生態(tài)效果分析[J].草原與草坪,2012(2):35-39.
[12]趙家榮.水生花卉[M].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