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fā)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關于長春市傳統武術宣傳與推廣方式的探討
張發(fā)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長春市傳統武術宣傳與推廣的方式進行認真研究,結果顯示:長春市傳統武術的宣傳與推廣主要是通過紙質媒介、電視、網絡、影音作品等大眾傳媒方式,校園社區(qū)的宣傳推廣以及武術產業(yè)的促進作用共同完成的,這些方式對長春市傳統武術的宣傳和推廣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著宣傳推廣效果不明顯的問題。
傳統武術 宣傳 推廣 方式 建議
1.1 研究對象
對長春市的廣場、商業(yè)街、居民小區(qū)、學校、網吧等地的居民抽樣400余人進行了關于長春市傳統武術宣傳與推廣方式現狀的詢問和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手工以及計算機的檢索,閱讀并研究與傳統武術宣傳與推廣相關的文獻資料30余篇,了解目前該項目的研究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1.2.2 問卷調查法
以長春市的廣場、商業(yè)街、居民小區(qū)、學校、網吧等地為中心,進行問卷調查和口頭詢問,3個調查項目總共問及400余人。
1.2.3 專家訪談法
在進行該次研究之前,筆者曾對吉林省體育學院武術系的專家和教練進行了口頭調研,內容包括傳統武術宣傳與推廣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如何宣傳與推廣傳統武術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1.2.4 數理統計法
該文采用了百分率的統計方法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具體指標見表1、表2、表3、表4。
表1 長春市居民了解傳統武術主要方式途徑的調查結果(N=160)
表2 長春市武術健身者動機調查表(N=287)
表3 各分類武術有效網站分布情況
2.1 研究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目前長春市居民了解傳統武術的途徑主要有紙質媒介、電視、網絡、晨練、影院、學校和健身中心等,其中電視和網絡宣傳所占的比重最大,報紙、書刊、雜志等紙質媒介次之,而學校和健身中心在宣傳和推廣傳統武術方面雖然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力度還有待增強。
表2顯示了長春市武術健身者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健康和消遣,同時也體現了武術在調節(jié)精神壓力、健美和交往方面也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表3為各分類武術有效網站的分類情況,可以看出中文網站以武術院校、綜合性網站和太極網站居多,外文網站以綜合性網站、散打搏擊和太極網站居多。
表4為吉林省體育學院武術課程情況的調查,約為2/3的同學都接觸過武術類的課程,這類課程也受到了絕大多數同學的喜愛和歡迎。
表5為武術產業(yè)的體系分類,可見武術產業(yè)覆蓋面廣,涉及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
2.2 結果分析
2.2.1 大眾傳媒能夠擴大傳統武術宣傳推廣的范圍和影響
報紙、書刊、雜志等紙質媒介適用傳統武術理論、門派淵源、武術精神文化內涵、武術相關人物事跡、武術賽事新聞的宣傳,電視傳媒能夠還原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影視宣傳能夠將傳統武術更快地推向世界,網絡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有利于武術資源的共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世界上最新的武術科研成果和最先進的武術教學訓練方法。
2.2.2 社會和社區(qū)的武術表演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武術宣傳推廣的內容
中國傳統武術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體育需求,而且其具有的娛樂性、趣味性,對豐富社區(qū)成員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2.3 武術產業(yè)對傳統武術宣傳推廣的促進作用
武術的產業(yè)化是大勢所趨,是中國傳統武術與國際社會接軌,將其推向世界的良好契機。首先要借鑒國外在職業(yè)化運作過程中成功的經驗。改革競賽規(guī)則,培養(yǎng)武術明星,擴大國際影響,把武術全面推向世界。
3.1 結論
目前長春市居民了解傳統武術的途徑主要有紙質媒介、電視、網絡、晨練、影院、學校和健身中心等,這些方式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宣傳效率不高,宣傳范圍具有局限性的問題,因此,要加強各種宣傳和推廣方式間的聯系和相互配合。長春市缺乏發(fā)源于本土的特色傳統武術項目,缺少地域性的武術文化底蘊,這是長春市傳統武術發(fā)展的劣勢。
3.2 建議
(1)加強傳統武術的宣傳與推廣,首先要完善并創(chuàng)新武術理論和武術套路實踐,要繼承并發(fā)展傳統武術的精華,進行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新,注重挖掘各個武術項目的風格特色,開發(fā)特色的武術項目,以特色促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傳統武術自身的魅力。
(2)加強傳統武術的宣傳與推廣,要充分發(fā)揮報紙、書刊、雜志、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的宣傳導向作用,通過綜合利用各種傳媒加強傳統武術自身魅力的展示。充分利用現代大眾傳媒技術引導武術信息的傳播,建立傳媒和武術信息傳播的相互促進的機制,促進傳統武術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進步和發(fā)展。
(3)加強武術在高校的宣傳推廣。
突出武術的文化內涵,要積極鼓勵大學生開展課外武術訓練活動,舉辦各種武術比賽,促進傳統武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政府要支持并促進武術場館以及武術健身中心的發(fā)展。
武術場館和武術健身中心,為武術的普及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政府應給與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
(5)傳統武術的宣傳和推廣要走國內國外相結合的道路。
要重視競技武術在武術宣傳與推廣中的顯著效果,比如:亞運會以及世界武術錦標賽上的武術比賽項目,其影響范圍是世界性的,但是也要注意到,這種方式容易讓外國人對中國的武術產生誤區(qū),許多優(yōu)秀的武術項目以及武術的精神內涵不被外人所了解,具有片面性,應該加強各種宣傳方式的相互配合。
(6)加快傳統武術產業(yè)化市場化的進程。
表4 吉林省體育學院武術課程情況的調查
表5 武術產業(yè)體系分類
促進武術產業(yè)的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開發(fā)武術相關產品,打造武術相關的品牌,促進武術產業(yè)的合理發(fā)展,并使武術產業(yè)反作用于傳統武術的宣傳推廣,擴大傳統武術宣傳和推廣的領域和范圍。
[1]黃凱.長春市普通高校武術散打教學現狀的分析與對策[D].吉林大學,2012.
[2]王一丁.長春市小學武術教學開展現狀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2.
[3]于世雷.長春市小學開展武術操的可行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4]王書雯.長春市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5]徐烈.關東武術文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G85
:A
:2095-2813(2015)10(b)-02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