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衛(wèi) 司馬國忠 王猛
30例腦淀粉樣變腦出血患者手術治療臨床分析
孫廣衛(wèi) 司馬國忠 王猛
目的 探討腦淀粉樣變腦出血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30例,高血壓腦出血115例,回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分析臨床特征與手術治療的效果。結果 A組高齡比B組多;A組大腦半球腦葉、基底節(jié)/丘腦區(qū)域出血和伴隨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多于B組;A組30 ml以下出血量的病例數(shù)多于B組;A組血腫形態(tài)分葉狀的病例占比高于B組;A組治療后NIHSS評分更高,死亡病例為5例,存活率達到83%。結論 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必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并且預防再次出血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遠期效果。
腦淀粉樣變;腦出血;手術治療
腦淀粉樣變腦出血疾?。–AAH),屬于一種和腦血管發(fā)生淀粉樣變性相關的腦出血疾病,該疾病患者的皮層以下動脈中膜以及外膜、軟腦膜出現(xiàn)淀粉樣物質積聚的情況,導致血管壁平滑基層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1]。腦淀粉樣變的出現(xiàn)是高齡患者出現(xiàn)自發(fā)性顱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醫(yī)學顯微手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腦淀粉樣變的診斷率獲得提高。通過對我院30例腦淀粉樣變腦出血患者的回顧性研究,探討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45例,男性90例,女性55例,臨床癥狀主要包括頭痛、惡心嘔吐以及頭暈等。腦出血量情況如下:47例出血量超過30 ml,44例出血量在30~60 ml,54例出血量超過60 ml。出血部位包括顳葉、額葉、頂葉、枕葉、基底節(jié)、腦室伴隨蛛網膜下腔內出血。隨訪時間在0.5~1.0年,平均隨訪時間為(8.5±2.5)個月。經過頭顱CT檢查,確定30例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占21%,該組為A組;11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占比為79%,該組為B組。A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58~82歲,平均年齡為(73±10.6)歲;在B組中,男性86例,女性29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6.3±9.2)歲。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的方法 所有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都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對血腫進行清除,施行小骨窗開顱手術10例,施行大骨瓣開顱減壓手術15例,雙側開顱去除骨瓣減壓手術5例。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包括止血脫水、感染預防治療以及其他相應的治療等等。在手術1 W后采用藥物治療方法進行擴血管,幫助活血化瘀。
1.2.2 檢測的方式 在手術中把血腫邊緣腦組織、腦血管進行病理檢測,通過光鏡、免疫熒光以及透射電鏡進行檢查[2]。(1)免疫熒光檢查。該檢查方法需要新鮮組織冰凍切片,直接通過免疫熒光法使用熒光素進行標記,檢查病理組織中IgG、IgM、IgA等成分的沉積的情況;間接采用免疫熒光法來進行檢查,主要檢查了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k、r輕鏈、血清淀粉A蛋白。通過熒光顯微鏡來對切片進行觀察,并把熒光的強度進行記錄,陰性為(-),最強為(++++)。(2)光鏡檢查。該檢查方法需要使用的標本需要進行石蠟切片,切片厚度為1~2 μm,進行染色,包括了HEPASPAMMASSON以及剛果紅染色。對每份病患資料需要進行10以上的切面。(3)電鏡檢查。該檢查方法需要先取新鮮組織,放入戊二醛固定液,濃度為2.5%,在4℃的冰箱內進行冷藏2 h時以上,按照常規(guī)方法對標本進行脫水、浸泡、包埋、切片、染色,使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拍攝。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年齡
與B組患者相對比,A組中高年齡患者更多,兩組患者在年齡上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發(fā)病位置
兩組患者出血部位的對比中,大腦半球腦葉、基底節(jié)/丘腦區(qū)域和伴隨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數(shù)占比的對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大腦半球腦葉、基底節(jié)/丘腦區(qū)域出血和伴隨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多于B組。
2.3 出血量
A組30 ml以下出血量的病例數(shù)多于B組,兩組患者30 ml以下出血量的數(shù)據(jù)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 血腫形態(tài)
兩組患者在血腫形狀分葉狀的病例占比對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血腫形態(tài)分葉狀的病例占比高于B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5 對比A組患者(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手術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的NIHSS評分
共有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30例,治療后6個月NIHSS評分為(10±1.5)分,治療前和治療后的NIHSS評分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訪情況如下:術后1年死亡病例數(shù)為5例,存活率達到83%。死亡病例中,隨訪期間死亡病例共有3例,2例患者出現(xiàn)二次出血放棄治療而死亡。
3.1 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的臨床特征分析
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是導致自發(fā)性腦出血發(fā)生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高達10%自發(fā)性腦出血的發(fā)病原因是患者腦血管出現(xiàn)淀粉樣病變。該種原因所導致的腦出血癥狀特點和患者的年齡、發(fā)病部位、血腫的形狀、腦出血流量等等方面的因素具有密切的關系[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發(fā)病的部位更多集中在大腦半球腦葉和基底節(jié)(丘腦)部位;同時伴隨腦室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發(fā)病率也更高;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腦出血量往往是大中量出血,出血量比較大,情況極為緊急。
3.2 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的手術分析
表1 比較兩組腦出血患者的年齡差異(例)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出血部位的區(qū)別(例)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腦出血量(例)
表4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腫形態(tài)(例)
通過術前術后NIHSS評分的對比,可見經過手術治療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在術后意識狀態(tài)得到恢復,神經系統(tǒng)功能也獲得改善。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方式采取手術治療,及早手術治療可以幫助增加治愈的成功率,促進腦部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恢復。相關研究證明[4],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在治療期間,和患者術后預后相關的影響因素包括出血量、發(fā)病位置、血腫體積,及時通過手術對血腫進行清除,幫助患者解除血腫占位的影響,是避免腦疝形成的關鍵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顱內壓。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同時存在基礎疾病的情況,會對術后預后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減弱手術的治療效果。報道顯示[5],該疾病的復發(fā)增加患者再次出血的致殘率以及死亡率。對于手術遠期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而言,再次出血和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占據(jù)重要的位置,要保證手術治療的遠期療效,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腦出血進行預防,并且?guī)椭黾踊顒訒r間,避免長時間臥床,有利于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腦淀粉樣病變腦出血患者必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并且預防再次出血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遠期效果。
[1]楊文明,何望生.淀粉樣腦血管病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4):481-484.
[2]許丹,楊春慧,王魯寧.老年人腦淀粉樣血管病的臨床及病理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3,42(8):541-544.
[3]方向軍,譚理連,肖平,等.腦血管淀粉樣變性相關腦出血的臨床特點與MRI表現(xiàn)[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7):992-993.
[4]唐亞娟,趙繼宗,李永,等.自發(fā)性腦出血與淀粉樣腦血管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90(15):1016-1019.
[5]黃振林,甄云,胡少杰,等.腦出血淀粉樣病變相關的腦出血臨床治療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6):185-187.
Analysis Clinical of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myloidosis Cerebral Hemorrhage
SUN Guangwei SIMA Guozhong WANG Meng Danyang City The People's Hospital Brain Surgery in Jiangsu Province,Danyang 2123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myloidosis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Selected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mong them 35 cases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myloid lesions in cerebral hemorrhage,115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contrast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Results Group A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group B.The group A side lobes,hypothalamus area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and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group B,group A of patients under 30 ml blood los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cases in group B,Group A lobulated hematoma form of the cases was higher than group B,NIHSS score after treatment group A was higher,deaths in 5 cases,the survival rate reached 86%.Conclusion Cerebral amyloid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 must be timely 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bleeding again and complications,so as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Cerebral amyloidosis,Cerebral hemorrhage,Surgical treatment
R743.34
B
1674-9308(2015)29-009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9.068
212300江蘇省丹陽市人民醫(yī)院腦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