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有一個比丘在森林里的蓮花池畔散步,他聞到了蓮花的香味,心想如果能常聞到蓮花的香味,不知道有多好,心里起了貪念。蓮花池的池神現身對他說:“你為什么不在樹下坐禪,而跑到這里來偷我的花香呢?你貪念香味,心中就會起煩惱,得不到自在?!闭f完,就消失了。
比丘心里感到十分慚愧,正想繼續(xù)回去禪坐,這時,來了一個人,他走到蓮花池里玩耍,用手把蓮花的葉子折斷,連根拔起,并且把一池蓮花弄得亂七八糟,弄完,那人就走了。
池神不但沒有現身,連一聲都不吭。
比丘感到很奇怪,問池神說:“那個人把你的蓮花弄得一團糟,你怎么不管?我只是在你的池畔散步,聞了你的花香,你就責備我,這是什么道理呢?”
池神回答說:“世間的惡人,他們滿身都是罪垢,即使頭上再弄臟一點,他的臟還是一樣的,所以我不想管。可你是修凈行修禪定的人,貪念花香恐怕會破壞你的修行,所以我才責備你。這就譬如白布上有一個小污點,大家都看得見;那些惡人,好比黑衣,再加上幾個黑點,自己也是看不見的?!?/p>
這個故事出自佛經,想起來令人動容,我們每個人走在街上,都可以感受到把一池蓮花弄得亂七八糟的景況,而我們不能感受到那些敗壞,卻是最可悲的,當我們在為惡的時候、壞念頭生起的時候、處在敗壞的環(huán)境的時候還沒有醒覺、不能覺悟,是人生中極可悲嘆的事。
就像沒有眼睛的人,他是完全看不見的,這種黑暗與處在暗室里的好眼睛的人,所看見的黑暗并沒有不同,但是好眼睛的人不是看不見,而是看見的都是黑暗。在光明里,瞎眼的人需要的是眼睛;在黑暗中,眼明的人需要的是燈光。
我們要隨時點一盞心燈,才不至于像一個目盲的人。
一個人怎么樣使自己的心性澄明,能見到其中的污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清洗與修補,一步一步往光明的方向走,否則,當我們折拔蓮花時都能心無所感,那表示心里早就沒有蓮花,而是一片污泥了。
楞嚴經里說:“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fā)兵討除,是兵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薄┤缫粋€國王,要用兵剿匪,如果不知道匪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剿滅他們呢?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污點與過錯,要如何去除污點呢?
讓我們不要做把蓮花池弄得亂七八糟而不自知的人,讓我們做一個因貪聞花香而感到慚愧的人吧!
讓我們不要做染上污點完全看不出來的黑衣,讓我們做任何小污點都讓我們醒目的白布吧!
在照進窗隙的強烈的陽光里面,我們可以看見虛空中飛揚的塵埃,那些塵埃粒粒分明,但無法破壞光線的本質。在黑暗中,我們完全見不到塵埃,塵埃就一層層地增加,使我們陷入更深的黑暗。
對于我們所生的惡念,一塵也不要放過,才能使我們有一天能一塵不染,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模糊了、污染了、歪斜了的鏡子里所照出的最美麗的玫瑰花,也像是污穢的東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