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日期:2015-03-19 結束日期:2015-03-23
所在城市:安徽省 黃山市 主辦單位: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會議主席:Hong Zhang Institute of Bi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聯(lián)系電話:+86-10-6488-7226 傳真:+86-10-6488-9892
E-MAIL:mali@moon.ibp.ac.cn,findwayfrom@163.com 會議網(wǎng)站:http://7thisa.csp.escience.cn/dct/page/1
會議背景介紹: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it is my great pleasure to invite you to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phagy which runs from March 19-23 2015 in Huangshan,China.Over 30 prominent invited international speakers will talk about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is exciting and quickly expanding field.
The meeting venue,the Smoky Willow resort,is located within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enic areas of China and is about 40 minutes from Huangshan (also known as yellow mountain,approximately 1100 km from Beijing and 400 km from Shanghai).Huangshan City,previously known as HuiZhou,is a famous ancient city.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that“there will be no town if there is no Huizhou-style building and there will be no business if there is no merchant from Yixian County” (part of old HuiZhou).The meeting venue is also very close to Hongcun-Xidi village,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which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traditional"village in a Chinese painting".Other famous scenic sites nearby include Qiyun Mountain (one of four Taoist Holy Lands),Tunxi old street(built 1400 years ago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and the Tangyue memorial arch group.Most excitingly,three giant pandas are just a few hundred METERS away from the meeting venue!
據(jù)報道,西澳州農(nóng)業(yè)及食品廳向有機行業(yè)標準及認證委員會 (Organic Industry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Council)提交了一份申請,試圖讓含有0.9%轉基因物質的食品也歸為“有機食品”。但該委員會拒絕了這一申請。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標有“有機食品”標簽的食物仍將不含任何轉基因物質。
委員會發(fā)言人16日稱,委員會認為這不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轉基因食品是不允許列入有機食品。西澳政府提及美國和歐洲允許少許轉基因物質的存在。實際的情況是,歐洲和美國關于有機食品的行業(yè)標準是不許這樣做的。
發(fā)言人稱,反對轉基因食品組織還針對西澳政府的申請準備了一份有3千個簽名的請愿書。
有機行業(yè)標準及認證委員會正在審理一份來自于澳大利亞有機認證組織(Australian Certified Organic)的申請,由此來開發(fā)一個審理意外轉基因污染有機食品的程序。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澳大利亞:有機食品不能含轉基因成分 [EB/OL].(2014-12-19).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88969.html
2014年12月16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fā)布P1016提案,提議禁止將杏仁及其制品作為食品銷售。
據(jù)悉,當前澳新食品標準法典當中規(guī)定了糖果、核果類果汁、酒精飲料當中氫氰酸的限量規(guī)定,然而尚無杏仁中氫氰酸的限量標準。部分限量規(guī)定如下:糖果:25 mg/kg,核果類果汁5 mg/kg,杏仁蛋白軟糖:50 mg/kg,酒精飲料:1 mg/kg p每1%酒精。
為降低食用杏仁的風險,澳新食品標準局對維持杏仁現(xiàn)有食用建議、制定生杏仁的強制標識要求草案等5套方案進行了評估,最終決定禁止杏仁及其產(chǎn)品故意添加到食品或者作為食品銷售。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澳新擬禁止杏仁及其產(chǎn)品作為食品銷售 [EB/OL].(2014-12-19).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88865.html.
2014年11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醫(yī)藥食品局發(fā)布食安發(fā)1128第3號:發(fā)布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檢測方法及限量標準。
根據(jù)2014年10月21日召開的食品藥品衛(wèi)生審議會食品衛(wèi)生分科會議討論,發(fā)布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檢測方法及限量標準。設定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非加熱食用的肉制品和天然干酪(限軟和半硬質的)的基準值為 100 cfu/g。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量試驗法及基準值自公告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來源]廈門WTO工作站.日本發(fā)布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檢測方法及限量標準 [EB/OL].(2014-12-22).http://www.xmtbt-sps.gov.cn/detail.asp?id=48064.
2014年12月18日,巴西衛(wèi)生監(jiān)督局發(fā)布G/SPS/N/BRA/1010號通報,就腸道營養(yǎng)配方中食品添加劑應用的授權許可發(fā)布第n 108號技術法規(guī)草案(2014年12月8日),該草案確定了授權許可在腸道營養(yǎng)配方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列表及其相應的功能。根據(jù)這項技術法規(guī)草案,腸道營養(yǎng)配方分為兩類:液態(tài)和粉末狀。從決議發(fā)布后,各企業(yè)有12個月的調適期,已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在其標識的有效期限內仍可使用。
[信息來源]廈門WTO工作站.巴西頒布有關腸道營養(yǎng)配方的技術法規(guī)草案 [EB/OL].(2014-12-23).http://www.xmtbt-sps.gov.cn/detail.asp?id=48053.
據(jù)美國聯(lián)邦公報消息,2014年12月24日美國FDA發(fā)布通報,再次認可糖精作為食品添加劑。 據(jù)報道,自發(fā)布批準糖精的終期條例以來,美FDA收到了部分反對意見。然而對這些反對意見進行評審后發(fā)現(xiàn),這些意見缺少更改或者撤回終期條例的基礎。因此美國FDA再次重申糖精(Advantame)可以作為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用于食品(不包括肉、禽產(chǎn)品)。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美國FDA再次認可糖精作為食品添加劑 [EB/OL].(2014-12-29).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90120.html.
據(jù)世貿組織(WTO)消息,2014年12月加拿大衛(wèi)生部發(fā)布G/SPS/N/CAN/904號通報,修訂食品酶允許列表,擬允許三種酶用于啤酒麥芽漿。
這3種酶提取自踝節(jié)菌屬埃默森藍狀菌(Rasamsonia emersonii),分別為纖維素酶(Cellulase)、萄聚糖酶(βglucanase)和木聚糖酶(Xylanase)。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加拿大擬批準纖維素酶等三種酶用于啤酒麥芽漿 [EB/OL].(2014-12-30).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90253.html.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維慎研究員團隊近日在納米片分子篩膜相關研究方面獲重大進展。有關成果發(fā)表在2014年12月12日出版的Science(346,1356-1359)雜志上。
分離是過程工業(yè)的重要單元操作,占總能耗的40%~60%。氣體膜分離具有操作能耗低、分離效率高等顯著優(yōu)點,在過程工業(yè)強化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迄今為止,有機膜的氣體分離性能均位于羅賓遜上限(Robeson’s upper bound)之下。分子篩膜由具有亞納米級規(guī)整孔道的多孔材料構成,可以實現(xiàn)基于分子尺寸與形狀的精確篩分,有望突破羅賓遜上限。分子篩納米片是最為理想的分子篩膜構筑基元。如何獲得大面積且高結晶度的分子篩納米片,以及如何有效控制納米片在分離膜中的組裝形態(tài),是納米片分子篩膜概念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二維層狀分子篩材料的開層剝離是分子篩納米片的主要來源。由于沸石分子篩層狀材料在合成可控性和開層便易性方面的局限,相關研究一直未取得突破。近年來,二維層狀金屬有機骨架(MOFs)的發(fā)展為分子篩納米片的制備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庫。關鍵挑戰(zhàn)是如何高效地將之開層至納米厚度的同時保持其結晶態(tài)的孔道結構和完整的片狀形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維慎研究團隊將一種基于廣泛研究的沸石咪唑酯骨架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IFs),ZIF-7納米粒子,(Zn(bim)2,bim=benzimidazolate)進行水熱處理,得到具有優(yōu)異穩(wěn)定性的二維層狀骨架母體材料(Zn2(bim)4),以甲醇與正丙醇為分散劑,結合超低功率濕法球磨與超聲分散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成功開層獲得了單分子層厚度的MOFs納米片。在此基礎上,通過熱組裝方法得到厚度<5nm的超薄分子篩膜。針對50:50的H2/CO2原料氣,該納米片分子篩膜的H2/CO2分離系數(shù)達到200以上,H2透量達到2 000 GPUs(Gas Permeation units,1CPU=1×10-6cm3/cm3·sec·cmHg,STP)以上,遠高于迄今報道的有機和無機膜的H2/CO2分離性能。Zn2(bim)4納米片分子篩膜在不同升降溫條件(室溫至200℃)和水熱條件(150℃,4 mol%水蒸氣)下進行了長達400小時的穩(wěn)定性測試,膜性能保持不變。此項研究進展有望在整合煤氣化聯(lián)合循環(huán)(IGCC)系統(tǒng)中的水煤氣轉化膜反應器中獲得工業(yè)應用,實現(xiàn)CO2的燃燒前捕獲。
[信息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納米片分子篩膜相關研究獲重大進展[EB/OL].(2014-12-9).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47698.htm
據(jù)英國食品標準局(FSA)消息,12月16日英國當局公布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地區(qū)民眾食品消費行為、態(tài)度與常識的調查報告。
該調查報告每兩年發(fā)布一次。其中2014年英格蘭地區(qū)的情況如下:總體上,第三輪約53%的受訪者稱,在過去的半年里,至少有一次出于經(jīng)濟原因更改過購買或者食用的計劃,而第二輪的比例為62%。約有一半的受訪者稱,從未檢查過冰箱的溫度。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英國公布民眾食品消費行為、態(tài)度與常識調查報告[EB/OL].(2014-12-17).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88506.html.
據(jù)歐盟網(wǎng)站消息,2014年12月16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關于批準丁酸梭菌(CBM 588)作為新食品原料投放市場的決定,并規(guī)定了其使用規(guī)格和指標。
丁酸梭菌(CBM 588)屬于革蘭氏陽性菌、產(chǎn)芽孢厭氧菌、非病原性、非轉基因細菌。狀態(tài)為白色或淺灰色藥片,具有特有氣味與甜味。
當其作為新食品原料用于食品補充劑時,最大劑量為1.35×108CFU/天,還需滿足2002/46/EC的相關要求。
微生物指標如下:
不超過103CFU/g大腸桿菌 1 g量不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1 g量不檢出綠膿桿菌 1 g量不檢出酵母與霉菌 不超過102CFU/g好氧性菌總數(shù)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歐盟批準丁酸梭菌 (CBM 588)作為新食品原料 [EB/OL].(2014-12-18).http://news.foodmate.net/2014/12/288737.html.
據(jù)外媒報道,《營養(yǎng)學》雜志(Journal of Nutrition)刊登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經(jīng)常用在汽水與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漿,恐比一般的食用糖分更有害健康。
據(jù)了解,高果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亦稱果葡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經(jīng)常添加于各類飲料,也會用在面包、零食、湯料等加工食品。
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研究人員指出,老鼠實驗結果顯示,食用果葡糖漿的母鼠,死亡率比食用一般糖分的母鼠高出1.87倍,生育幼鼠的數(shù)量也減少26.4%。至于在公鼠的死亡率、生育率等方面,統(tǒng)計結果則顯示,食用果葡糖漿或一般糖分,并沒有太大差別。
猶他大學生物學系研究員Wayne Potts表示,約在1970年代中期,掀起一股舍棄普通糖分、改用果葡糖漿的浪潮,這個改變剛好與糖尿病及肥胖癥在美國開始盛行的時間發(fā)展吻合。
[信息來源]食品伙伴網(wǎng).美國研究稱果葡糖漿比食用糖更有害健康 [EB/OL].(2015-1-7).http://news.foodmate.net/2015/01/291087.html.
2015年1月11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一種xylanisolvens DSM 23964桿菌進行發(fā)酵的熱處理乳制品作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發(fā)布意見。巴氏殺菌或超高溫殺菌奶以xylanisolvens DSM 23964桿菌進行發(fā)酵,發(fā)酵后產(chǎn)品經(jīng)過75攝氏度熱處理一小時,確保發(fā)酵菌死亡。 經(jīng)過評估,歐盟專家組認為,該新型食品在建議用途和建議的使用限量下是安全的。
[ 信 息 來 源 ]EFSA.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safety of ‘heat-treated milk products fermented with 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 DSM 23964’as a novel food[J].EFSA Journal 2015;13(1):3956[18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