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凄凄
孩子對規(guī)則的抗?fàn)幘拖癯扇艘粯?,是在試探?guī)則是否有用。
6歲的格格在幼兒園里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興奮之際大聲尖叫,這是園里不允許的。
園里的規(guī)則是,在院子里可以大喊大叫,但是在教室里不可以大喊大叫。
于是,老師走到格格身邊,對她說:
“格格,你在大喊大叫。來,我?guī)愕皆鹤永锶ゴ蠛按蠼??!?/p>
格格看到老師走過來,下意識地想躲起來。
這時,老師走到她身邊,拉她坐在自己邊上。再問:“你想大喊大叫嗎?我?guī)愕皆鹤永锶ゴ蠛按蠼?。?/p>
格格是個嘴硬的孩子,她不愿意說“我不大喊大叫了”,而是說“我不去院子?!?/p>
老師繼續(xù)說:“你剛才大喊大叫了,所以我和你一起去院子大喊大叫,等你叫舒服了,我們再進來?!?/p>
格格堅持:“我不出去,要去你自己出去!”
老師說:“我沒有大喊大叫,我不用出去。但是你大喊大叫了,我要帶你出去大喊大叫。”
格格說:“我才不去呢,你別想把我?guī)С鋈ァ!?/p>
老師也堅持:“你必須到外面叫舒服了才能進來!”
7歲前的孩子,是用身體來感知世界的,因此,單純地與孩子講道理,可能沒有多少效果。往往是成人講的時候,孩子答應(yīng)得好好的,轉(zhuǎn)個身,依然會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建立規(guī)則就是老師帶著孩子去做正確的事情,只有孩子身體力行做過了,才能夠更好地內(nèi)化成他的規(guī)則。
格格這時拼命抓住老師的衣服說:“你要是帶我出去,我就打你!”
老師說:“你不可以傷害我的身體。我要帶你出去是因為你大喊大叫了,你得到外面去大喊大叫好了才進來?!?/p>
格格說:“我就是要打你?!?/p>
老師依然平靜地重復(fù):“你不可以傷害我的身體。我要帶你出去是因為你大喊大叫了,你得到外面去大喊大叫好了才進來?!?/p>
這時,格格突然哭起來:“我討厭你。我本來就討厭你,你來了有那么多的規(guī)則!”
老師依然平靜地說:“你可以討厭我。但是你大喊大叫了,我要帶你去院子里大喊大叫。”
格格邊哭邊用手打老師,老師平靜地握住了她的雙手,說:“你不可以傷害我的身體。我只是要帶你去院子里大喊大叫。”
但是,格格已經(jīng)上來的情緒,肯定不可能很快下去,她邊哭邊想用手打老師。老師一邊平靜地表述規(guī)則,一邊抓住她想打人的手。
兩人堅持了十分鐘,格格依然不愿意去院子里。
接下來,孩子們要歸位吃點心,格格依然倔強地坐在一邊,不愿意歸位,也不愿意承認(rèn)錯誤。當(dāng)然,沒有歸位就無法進入吃點心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她似乎對吃點心也沒有興趣。
點心吃完后,是烘焙活動,這是格格最喜歡的主課,她在邊上探著頭想進來。但因為剛才的事情沒有結(jié)束,她不可以進入主課的環(huán)節(jié)。
不知何時,她自己主動找老師處理大喊大叫的事情了。在做蛋糕期間,格格終于又回來了!
幾天后,格格突然對我說:“媽媽,我覺得現(xiàn)在園里什么都好,就是椰子姐姐這人不太好說話。”我馬上就明白格格的意思,椰子姐姐在執(zhí)行規(guī)則的時候說一不二。所以,我追問:“那你覺得椰子姐姐對你怎樣?她是個怎樣的人?”格格說:“她對我倒挺好的,人也還不錯?!?/p>
再幾天后,椰子給我反饋:“最近,格格和我的親近感好像越來越好了,她對我說,我總說要帶她去我家,卻一次都沒有帶她去過?!蔽覍σ诱f:“這叫不打不相識!”
確實,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心理較量往往就在規(guī)則執(zhí)行的過程當(dāng)中,如果成人執(zhí)行規(guī)則時是溫柔地堅持,孩子在試探過后就會明白規(guī)則的意義。如果孩子一抗?fàn)幘褪ヒ?guī)則,孩子就會明白,抗?fàn)幨堑挚挂?guī)則的唯一途徑。
而對于成人來說,難就難在,在面對孩子抗?fàn)幰?guī)則時,如何溫柔地堅持,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如何平靜地面對。在面對孩子臣服規(guī)則的時候,如何微笑著接納孩子。
到這里,我終于明白,孩子對規(guī)則的抗?fàn)幤鋵嵵皇窃谠囂揭?guī)則是否是可變的,如果規(guī)則不可變,她不僅會認(rèn)為這規(guī)則是安全的,而且會認(rèn)為這個執(zhí)行規(guī)則的人是可信賴的。正如交通規(guī)則一樣,如果紅燈時,執(zhí)行交通規(guī)則的人,無論路人是誰,乞丐還是市長,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讓大家按規(guī)則辦事,這人才是值得信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