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 商船學院,上海 201306)
新版IMO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實施建議
謝潔瑛
(上海海事大學 商船學院,上海 201306)
為了更有效地實施與使用新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結合IMO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修訂實踐,針對新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修訂內容,從結構與內容兩方面進行簡要說明,并從對結構與內容的理解、配套教材的修訂以及師資的培養(yǎng)等方面提出建議。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英語;示范課程;教學大綱;配套教材;師資培養(yǎng)
國際海事組織(IMO)秘書長Koji Sekimizu于2014年宣布“海事教育與培訓”將作為2015年的世界海事日的主題,并在第112次理事會上指出,有效的培訓標準是確保航運安全的牢固基石,為了保證航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培訓機構應努力向船公司不斷輸送高質量、具有實用技能和適任能力的海員。多年來STCW公約為全世界的海事培訓機構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訓標準和要求,其中由各成員國提議制定的示范課程為提高培訓課程質量和有效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門示范課程都包括了建議的課程目標、入學標準、詳細的課程大綱以及評估方式等內容,各成員國的培訓機構都可以根據(jù)自身學員的特點靈活制定相應的培訓大綱和編制教材。
然而,近幾年伴隨著許多國際公約的陸續(xù)修訂以及新的公約的生效,尤其是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生效后,對現(xiàn)有的示范課程進行更新和修訂變得迫在眉睫。因此,在2014年初舉行的IMO人為因素、培訓和值班分委會第一次會議(HTW1會議)中,國際海事教師聯(lián)合會(IMLA)作為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正式咨詢團體向IMO正式提出了對海事英語示范課程進行修訂的提案。經(jīng)過大會的討論,IMLA所提出的有關“經(jīng)修訂的STCW公約與規(guī)則中對海員英語適任能力的要求有所變化”的觀點被 HTW1會議采納。隨后,上海海事大學的教師以及多位國外專家建立了示范課程修訂工作組,并于2014年10月完成了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修訂工作。2015年2月,IMO人為因素、培訓和值班分委會第二次會議(HTW2會議)對所提交的新版示范課程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和修改,并最終予以通過。本文對該新版示范課程的結構和內容上的特點作簡要的介紹,并針對今后如何將其應用于海事英語教學中提出若干思考與建議。
長期以來,海事英語示范課程3.17(2009版)[1]向全世界的海事英語教師提供了一個實用的建議性的課程框架用于培養(yǎng)符合公約要求的合格海員。然而與其他的IMO示范課程相比,為了保證其語言學習的特點,其結構和內容與其他IMO示范課程大相徑庭。根據(jù)STCW公約1995年修正案中對海事英語的要求,2009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基本結構由兩個部分組成并且兩個部分都有獨立的大綱,第一部分是進入第二部分內容學習的準備,而學員需通過英語能力的評估以決定從哪個部分開始學習。從內容上來講,兩個部分都包含語言學和海事話題的相關內容。大綱中不僅覆蓋了語法、詞匯和發(fā)音三個語言系統(tǒng)要素,并且添加了海事相關的話題。然而,這種以語言學習為主的課程大綱對之后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海事英語教學大綱以及在實踐教學中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2010年被IMO采納的STCW公約的馬尼拉修正案中,有關船舶駕駛員的英語適任能力已經(jīng)由“與其他船舶和岸臺通信”改成“與其他船舶、岸臺和交管中心通信”,而對船舶電氣工程師(ETO)的適任要求中增加了 “能夠使用英語進行寫作與會話”的內容。另外,船舶輪機員的適任要求中對英語的要求也都有了相應的變化和細化。[2]不難發(fā)現(xiàn),2009版的海事英語示范課程內容與結構已經(jīng)無法充分滿足公約的要求,因此在對新版示范課程的修訂中修訂工作組對原有的結構以及內容作了相應的調整和修改,以進一步符合STCW公約的要求并提高其實用性。
在HTW2會議上,各國代表針對新版示范課程內容與STCW公約要求的一致性以及英語教學的特點等方面與工作組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順利完成了最后的修訂工作。基于舊版的示范課程,新版的示范課程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修改,并增加了新的內容。其基本結構被分成普通海事英語(GME)和專業(yè)海事英語(SME)兩個核心部分。對于GME部分,新版課程基本保留了2009版中的大部分語言要點內容且同樣根據(jù)學員的語言水平分成兩個章節(jié)。而對于全新的SME部分,修訂組根據(jù)海員實際所擔任的職務將其分成5個章節(jié),包括“500總噸及以上的船舶的駕駛員”“船舶輪機員”“船舶電氣工程師(ETO)”“GMDSS操作員”和“在客船上直接向乘客提供服務的有關人員”,并且每個章節(jié)根據(jù)STCW公約中對該職務英語適任能力的要求配備有獨立的大綱。GME部分的內容安排仍舊與舊版示范課程保持一致,以語言的三要素為基礎并輔以有關的海事話題內容以期提高學員的語言能力,而在新增加的SME部分中,語言被視作一種工具,在海船上擔任不同職務的海員通過學習可以使用該工具而達到交流的目的并且履行各自的職責。因此,SME部分中的每個章節(jié)相對獨立且皆采用以能力為基礎(competency-based)的編寫結構,與IMO出版的其他各類的示范課程的基本結構保持一致,其中的適任要求以及大綱與修訂的STCW公約中對不同職務海員的相關認識、了解和熟練(KUP)要求達到一一對應。對于兩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GME核心部分是進入SME核心部分學習的準備,教員需要對學員的語言能力進行仔細的評估,以決定學員應從哪個部分開始學習,同樣要對海員今后的工作職務有所了解,以決定SME部分所需學習的章節(jié)內容。這種更為靈活的結構可以幫助教員選取更適合學員的教學內容,以便更有效地展開實踐教學。
示范課程最重要的內容是對STCW公約中的海員適任要求進行正確與充分的闡述,因而為了更好地使用新版的海事英語示范課程,除了對新的結構和大綱有充分的了解之外,教員還應充分了解大綱中不同動詞所表達的對學員英語能力層次的不同要求。在編寫新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過程中,工作組對海員英語適任能力層次的要求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確定了不同動詞表述與海員英語能力層次的對應關系(見表1)。
表1 示范課程能力層次
海員的適任能力被分成基本能力層次、中級能力層次和高級能力層次。其中基本能力以獲取關鍵信息與接受被動指令為主且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中級能力以具備基本的交流能力為主且具備對形勢進行評估以及應付局面的語言能力;高級能力以主動進行交流為主且具備對形勢做出準確判斷以及應對復雜局面的語言能力。同時,海員的語言能力以多種任務形式加以表現(xiàn),其中主要的任務分別為:獲取、理解、描述、記錄和交流。顯然,不同的能力層次等級和不同的任務類型決定了所應采取的教學方式和教材以及評估手段。因此,教員在使用該示范課程時,應充分了解示范課程中使用的動詞所描述的海員能力要求和任務類型,根據(jù)學員的需求進行教學安排,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近幾年針對國內外的海事英語教材的研究很多,各大海事院校以及培訓機構也出版了一系列的相關教材。作為一門專業(yè)用途英語(ESP),海事英語課程旨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符合STCW公約的英語適任要求的海員。然而海事英語又是一個極其廣泛的概念,涉及海上氣象、航海出版物、海上無線電通信以及海事公約等內容,涵蓋的知識廣而深,從而導致優(yōu)秀的教材鳳毛麟角。在國內的海事院校中,航海類學生的基礎英語課程一般使用普通大學英語教材,其中與海事知識相關的閱讀材料較少,并且聽說教程中也并沒有與海上通信用語有關的材料。在高年級學生的專業(yè)英語課程中,各院校普遍使用自編的海事英語教材甚至是培訓用書,這些教材往往專業(yè)性強,晦澀難懂,各個章節(jié)間的內容缺乏連貫性,單元內容比較單一,并且與基礎英語教材的內容缺少銜接,從而導致學習效果普遍不盡如人意。同時,專業(yè)海事英語教材的配套教學資料,例如自主學習型網(wǎng)絡平臺、教師用書、多媒體素材等較少,無法在教學上給予教員有力的支持和輔助。
新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出版無疑給海事英語配套教材的編寫提供了有利的契機。示范課程的新結構和大綱內容可以作為編寫全新配套教程的基礎。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教材在內容的選擇、難易程度以及訓練技能方面都可以依據(jù)該示范課程加以展開。在教材的編寫安排上,可以根據(jù)示范課程中的GME和SME兩個層次進行,有針對性地選取有關話題和內容。初級課本從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出發(fā),選用與航海有關的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而高年級教材從適任能力出發(fā),旨在提高學生在今后工作環(huán)境下的交流溝通能力。同時考慮初級教材與高級教材的銜接,兼顧語言學習與適任溝通能力的訓練,貫穿始終。伴隨海事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應選取更能反映當前技術發(fā)展和時代變化的教學內容,讓學員在學習時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船上的語言交流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其綜合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應同時建立網(wǎng)上語料庫以便于對教材進行定期補充和更新,以滿足學員的個性化的需求。
建立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也是合理使用IMO示范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直以來,針對海事英語“怎么教、由誰來教”的討論非常多。從新版的示范課程結構來看,SME部分和GME部分對指導教師的要求上略有不同。由于GME部分更偏重于語言的應用,因而對英語教師在英語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較高,而SME部分更多偏重于職業(yè)環(huán)境下的交流能力,因此指導教師必須對海上人員交流的特點更為熟悉和了解。針對不同部分的教學要求,教師的培養(yǎng)上也應該有所區(qū)別。英語專業(yè)的教師較適合于對GME部分教學,且教師培訓中應更偏重于提高教師對基本海事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而海事類專業(yè)教師更適合于對SME部分的教學,且其培訓內容應更偏重于教師的語言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語實踐教學方法的傳授。在整個海事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專任教師和海事專業(yè)教師間應該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準備與編寫教學材料、案例及習題,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點。在海事英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尤其注意其教學風格的轉換以及教學內容的銜接,從而培養(yǎng)具有良好英語交流溝通能力的海船船員。對于教學中的難點可以積極通過頭腦風暴以及小組討論的方式加以解決。
成功實施海事示范課程的關鍵在于對交際法教學和學習過程的目標和原理的理解,從而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充分的準備,而編制教師手冊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教師在實施英語示范課程過程中完成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因此合理的使用教師手冊是實施示范課程的關鍵。
海事英語的教師手冊中提供了簡要的交際法教學背景的介紹,課堂管理的指導,本課程中所使用的大綱結構的編排依據(jù),講授語法、詞匯和發(fā)音的方法,講授聽力、會話、閱讀和寫作的方法,為語言學習而改編語言語域的思想以及英語與專業(yè)相結合的教學建議。因此,教師應在實施教學大綱前熟悉教師手冊的有關內容。
由于對新版示范課程的結構及內容進行了修改,因此修訂工作組對新版示范課程的教師手冊的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和調整,并增加了新的內容。同時,針對2009版示范課程中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的問題,新版教師手冊以舊版中的交際法英語教學為基礎,對近些年涌現(xiàn)的新的教學模式、手段和方法進行了介紹,其中還加入了一些運用于海事英語教學的現(xiàn)代化設備的介紹,例如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系統(tǒng)(CALL)、航海輪機模擬器以及計算機網(wǎng)絡。針對這些設備的特點以及應用的范圍,手冊對可使用的教學策略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介紹和描述,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員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施新版示范課程前,所有的教師應對教師手冊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學習,并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的,設計合理的教學大綱并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輔助設備。
新版的海事英語示范課程的編寫過程中,參考資料的更新成為一項非常重要工作。新版的參考資料中除了對IMO參考資料、教材和出版物進行了更新,還同時添加了針對SME部分的教輔資料以及海事英語和海事類的網(wǎng)站信息。這些信息能更好地幫助海事英語教員查找最新的有用資料以輔助課堂教學。尤其是大量的多媒體資料,對于一些深澀難懂的海事問題和概念可以給學員更身臨其境的介紹以及解釋,同時可以使學員更好地掌握所學習語言的真實使用環(huán)境并提高其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合理使用這些參考資料,不僅可以幫助教員設計教學情景和編寫教材,同樣可以用于今后相關教學內容的實時更新。同時,一些海事網(wǎng)站也向海事教師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教學及海事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意見與建議。
眾所周知,人為因素是海上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提高語言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有助于降低人為因素在海上事故中的消極影響。國際海事組織(IMO)在2010年通過的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進一步強調了海事英語的重要性,并根據(jù)不同職務的要求對其進行了細化。發(fā)展中國家的英語教師首次參與了新版海事英語示范課程內容的修訂,并制定了新的示范課程結構,增加了與STCW公約適任要求相一致的專業(yè)海事英語(SME)部分,且根據(jù)不同的海員職務進行了合理編排。因此,新版示范課程中更為實用的內容和靈活的結構將為今后的海事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為了加快新版示范課程的實施,應根據(jù)其內容以及結構上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階段并加快編寫教材及教輔材料,同時建立網(wǎng)上語料庫用以及時更新材料。針對海事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示范課程的階段指定合適的教員,同時教員可以通過合理運用教師手冊以及示范課程中的參考資料,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 IMO.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英漢對照)[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0.
[2]IMO.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Federation of London 2009 Maritime English Model Course 3.17[M]. Londo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2009.
U676.2
A*
2015-06-02
謝潔瑛(1982-),女,講師,主要從事海事英語教學與研究。
1006-8724(2015)03-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