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峰 孫義波 楊勇(馬鋼股份煤焦化公司, 安徽 馬鞍山 243000)
國內(nèi)在6米及以下焦爐爐體維護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掌握了較為成熟的熱態(tài)修理技術,已有不少文獻對此進行了總結和探討[1-3]。但對于7米和7.63米超大容積焦爐,國內(nèi)很少有文獻探討或介紹其爐體的熱態(tài)修理。本文結合馬鋼7.63米焦爐炭化室底部磚修理情況,探討超大容積焦爐炭化室的熱態(tài)修理技術,以期為后續(xù)的爐體維護提供一些參考。
馬鋼7.63米焦爐于2007年投產(chǎn),2012年3月份發(fā)現(xiàn)71#炭化室推焦電流持續(xù)增大,平均達到320A,推焦時劇烈振動。檢查發(fā)現(xiàn)炭化室中心部位底部磚損壞、有明顯凹坑,其他部位的磚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龜裂,見圖1。最初嘗試由Fosber公司采用陶瓷焊補在線處理,當時焊補后表面平整,恢復生產(chǎn)后再次出現(xiàn)損壞。為了徹底解決71#炭化室底部磚損壞的問題,決定對底部磚實施更換。
圖1 炭化室底部修理前后對比
該焦爐炭化室底部磚原為270×135×135mm的致密硅磚,采用三塊磚錯開豎砌,爐口部位使用硅線石磚。本次修理選用了零膨脹磚和輕質(zhì)高鋁磚,零膨脹磚的尺寸為420×135×135mm,采用并排橫砌;高鋁磚尺寸為270×135×130mm,采用三塊磚錯開豎砌,不同炭化室底部磚比較見表1.
?
71#炭化室為檢修爐號,設置72#為燜爐號、73#為緩沖號(結焦時間30小時)、74#為緩沖號(結焦時間28小時),75#正常出焦,見圖2。71#A、71#、72#燃燒室關號控制溫度,每個班次降溫100℃,降到1085℃后打開爐門、上升管和裝煤孔強制降溫,最終控制溫度為900℃.降溫及檢修期間每2小時測量一次溫度,并做好記錄,主要通過裝煤孔開閉控制溫度,必要時打開加熱煤氣旋塞,確保炭化室內(nèi)溫度達到控制目標。71#、72#燃燒室邊火道度不低于350℃,如較低時需適當升溫。
圖2 降溫方案
考慮到7.63米焦爐炭化室較長,底部磚更換分機焦方進行。每側(cè)施工分四步,第一步是在炭化室安裝保護隔熱裝置,用時8小時;第二步是炭化室底部磚拆除、清理、刷漿和吊線,用時3小時;第三步是炭化室底部磚砌筑,用時8小時;最后一步是保護隔熱裝置拆除、炭化室內(nèi)清理,用時2小時。
炭化室底部磚更換后進行升溫操作,71#、72#燃燒室溫度達到1000℃左右后實施了陶瓷焊補,重點對炭化室底部與墻面的各處間隙和墻面裂紋進行了處理。
在焦側(cè)施工時,隔熱保護裝置存在缺陷,不僅安裝困難,而且妨礙施工,主要不足為:軌道尺寸偏大、推入困難,側(cè)保護板位置偏低、影響清掃和施工,底部支撐器影響通行,整體結構不牢。在機側(cè)施工時,對隔熱裝置進行了改進,效果較好,見圖3。
71#炭化室底部處理結束后對好爐門自然升溫5h,71#、72#燃燒室調(diào)節(jié)旋塞開一半升溫2h,71#、72#燃燒室相關調(diào)節(jié)旋塞全開升溫。升溫過程做到均勻升溫,開始階段對71#、72#燃燒室采用送焦爐煤氣的方法升溫,升溫幅度每班40℃。
圖3 隔熱保護裝置
升溫至燃燒室溫度1150℃以上,開始裝煤,裝煤前扔少量毛竹。首次裝煤量控制在60噸左右,結焦時間按照36小時安排。71#裝煤后4小時,安排72#炭化室出焦。71#、72#、73#、74#按照正常順簽模式后移順簽。
71#炭化室底部修理結束恢復生產(chǎn)后,連續(xù)跟蹤了一個月,推焦電流基本正常,最大272A,平均218A。
針對71#炭化室底部磚損壞原因,重點測量了推焦車軌道標高、炭化室底部標高和推焦桿標高,結果顯示:71#炭化室附近推焦車軌道標高存在明顯偏差,最大水平差南側(cè)為11毫米、北側(cè)為12毫米,南北側(cè)軌道標高偏差在±2mm以內(nèi),根據(jù)測量結果對軌道進行了處理,消除了標高存在的偏差。71#炭化室底部標高、推焦桿標高均在合理范圍內(nèi),但推焦桿在運行中的有偏東的現(xiàn)象,主要是推焦主動齒磨損的原因,后期進行了更換。
本次對炭化室的熱態(tài)修理較為成功,溫度控制合理,滿足作業(yè)要求的同時保護爐體不受損傷。改進后的隔熱保護裝置效果較好,應制作成標準工具加以推廣。
零膨脹磚和高鋁磚均可用于炭化室底部磚熱態(tài)更換,但高鋁磚成本更低,更為適用。
71#炭化室底部磚損壞的原因主要是推焦車軌道局部下沉、推焦桿啃噬炭化室底部,以后需加強這方面的測量和調(diào)整。
[1]楊建華,邱全山,王水明,等.焦爐管理與維修[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年:209-225.
[2]蔣忠平,朱婷婷.6米焦爐炭化室底部磚的修補[J].燃料與化工,2015,46(2):34-37.
[3]蔣章勇.焦爐炭化室爐底磚損壞原因及修補技術探討[J].四川冶金,200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