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榮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100)
油氣層損害機理就是油氣層損害的產(chǎn)生原因和伴隨損害發(fā)生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滲透率下降的原因包括外來固相侵入、水敏性損害、酸敏性損害、堿敏性損害、微粒運移、結(jié)垢、細菌堵塞和應(yīng)力敏感損害,通過研究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油田開采方案。
速敏評價實驗的目的在于:
①找出由于流速影響導致微粒運移從而發(fā)生油氣層損害的臨界流速,以及速度敏感性引起的油氣層損害程度。
②為其它敏感性實驗和工作液評價實驗提供合理的流速。這些實驗的流速可選:V=0.8Vc。
巖樣編號 M-1 M-2空氣滲透率(10-3μm2) 41.01 48.91孔隙度 15.17 14.66流量cm3/min Ki(10-3μm2) Ki(10-3μm2)0.250 20.79 24.44 0.500 19.29 24.18 0.750 18.45 23.14 1.000 20.49 22.95 1.500 17.62 22.36 2.000 16.95 14.59 3.000 12.86 13.62 4.000 12.29 13.81 5.000 11.99 12.68 6.000 10.82 12.28 Qc(ml/min) 2.0 1.50 Vc(m/d) 38.05 30.15 Dk 0.479 0.496損害程度 中等偏弱 中等偏弱
上述圖表可知,實驗結(jié)果為:儲層流速敏感性損害為弱速敏至中等偏弱速敏損害,臨界流速為14.78-75.30m/d。
實驗步驟
①用標準鹽水(或按油田地層水的化學成分配制模擬地層水),其初始鹽度應(yīng)保證巖樣不發(fā)生水敏。若在水敏實驗中Kw/Ki小于或等于0.5,且?guī)r樣滲透率隨鹽度減小而不斷下降,則鹽度評價實驗應(yīng)以標準鹽水作為初始鹽水。
②將實驗流體裝入中間容器,接好實驗流程。用初始鹽水驅(qū)替飽和有該流體的巖樣,待流動狀態(tài)穩(wěn)定后,測其滲透率值,所選流量應(yīng)小于臨界流速值。
③按適當選定的鹽度等級,由高向低逐漸改變鹽度,直至蒸餾水。每更換一次鹽度,應(yīng)先在低于臨界流速下用該鹽度的溶液驅(qū)替10~15倍孔隙體積以上,浸泡12h后,再用該鹽水溶液測定巖樣的滲透率。
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可知,油層臨界礦化度為28000mg/L。
結(jié)果表明,儲層巖石具有弱堿敏損害,臨界pH值為9。
堿敏感性是指有堿性(pH>7)的工作液進入儲層后,與儲層巖石或流體接觸,引起儲層滲透率下降的現(xiàn)象。堿性工作液與儲層巖石的反應(yīng)強度雖然比酸化液小得多,但由于它與儲層接觸時間長,所以對儲層同樣也有一定的影響。
①儲層流速敏感性損害為弱速敏至中等偏弱速敏損害,臨界流速為14.78~75.30m/d,建議油田注水速度控制在14.78m/d以下。
②儲層巖石具有弱堿敏損害,臨界pH值為10,建議油田注水pH值控制在10以下。
③儲層巖石具有弱鹽敏損害,臨界礦化度為28000mg/L,建議油田注水礦化度在其之下。
[1]周安富.蜀南地區(qū)嘉陵江組儲層改造技術(shù)及應(yīng)用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
[2]楊建.川中地區(qū)致密砂巖氣藏損害機理及保護技術(shù)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
[3]程靜波.大情字井地區(qū)注水過程中油氣層保護技術(shù)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