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鵬飛
(中煤邯鄲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邯鄲 056031)
選煤廠溜槽設計與改進
馬鵬飛
(中煤邯鄲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邯鄲 056031)
溜槽在選煤廠應用廣泛,是物料轉(zhuǎn)載與輸送、設備連接、工藝流程轉(zhuǎn)換中唯一的不耗能設備。溜槽設計是否合理直接關(guān)系到選煤廠能否正常運行,從溜槽設計規(guī)則出發(fā),分析了溜槽常用材料,并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使用情況對常見溜槽進行改進,為選煤廠溜槽的設計、改進提供一定借鑒。
溜槽;設計規(guī)則;材料;改進
煤炭運輸轉(zhuǎn)載設計是選煤廠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而溜槽設計在運輸轉(zhuǎn)載設計中占據(jù)重要位置[1]。不同煤質(zhì)、不同選煤廠對煤炭運輸轉(zhuǎn)載設計的要求不同,如果對溜槽具體使用環(huán)境和特點考慮不周,不但會使其使用壽命短,粉塵、噪聲污染加劇,而且會導致塊煤破碎率增大,連接設備的處理能力下降,進而影響整個選煤廠的正常生產(chǎn)。從溜槽設計規(guī)則出發(fā),分析了溜槽常用材料,并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使用情況對選煤廠常見溜槽進行改進,使其設計更合理,為其他選煤廠的溜槽設計、改進提供一定借鑒。
選煤廠溜槽設計過程中,應注意溜槽斷面形狀和尺寸、溜槽傾角、溜槽線路的設計,這三個因素對其能否順利運行具有重要影響。
溜槽斷面應根據(jù)輸送量和輸送物料的最大粒度來確定,而其形狀和尺寸取決于所連接設備的要求。當物料輸送距離較長時,需要中間溜槽段,常見的中間溜槽段斷面為方形和矩形。矩形斷面用于溜槽傾斜段,方形斷面用于溜槽垂直段。近來,U形斷面溜槽、圓形斷面溜槽在選煤廠也有使用。U形斷面用于敞開式溜槽,圓形斷面用于封閉式溜槽。這兩種斷面溜槽對輸送物料的流動阻力更小,在角度相同的條件下不易堵塞,但其加工困難。輸送物料不同,輸送量不同時,溜槽斷面要求也不同,可根據(jù)具體情況依據(jù)式(1)—(3)計算其斷面[3-4]。
(1)根據(jù)輸送物料的粒度計算溜槽斷面:
b≥2dmax+100,
(1)
h≥1.5dmax,
(2)
式中:b為溜槽斷面寬,mm;h為溜槽斷面高,mm;dmax為輸送物料的最大粒度,mm。
(2)根據(jù)輸送量計算溜槽斷面:
(3)
式中:A為溜槽的斷面面積,m2;Q為輸送量,t/h;Ψ為裝滿系數(shù),煤取0.3~0.4,矸石取0.2~0.3,斷面大時取大值;γ為輸送物料的散比重,t/m3,煤取0.85~1,煤泥取1.2~1.3,矸石取1.6;v為輸送物料在溜槽底板上的平均流動速度,m/s,一般≥13 mm粒級的分級塊煤、矸石取0.75,原煤、中煤、精煤、煤泥取1.50。
溜槽傾角應根據(jù)輸送物料的性質(zhì)、粒度、水分來選擇,一般情況下,溜槽傾角應大于物料對溜槽的動摩擦角,即物料在溜槽中的運動是加速運動,運動速度應以進入正常斷面時的速度為準。物料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才能運動到終點,并使其破碎率最小。
常用溜槽傾角設計規(guī)則為:篩下溜槽角度應比一般溜槽角度加大5°;水分較大時,粒度較小(粒度<50 mm)的含粉煤的溜槽傾角宜大不宜??;塊煤含量遠小于粉煤含量時,溜槽傾角應按粉煤所需角度確定;螺旋溜槽的外螺旋角應比一般直溜槽傾斜角大3°~5°[5-6];偽傾斜角應不少于溜槽所需角度。
溜槽線路的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①線路簡單,距離最短。②拐折較少,盡量避免急變斷面的出現(xiàn)。③溜槽的卸料情況應滿足受料設備的性能要求,避免偏載或受料不均。④出現(xiàn)大的拐折時,大粒度分級煤、手選矸石的拐折處應采用螺旋段連接;含粉煤的拐折處可采用硬角連接。⑤應盡量避免物料垂直下落,無法避免時要盡量減少其垂直下落高度,輸送濕粉煤時除外。⑥應注意溜槽與鄰近設備及周圍梁、柱的距離,以方便安裝、檢修為宜。⑦溜槽穿過人行道時,應留有2 m左右的凈高。⑧要充分考慮溜槽的分節(jié),方便運輸、安裝、檢修。
(1)鋼板溜槽。碳鋼鋼板因生產(chǎn)量大、使用面廣、機械性能(具有一定的剛度和強度)和焊接性能良好,且價格便宜,易加工,被優(yōu)先作為溜槽材料。制造溜槽時比較常用的鋼板為Q235-A鋼板。
(2)塑料溜槽。塑料溜槽是用來輸送煤炭、礦石等固體物料的簡易設備,具有質(zhì)輕、抗沖擊性好、摩擦系數(shù)小、耐腐蝕、抗老化、防靜電、阻燃等優(yōu)良性能,但其使用壽命較短,加工制造成本比鋼板溜槽高。常用的塑料溜槽材料為PVC(聚氯乙烯)。
(3)鑄石溜槽。鑄石溜槽制造工藝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還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蝕性能,其耐磨性能比鋼板、鑄鐵高幾十倍,使用壽命長。但鑄石溜槽抗沖擊性弱,主要用于沖擊力小的末煤或細粒煤的輸送。
目前使用的溜槽在現(xiàn)場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給實際生產(chǎn)帶來諸多不便。根據(jù)多年的設計和現(xiàn)場使用經(jīng)驗,在對常見溜槽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改進[7]。
由于缺乏對具體使用環(huán)境和工藝系統(tǒng)的研究,根據(jù)《DTⅡ(A)型帶式輸送機設計手冊》設計的機頭溜槽噪聲大,磨損嚴重。為此,對其進行如下改進。
(1)增設緩沖漏斗。在卸載滾筒機頭溜槽內(nèi)的物料下落路徑上設置一個或幾個緩沖漏斗(圖1(a)),利用煤塊之間的相互碰撞實現(xiàn)“軟著陸”,減小煤塊對溜槽的沖擊,延長其使用壽命。此外,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機頭溜槽內(nèi)增設調(diào)節(jié)擋板(圖1(b)),調(diào)節(jié)角度γ值,實現(xiàn)設備的中心給料。
(2)更換溜槽斷面形狀。一般溜槽的排料口都存在不同程度地排料不正現(xiàn)象,導致受料設備偏載或受料不均,影響正常使用。針對此情況,可以將溜槽原斷面更換成U型斷面,使物料在溜槽中央運動。
(3)增設螺旋溜槽。一般情況下,輸送帶帶面至機頭頭部漏斗口的垂直距離最小為1.5 m,即此過程中煤塊的下落高度最小為1.5 m。如果傳動滾筒直徑較大,煤塊的下落高度會更大,其破碎率將會增加。此時,可通過增設螺旋溜槽(圖2)的方式實現(xiàn)高位截煤,以降低煤塊破碎率。
圖1 改進后的機頭溜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 高位截煤溜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有些收集槽的特殊位置難以鋪設襯板,如磁選機精、尾礦槽體,導致該部位磨損嚴重。由于槽體底板緊貼樓板面,磨損后難以維修,且每次焊補時須切開其側(cè)板,費時費工。為此,采用如下兩種方式對其進行改進。
(1)將收集液進入管道的方式由自流改為溢流(圖3(a)),溢流自然形成的保護層可有效減輕槽底受損程度。經(jīng)此改進后,溜槽使用壽命延長,有效杜絕了跑、冒、滴、漏事故的發(fā)生,不但改善了現(xiàn)場作業(yè)環(huán)境,而且使系統(tǒng)介耗降低,應用效果良好。
(2)收集槽底板處于水平狀態(tài),可使其帶有一定傾角(圖3(b)),即使收集槽底板處于傾斜狀態(tài),以減小物料對底板的沖擊力。
圖3 改進后的收集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由于工藝需要,選矸車間的設備一般集中在同一棟樓內(nèi),但各樓層之間的高差較大,物料對溜槽的沖擊力很大,不但加劇了溜槽的磨損,而且噪聲污染嚴重。因此,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
物料由來料帶式輸送機到轉(zhuǎn)載帶式輸送機的過程中,要經(jīng)溜槽轉(zhuǎn)載兩次,由于兩者的高差大,矸石、塊煤對A、B兩個底面的沖擊力大,致使溜槽發(fā)生變形。此外,如果溜槽底板被沖擊脫落,將會嚴重威脅崗位工人的生命安全。為解決此問題,建議在溜槽拐彎處增設一個緩沖斗(圖4),物料落下后先聚集于緩沖斗內(nèi),由自然形成的斜面代替溜槽底板承接后續(xù)物料,以減輕物其對底板的直接沖擊。
為保證物料落下后在緩沖斗內(nèi)有效聚集,緩沖斗底部尺寸應滿足a≤L(a為緩沖漏斗底部寬度,L為入料溜槽進口寬度);但a、L的差值不能太大,否則物料會過分聚集,易使緩沖斗被堵塞。從維護和運輸角度考慮,一般將緩沖斗作為獨立部件,通過法蘭與溜槽槽體連接。當樓層高差較大,物料粒度>300 mm時,可采用此緩沖裝置。
圖4 改進后的揀矸溜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在確定合適的篩機后,入料沿篩機寬度方向的鋪展效果對其篩分效率具有重要影響,而入篩溜槽是保證來煤沿其寬度方向有效鋪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入篩溜槽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入篩溜槽一般沒有任何分煤措施,煤炭只是在篩機篩面中間約1.8 m寬的流動帶流動,篩分效率較低(為60%)。為提高篩機篩分效率,可在入篩溜槽中增設分煤器或布料器。
(1)分煤器的設計。以兩根75 mm的角鋼焊接成分煤器,將其固定在入篩溜槽(圖5)內(nèi),用于對入料進行分流。經(jīng)此改進后,物料向篩機篩面兩邊流動,篩分效率增至68%。篩分效率有所提高,但篩面中間段沒有被充分利用。
圖5 增設分煤器的入篩溜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2)布料器的設計。煤流落在半圓體上后自動形成一個錐體(圖6),后續(xù)煤流沿錐體如瀑布狀自動滑落,有利于篩分物料在篩機篩面整個寬度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這種設計使篩機篩分效率明顯增加(達85%),物料分級效果理想,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圖6 增設布料器的入篩溜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溜槽設計是一項極為繁瑣且工作量大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關(guān)系到選煤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溜槽設計過程中,不但要充分考慮具體使用環(huán)境和設備特點,而且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合理的溜槽設計,既能滿足選煤廠工藝需求,又能經(jīng)受住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考驗。
[1] 于載澤.礦井生產(chǎn)系統(tǒng)設計手冊[D].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98.
[2] 戴少康.選煤工藝設計實用技術(shù)手冊[D].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0.
[3] 李子英,孫建利. 選煤廠溜槽的設計[J]. 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1(2).
[4] 蔣志新. 大陽泉選煤廠螺旋溜槽的設計[J]. 選煤技術(shù),2008(2).
[5] 李克西. 螺旋溜槽角度的合理確定[J]. 煤炭工程,1976(6).
[6] 李海峰,羅志圖,張樹才,等.溜槽角度對混裝布料過程的影響[J].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
[7] 曹潞霞. 選煤廠轉(zhuǎn)載溜槽的技術(shù)改造[J]. 煤,2009,18(3).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chute used i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MA Peng-fei
(Handan Design Engineering Chinacoal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31, China)
Chute, as the only device consuming no power in loading and conveying materials, connecting equipment and transforming flowsheet, is widely applied to coal preparation plant.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chute is the key to normal operation for the plant; on the basis of design rules, common chutes are improved by analyzing much used materials according to application in the plant, which can be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coal preparation plant.
chute; design rules; materials; improvement
1001-3571(2015)01-0088-04
TD94;TD521+.2
B
2015-01-29
10.16447/j.cnki.cpt.2015.01.026
馬鵬飛(1984—),男,河北省邯鄲市人,工程師,從事于礦山機械設計工作。
E-mail:mpf6984082@163.com Tel:0310-71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