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飛 李皖婷
名老中醫(yī)梁文珍為女性健康“把脈”
——女性養(yǎng)生,調、靜、通、和
◎文/陳小飛 李皖婷
談到女性養(yǎng)生,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梁文珍無疑是最有發(fā)言權的。
在梁文珍看來,女性有“經、孕、產、更”4個非常時期,養(yǎng)生則應注重“調、靜、通、和”。女性行經、懷孕、分娩、哺乳均以傷耗陰液為主,機體常處于“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的狀態(tài);絕經前后,體內陰陽更易失調,此時如果失于保養(yǎng),氣血平秘狀態(tài)極易受到干擾而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產生。因此,女性養(yǎng)生應首從經、孕、產及絕經前后說起。
女性月經期間,要以調為養(yǎng),不可貪涼冷飲或過食辛辣溫熱飲食,也不可妄用苦寒辛散的藥物,以防經血凝滯或經量過多。
此時需適寒溫、淡飲食,進補時應處處顧及陰液氣血,不可長期食用溫燥補陽之物,也不可過勞或劇烈運動,以防傷耗正氣。
寒性月經延后,可飲用姜艾黃酒紅糖茶;瘀血腹痛,可飲用玫瑰月季花茶;白帶增多,可飲用扁豆山藥茶;體虛月經不調,可多食母雞瘦肉湯或阿膠龍眼湯等。另外,經潮及經凈3日內,均不可行房事、盆浴、游泳,或用不潔護墊,以防外邪傷胞宮而致病。
妊娠期間,母兒連為一體。母親情緒波動、喜怒無常,或嗜食煎炙、辛溫、酸澀,或不節(jié)、不潔房事,都會導致自身臟腑氣血紊亂,影響腹中胎兒健康發(fā)育。因此,妊娠要以靜為養(yǎng),慎房事,尤其是妊娠3個月內及7個月以后,必須避免房事。如有流產史,特別是反復流產史者,更需整個孕期均禁房事,以防動胎流產。
另外,孕婦需調情怡志,避免抑郁、暴怒或悲傷,以防動氣傷血。整個孕期均需適寒溫,避免寒熱濕邪與血相搏而致病。
妊娠期間,孕婦脾胃較為虛弱,此時不宜服食滋膩礙胃、助熱、助濕以及煎炙、辛酸食物,以免礙血傷胎。
女性產后要以通為養(yǎng),即惡露、大便、乳汁均需通暢。產后7日內惡露未凈,敗血未去,不宜服用酸、澀、寒、涼、高脂油膩之品。
產后多虛,飲酒多則易傷氣血,少飲則行氣血,還可以通經絡、行乳汁。產后吃生姜、黃酒豬蹄湯,可有養(yǎng)脾胃、活脈絡、下乳汁之功,至今為民間所流傳。
女性49歲前后,處于更年期。臨床表現為月經終止、形體衰敗、老年疾病高發(fā)等,此時要以和為養(yǎng)。
多食清淡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牛奶等,或食用桑椹膏、龜鹿守真膏,或吃烏龜、甲魚、燕窩,或食用黃精銀耳羹、烏雞枸杞湯等,以調補陰陽、健脾開胃。
老年養(yǎng)生對于延年益壽尤為重要,概括起來是:飲食清淡、軟爛易消化、少食、忌飽脹以養(yǎng)脾胃;適當勞作以舒筋骨;適量、科學鍛煉以強身;走進自然,沐浴陽光與新鮮空氣以養(yǎng)臟腑氣血;寬容大度、隨遇而安、順應自然以暢情志。如能勞作有度;保養(yǎng)有方,處事和諧,欲登上壽之堂,非不能為也。
摘自《市場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