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更易離婚
美國商業(yè)內參集團創(chuàng)辦人勞拉·嘉寶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發(fā)現(xiàn),成功人士的婚姻更不容易維持。因為成功人士都有相對較高的視野和行動力,然而在婚姻關系中,親密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視野和節(jié)奏,將事業(yè)和婚姻相融合,便可能造成兩種生活的隔離。因此,不少成功人士較為長久的婚姻都需要其中一方退出個人的事業(yè)。
《紐約時報》
育兒靠社交媒體
據美國皮尤教育研究中心對2000對父母調查后發(fā)現(xiàn),超過75%的父母會從社交媒體上尋求育兒建議。相比父親,母親更依賴社交媒體,她們通常不喜歡長篇大論的教育類書籍或節(jié)目,而是通過社交媒體來分享自己在育兒方面的困擾,并以此獲得他人的建議或情感上的支持。
《每日郵報》
當爹后男性的性別歧視更嚴重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在擁有孩子后,男性的性別歧視變得嚴重了。其原因是在長期的社會認知中,男性很容易將照顧后代等同為女性理所應當承擔的工作。其結果是,即便是沒有性別歧視的男性,也會認為女性應當將照顧孩子視為本職。
《科學美國人》
60歲的女人性欲依舊旺盛
在對美國超過2100名年齡為28~84歲的女性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60歲以上的女性性生活滿意程度和30多歲的女性差不多,其中,62%的老奶奶仍舊處于性活躍狀態(tài)。由于體內荷爾蒙已經發(fā)生變化,年老女性在性生活過程中往往需要止痛片和潤滑液,不過這并沒有降低她們對性生活的興致。
《赫芬頓郵報》
不要盲目鼓勵孩子
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通病在于,主張發(fā)展孩子個性的同時又忽視了孩子本身的資質,就比如,孩子一有夢想,父母就加以鼓勵,今年還學著鋼琴,明年可能就去學吉他,長久來看這種做法毫無意義。正確的做法是,詳細了解自己孩子的資質后,教會他們自我控制和刻苦努力以及解決困難的辦法。
《明鏡周刊》
不再靠捐獻,心臟也能3D打印
在3D打印技術逐漸完善后,人體皮膚已經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醫(yī)學家希望能更進一步完成人體內臟器官的制造。在解決制造血管這個技術難點后,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3D打印技術成功制作出世界上首個含有血管的迷你心臟。研究團隊預計,在未來5~7年內可以將這一技術應用于臨床。
《父母》
“屏幕依賴癥”兒童更易被欺凌
兒童行為學科專家琳達·帕嘉里調查發(fā)現(xiàn),幼童如果在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屏幕上花掉的時間太多,會減少他們和家庭成員互動的時間,而后者恰恰是兒童學習社會化的主要形式。此外,過于迷戀電子屏幕上的內容會使幼童養(yǎng)成不良的眼神接觸習慣,這使得他們在面對陌生人時難以從容正視。這些因素將導致兒童變得不自信、內向,在成長過程中更易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