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江,陳廷貴,宋少堂,郭橋燕,宋觀博,王紅軍,王正平,宋學立,趙鳳霞* (.河南省
煙草公司平頂山市公司,河南平頂山467000;
2.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河南許昌461000;3.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河南許昌461000;4.河南省煙草公司許昌市公司,河南許昌461000)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其生產(chǎn)行業(yè)已成為國民經(jīng)濟的一個重要組分,也是一些地方省市的財政支柱。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施肥是提高煙葉產(chǎn)量和品質的核心技術[1],其中氮素是影響煙株正常生長發(fā)育的最重要營養(yǎng)元素,也是對煙堿累積影響最大的元素[2]。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氮素供應適量,則煙株生長健壯,葉片厚薄適中,顏色正常,不但產(chǎn)量高,而且烤制后煙葉品質較好,產(chǎn)值、均價和上等煙比例均較高;氮素供應不足會導致煙株生長發(fā)育不良,煙葉顏色較淡,調制后煙葉較薄;氮素過量則造成煙葉肥大,營養(yǎng)生長期延遲,葉片落黃遲緩,貪青晚熟,或形成“黑爆煙”,還會加重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3-5]。對煙草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規(guī)律進行長期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煙草的需肥特點,提高煙葉產(chǎn)量和品質,更好地解決煙草生產(chǎn)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穩(wěn)定同位素示蹤技術在煙草研究中的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Vickery等[6]利用15N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煙草對氮素的吸收特性。隨后該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煙株體內煙堿等物質代謝、氮素肥料的轉運和分配、肥料利用效率等研究領域,為研究烤煙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氮素在煙株中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規(guī)律提供重要手段。通過15N同位素示蹤的方法,可以明確地分析不同來源氮素和不同形態(tài)氮素在煙株中的轉移和累積規(guī)律,準確測定當季氮肥利用率。這不僅可以提高煙葉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而且可以豐富相關科學研究的基礎理論。筆者主要對15N同位素示蹤技術在我國烤煙氮素吸收與分配規(guī)律研究、葉片煙堿含量研究以及不同栽培管理措施條件下氮素的利用特性3個研究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綜述,為煙草氮素肥料的施用提供理論參考。
通過15N同位素的方法研究氮素在烤煙中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規(guī)律,是烤煙氮素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唐年鑫等[7]就利用15N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煙株對氮素的吸收利用規(guī)律。他認為,煙株吸收的氮素大部分來自于土壤,肥料僅占全株總氮量的16%,且全株總含氮量的70%分布于葉片。楊宏敏等[8]研究了硝酸銨肥料的當季利用效率以及硝酸銨在土壤中的殘留率。結果表明,硝酸銨施入土壤的利用率僅為17%~26%。由于硝酸根的淋失、氨的揮發(fā)和落葉、底腳葉、打頂株叉等方面的主要損失,硝酸銨虧損率均高于40%,甚至高達63%,氮素在土壤中的殘留有65% ~85%集中在耕層。
羅國安等[9]通過15N標記(NH4)2SO4的方法,研究了大田和盆栽烤煙在不同施肥條件下的養(yǎng)分吸收特點。結果表明,烤煙葉片吸收氮素特點為團棵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烤煙根系吸收特點為伸根期>團棵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莖的吸收特點為移栽期至團棵期較高,然后迅速下降;氮素收獲量特點為化肥>化肥+餅肥>餅肥;肥料氮進入煙株的比例為葉>莖>根。
烤煙對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土壤肥力、施氮水平和降雨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施氮量相同的條件下,不同施肥方法對烤煙氮肥利用率也有顯著的影響。秦艷青等[10]通過田間試驗和微區(qū)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傳統(tǒng)施肥和優(yōu)化施肥兩種施肥方法對云南玉溪烤煙生長和氮素積累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施純氮120、52.5 kg/hm2后,煙株分別在打頂以后和團棵期以后以吸收土壤氮為主;52.5 kg/hm2的施氮量能保證煙株移栽到打頂?shù)纳L需求,但是氮素營養(yǎng)略顯不足,施氮量和不同時期各部位肥料氮的含量呈正比,且在團棵期吸收肥料氮的值達到最大,團棵期后呈下降趨勢。單德鑫等[11]采用15N示蹤的方法研究了植煙土壤為東北黑土時烤煙對不同形態(tài)氮肥的吸收、累積和分配規(guī)律。研究結果表明,氮素在烤煙地上部的分布規(guī)律表現(xiàn)為中部葉>上部葉>下部葉,莖中氮素含量較低,與下部葉相差不大;地上部利用肥料氮的比例為下部葉>中部葉>上部葉,莖中肥料氮的比例仍較低,與上部葉相近;不同生育期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不同,團棵期吸收肥料氮的比例最高,隨著生育期的推遲,煙株利用肥料氮的比例逐漸減少,現(xiàn)蕾期至成熟期差異不大。袁仕豪等[12]以烤煙品種K326為試材,運用15N雙標NH4NO3和15N標記的KNO3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湖南瀏陽多雨地區(qū)烤煙不同生育期對基肥和追肥氮素的利用效率。結果表明,在伸根期和旺長期烤煙以吸收肥料氮為主要方式,在成熟期以吸收土壤氮為主要方式;在相同施氮量條件下,追肥比例越大,烤煙對追肥氮的吸收量越大,追肥的利用率越低,對基肥氮的吸收量越少,對基肥的利用率越高,但是不同生育期烤煙對追肥的利用率均顯著高于基肥;在施氮量一定的情況下,隨著追肥比例的增大,基肥氮在土壤中的殘留量降低,追肥氮的殘留量增加,肥料氮的總殘留量和損失量比例減少。研究還表明,適當增加追肥比例可提高多雨地區(qū)的烤煙氮肥利用效率。
習向銀等[13]以烤煙品種K326為試材,通過15N示蹤法研究了大田條件下土壤氮對烤煙氮素累積的影響。結果表明,土壤氮素的比例隨著葉位的上升而上升,打頂后上、中、下3個葉位和根莖中的土壤氮素隨生育期推遲而顯著增加。為了解水稻土植煙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對烤煙氮素累積分配的影響,谷海紅等[14]通過大田15N雙標NH4NO3示蹤試驗,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水稻土烤煙整個生育期內肥料氮和土壤氮在煙株不同器官的累積分配狀況,明確了水稻土烤煙對不同來源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結果表明,在施氮90 kg/hm2條件下,土壤氮是煙株整個生育期吸收氮素的主要來源,且土壤氮占總吸氮量的比例隨著生育期的推遲和煙葉著生部位升高而明顯增加;增施氮肥可以顯著提高煙葉總氮和煙堿含量,改善煙葉品質,但是存在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的問題。
為充分了解有機肥氮對烤煙氮素營養(yǎng)的貢獻及其在煙株生長過程中的動態(tài),劉青麗等[15]應用15N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餅肥、秸稈肥與無機肥配施條件下烤煙對氮素的吸收與利用規(guī)律。結果表明,秸稈和餅肥對氮素營養(yǎng)的貢獻率較低;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可以明顯降低煙葉的煙堿含量,增加葉片糖堿比,改善煙葉的品質。
楊志曉等[16]以烤煙品種K326為材料,采用田間原位培養(yǎng)法和15N雙標NH4NO3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廣東南雄煙區(qū)烤煙氮素累積規(guī)律[16]、當季施入肥料氮的利用、殘留和損失情況以及該地區(qū)土壤氮素礦化特征。結果表明,煙株不同器官氮素累積量高低順序為葉片>莖>根;全生育期煙株吸收的氮主要來源于土壤,土壤氮占總氮的比例隨著生育期延遲和葉片著生部位升高而增加;團棵期和打頂期烤煙以吸收當季肥料氮為主,到成熟期以吸收土壤氮為主;土壤氮素的礦化量隨生育期推遲呈明顯的先上升后下降趨勢,移栽后75 d左右達到高峰?;h領[17]同樣通過15N示蹤的方法,研究了恩施煙區(qū)植煙黃棕土壤的供氮能力和各生長期煙株不同器官吸收氮素的來源。結果表明,煙株含氮量高低順序為杈>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莖和根。不同部位葉片吸收、利用和累積氮素的來源不同,積累時期和積累規(guī)律也不盡相同。隨著生育期的推遲,上部葉片積累土壤氮和肥料氮均持續(xù)升高,且土壤氮的比例逐漸增加,中部葉片積累2種氮素較平穩(wěn),下部葉片的2種氮素積累量均下降。
煙堿是煙葉的重要成分。煙葉中煙堿含量與其他化學成分之間保持平衡、協(xié)調,才能生產(chǎn)出具有良好香氣的高質量香煙[18]。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施氮量可以明顯提高煙葉煙堿含量,降低還原糖含量[19]。王鵬等[20]利用15N雙標NH4NO3示蹤技術對貴州黃壤煙區(qū)烤煙各部位葉片含氮量和煙堿含量進行研究,分析了烤煙煙堿與氮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煙堿中肥料氮的比例以及不同施肥方法對煙堿中氮的影響。結果顯示,烤煙氮素的積累主要集中于移栽后的第5~11周,煙堿的積累開始于移栽后的第9周,直至煙葉成熟采收;煙株生長前期氮素的積累與煙堿的累積表現(xiàn)不一致,在煙株生長后期即移栽后第11~17周,氮素積累趨于穩(wěn)定,與煙堿的積累呈正相關,此時葉片煙堿含量隨著氮素積累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趨勢。
謝志堅等[21]應用15N雙標NH4NO3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了移栽前30、15 d和移栽當天3個氮肥施用時間對烤煙煙堿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烤煙煙堿含量隨著生育期的推遲而逐漸升高,葉片煙堿含量在打頂前隨著葉位上升而下降,打頂后隨著葉位下降而上升;提前施用基肥提高了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但不會影響中上部煙葉的煙堿含量。葉片煙堿氮中來源于肥料氮的比例隨生育期的推進和葉位的上升而下降。
不同栽培管理條件下烤煙氮素的利用特性存在很大差異。15N示蹤技術為人們研究栽培管理措施對烤煙氮素利用特性的影響提供一個便捷的方式。劉泓等[22]通過15N標記的NH4NO3研究了氮肥用量與留葉數(shù)對烤煙氮素吸收的影響以及對煙葉氮素分布和煙堿含量的影響。結果顯示,不同施氮量與留葉數(shù)對烤煙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均有明顯的影響,對煙株的生長發(fā)育、干物質積累和葉片煙堿含量也有較大影響??緹熚盏募s1/2肥料氮被分配到煙葉部分,上部煙葉含量高于中下部煙葉。控制氮肥施入量和留葉數(sh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部煙葉的含氮量,進而控制煙堿含量。徐照麗等[23]同樣應用15N示蹤技術,采用田間微區(qū)和小區(qū)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前茬作物對烤煙氮肥利用的影響。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種類、氮素水平以及二者的互作均會顯著影響烤煙的氮肥利用效率,進而影響上等煙比例、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等經(jīng)濟性狀。前茬種洋蔥的煙田當季氮肥利用效率最低,烤煙吸收的氮素主要來源于土壤;在大麥田烤煙,隨著肥料施入量的增加,增產(chǎn)效應也更加明顯,當季氮肥的利用效率較高;甜脆豌豆煙田的肥料殘留量偏高。
煙田土壤肥力存在差異,氮素利用特性也不盡相同。馬興華等[24]以中煙100為試材,通過15N標記的NH4NO3示蹤技術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條件下烤煙對氮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規(guī)律。結果表明,在不同土壤肥力條件下,烤煙吸收的土壤氮均多于肥料氮,土壤氮占70.68% ~81.33%,肥料氮占18.67% ~29.32%。隨著生育期的推遲,肥料氮占總氮的比例降低,土壤氮占總氮的比例升高;在生長發(fā)育前期,低肥力煙田種植的煙株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量均高于高肥力煙田,生育中后期趨勢相反,高肥力煙田煙株各器官氮素積累量都高于低肥力的,高肥力煙田煙葉的氮素分配比例略高于低肥力的,根的分配比例低于低肥力的;在成熟過程中,烤煙葉片氮的累積量和分配比例均降低,而莖的累積量和分配比例均升高。
15N穩(wěn)定同位素示蹤技術為土壤肥料氮素利用規(guī)律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在該研究領域取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由于15N不具放射性,沒有衰變,在分離、標記化合物合成及后續(xù)相關研究中均不需要防護,可以在大田進行農(nóng)作物整個生育期的研究試驗,操作簡便,使用安全。目前,15N穩(wěn)定同位素的測定方法有十足的發(fā)展和進一步的改良,質譜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均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測試結果精確;穩(wěn)定性同位素的來源充沛,15N標記合成較簡單,可以在絕大多數(shù)氮素肥料中進行標記,提高15N肥料應用方法的普遍性。但是,該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如帶有同位素標記的肥料和同位素標記后的試材測定價格較昂貴,限制了該方法使用的廣泛性;另外,它只能以量化的方式追蹤物質,而不能像放射性同位素示蹤一樣,從視覺角度追蹤物質的發(fā)展變化途徑。
今后,煙草研究中15N穩(wěn)定同位素示蹤技術的應用應更加側重于以下方面。首先,目前我國15N穩(wěn)定同位素的研究方法在煙草上主要應用于栽培管理措施及生理生化研究等方面,比如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規(guī)律的研究以及各種不同栽培管理措施下氮素的利用特性研究等,而對細胞、分子標記等方面的研究較少。煙草科研工作者應提高相關研究的水平,與國際領先的研究層次接軌。
第二,穩(wěn)定性同位素在煙草上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煙株生長發(fā)育過程階段。在烘烤過程、植物保護過程中的應用較少。今后,應拓寬同位素示蹤方法在煙草中的研究范圍,將該方法引進烘烤過程中含氮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以及病蟲草害的預防和控制等研究領域。
隨著穩(wěn)定同位素示蹤技術的不斷完善,該方法在煙草研究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其在煙草生產(chǎn)和理論研究等方面將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李天福.云南煙草施肥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云南煙草,2001(4):25-26.
[2]左天覺.煙草的生產(chǎn)、生理和生物化學[M].朱尊權,譯.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1-313.
[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09-320.
[4]張延春,陳治峰,龍懷玉,等.不同氮素形態(tài)及比例對烤煙長勢、產(chǎn)量及部分品質因素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5,11(6):787-792.
[5]化黨領,黃向東,劉世亮,等.氮素形態(tài)和數(shù)量對烤煙干物質積累及鉀含量和積累量的影響[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5(5):49-52.
[6]VICKERY H B,PUCLIER G W,SCHOENHEIMERAND R,et al.The assimilation study with isotopic nitrogen[J].J Bicl Chem,1940,135:531-539.
[7]唐年鑫,沈金雄.應用36Cl、15N示蹤研究煙草對氯化銨養(yǎng)分的吸收與分布[J].中國煙草,1994(4):34-37.
[8]楊宏敏,錢曉剛,魏成熙,等.應用同位素15N研究栽培煙草土壤供氮能力[J].貴州農(nóng)學院學報,1994,13(1):1-4.
[9]羅國安,徐四新.不同施肥條件下烤煙的養(yǎng)分吸收特點[J].上海農(nóng)業(yè)學報,2000,16(1):49-53.
[10]秦艷青,李春儉,趙正雄,等.不同供氮方式和施氮量對烤煙生長和氮素吸收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7,13(3):436-442.
[11]單德鑫,楊書海,李淑芹,等.15N示蹤研究烤煙對氮的吸收及分配[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7(2):43-45.
[12]袁仕豪,易建華,蒲文宣,等.多雨地區(qū)烤煙對基肥和追肥氮的利用率[J].作物學報,2008,34(12):2223-2227.
[13]習向銀,晁逢春,李春儉.利用15N示蹤法研究土壤氮對烤煙氮素累積和煙堿合成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8(6):1232-1236.
[14]谷海紅,劉宏斌,王樹會,等.應用15N示蹤研究不同來源氮素在烤煙體內的累積和分配[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1(9):2693-2702.
[15]劉青麗,石俊雄,張云貴,等.應用15N示蹤研究不同有機物對烤煙氮素營養(yǎng)及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3(22):4642-4651.
[16]楊志曉,劉化冰,柯油松,等.廣東南雄煙區(qū)烤煙氮素累積分配及利用特征[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1,22(6):1450-1456.
[17]化黨領,張詩卉,王瑞,等.土壤氮和15N肥料氮在不同生長期烤煙各器官的積累[J].中國煙草學報,2013(1):32-36.
[18]韓錦峰.煙草栽培生理[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148-225.
[19]SIMS J L,BUSH L P,ATHINSON W O.Alkaloid and nitrat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f two isogenic strains of burley[J].Agri Food Chem,1970,18(3):381-384.
[20]王鵬,曾玲玲,王發(fā)鵬,等.肥料15N對煙葉氮和煙堿含量的影響[J].土壤通報,2010,41(2):389-393.
[21]謝志堅,李進平,涂書新,等.基肥(15N)施用時間對烤煙生長、煙堿含量及氮素來源的影響[J].煙草科技,2010(11):61-64.
[22]劉泓,熊德中,許茜,等.氮肥用量與留葉數(shù)對烤煙氮吸收及煙堿含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2006,14(2):85-87.
[23]徐照麗,楊宇虹.應用15N研究前作施用有機肥對烤煙氮肥效應的影響[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7,23(9):354-357.
[24]馬興華,張忠鋒,榮凡番,等.高低土壤肥力條件下烤煙對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