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正霞,李正付,裘志成,曾遠揚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貴州遵義563003)
IgA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腎臟病理變化的關系探討
鐘正霞,李正付,裘志成,曾遠揚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貴州遵義563003)
目的探討IgA腎?。↖gA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與腎臟病理變化的關系。方法將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經(jīng)該院腎活檢確診為IgAN的51例患者,按血清CysC水平分為CysC正常組(24例)和CysC增高組(27例),分析兩組患者的腎臟病理改變。結果CysC增高組Lee氏分級以Ⅲ級為主,CysC正常組以Ⅱ級為主,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血清CysC增高的IgAN患者的腎臟病理Lee氏分級較CysC正?;颊邍乐?。血清CysC可能為IgAN患者病情進展和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腎小球腎炎,IGA;胱抑素C;病理分析
IgA腎?。↖gAN)是指在腎小球系膜區(qū)以IgA或IgA抗體沉積為主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為腎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見的病因,是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1]。其臨床和病理表現(xiàn)多樣、復雜,大多患者病情呈慢性進展,已成為我國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血清胱抑素C(CysC)是近年來評價腎功能早期損害的一個標志物,研究表明,血清CysC是能較好反映腎功能的指標之一,比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更準確,且不受腎功能受損程度的影響[3],有研究證實,CysC與腎病綜合征病理進展程度呈高度相關[4]。本研究主要通過檢測IgAN患者血清CysC,觀察其與腎臟病理變化的相關性,探討IgAN患者腎臟病理變化與腎功能損害程度是否存在差別,以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IgAN,為判斷病情進展和預后提供臨床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經(jīng)腎活檢診斷為IgAN的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52.9%),女24例(47.1%);平均年齡(33.53± 14.27)歲。根據(jù)患者腎活檢前的血清CysC水平,將51例原發(fā)性IgAN患者分為CysC增高組(27例),CysC正常組(24例),CysC增高組中女9例(33.3%),男18例(66.7%),平均年齡(36.74±16.55)歲。CysC正常組中女15例(62.5%),男9例(37.5%),平均年齡(29.42±9.9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藥物性間質性腎炎及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繼發(fā)性IgAN。
1.2 方法
1.2.1 測定方法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10 mL并送檢,血清CysC用顆粒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測定。其參考范圍為0~1.16 mg/L。
1.2.2 病理學檢查51例患者均在B超引導下行經(jīng)皮腎穿刺活檢術,穿刺獲得的腎組織標本均行常規(guī)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分別行蘇木精-伊紅染色(HE)、過碘酸雪夫染色(PAS)、馬松染色,腎組織均送顯微鏡檢查。
1.2.3 腎臟病理分級腎臟損傷程度根據(jù)Lee氏分級為Ⅰ~Ⅴ級[5]。Ⅰ級:腎小球大多數(shù)正常,罕見輕度系膜增寬(節(jié)段),伴或不伴隨細胞增生,腎小管和間質正常;Ⅱ級:腎小球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50%),偶見小新月體,腎小管和腎間質無改變,光鏡下呈局灶性損害,病變影響少數(shù)腎小球及腎小球的局部小葉(節(jié)段);Ⅲ級:腎小球呈彌漫性系膜增殖和增寬,偶有局灶節(jié)段性,罕有小新月體,腎小管和間質呈現(xiàn)局灶性腎間質水腫改變,罕有細胞的浸潤,很少見腎小管萎縮;Ⅳ級:腎小球出現(xiàn)嚴重的彌漫系膜增殖和硬化,大多數(shù)或所有的腎小球硬化,可見新月體(<45%)。腎小管萎縮,間質炎細胞浸潤及腎間質偶爾有泡沫細胞;Ⅴ級:腎小球病變與Ⅳ級相似,但更嚴重,腎小球新月體形成大于45%,腎小管和間質病變比Ⅳ級更嚴重。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Z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兩樣本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ysC與腎臟病理分級的關系CysC增高組患者腎臟病理改變以Ⅲ級為主,CysC正常組以Ⅱ級為主;CysC增高組Ⅳ級較CysC正常組多見,CysC正常組Ⅱ級較CysC增高組多見,兩組腎損害程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85,P<0.01)。見表1。
表1 兩組腎臟病理Lee分級比較[n(%)
IgAN是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最常見的病理類型[6]。據(jù)統(tǒng)計,我國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中IgAN占30%~40%,約有20%的患者進展到慢性腎功能衰竭[7]。已證實病理診斷在IgAN診治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其臨床和病理表現(xiàn)呈多樣性,有一定相關性但不平行[8]。本研究探討IgAN患者血清CysC與腎臟病理變化的關系,其中CysC是一種含120個氨基酸多肽鏈的堿性蛋白,在幾乎所有的有核細胞中持續(xù)地轉錄和表達,可以穩(wěn)定地產(chǎn)生。有研究證實,檢測血清CysC能準確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是一種檢測腎功能的新型內源性標志物,更能敏感提示早期腎功能的損害[9]。CysC在體內產(chǎn)生速度穩(wěn)定,且不會受炎癥、體質量、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10]。且血清CysC水平與腎病綜合征病理受損的程度高度有關。
本研究檢測結果顯示,在CysC與腎臟病理分級的關系中,CysC增高組腎臟病理改變以Ⅲ級為主,CysC正常組以Ⅱ級為主;CysC增高組Ⅳ級較CysC正常組多見,CysC正常組Ⅱ級較CysC增高組多見,兩組腎損害程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本研究結果表明,CysC增高的IgAN患者,其病理損傷程度較CysC正常者嚴重,說明CysC水平與腎臟病理Lee氏分級相關聯(lián),其隨著病理分級的提高而相應升高。提示IgA腎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可以反映腎功能的一項指標,且與腎臟病理的嚴重程度相關。因此,檢測血清CysC可以很好地反映腎臟病變程度。臨床上檢測血清CysC可作為腎臟病理情況評估的重要指標,與腎穿刺活檢術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點,可為未行腎穿刺活檢的患者在預后方面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臨床參考指標。
綜上所述,CysC增高的IgAN患者其腎病理Lee氏分級較CysC正?;颊邍乐?。血清CysC可能為IgAN患者病情進展和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為臨床指導IgAN患者診療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0-25.
[2]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5.
[3]方嬌,耿鵬軍,王培永.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測定臨床觀察及意義[J].臨床醫(yī)學雜志,2013,33(11):9-11.
[4]尹繼明,卓樂瑩,方曄,等.胱蛋白酶抑制劑C對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預后判斷的臨床意義[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4,10(10):4-5.
[5]Lee SM,Rao VM,F(xiàn)ranklin WA,et al.IgA nephropathy:morphologic predictors of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J].Hum Pathol,1982,13(4):314-322.
[6]蔡璐,白友為.腎小球疾病116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22(3):33-45.
[7]陳香美,謝院生.重視延緩IgA腎病進展的基礎和臨床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4,20(4):235-237.
[8]張艷,周靜,王纓.102例IgA腎病的臨床與病理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13(8):11-14.
[9]楊富強,董明駒,朱磊.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IgA腎病腎小球濾過功能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1,40(4):349-350.
[10]羅長青,王玉梅,鄧安國,等.測定血清Cystatin C濃度判斷腎小球濾過率的臨床意義[J].臨床內科雜志,2003,20(3):154-155.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3.030
B
1009-5519(2015)03-0398-03
2014-07-19
2014-09-15)
鐘正霞(1979-),女,貴州遵義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生,主要從事風濕腎病臨床診療工作;E-mail:zhongzhengxia@126.com。
李正付(E-mail:lzfz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