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千明
民國初年,名滿天下的才女呂碧城辭去袁世凱總統(tǒng)府秘書職務(wù),由北京移居上海。她素愛旅游,曾和詩友登莫干山、西湖蕩舟、海寧觀潮,飽覽兩浙風光;又偕知識界名媛一起去蘇州鄧尉賞梅,留下名篇《鄧尉探梅十首》首。為盡賞滬上勝景,她斥巨資購入一輛小汽車。
1923年7月15日,呂碧城像往常一樣,駕駛著她的私家車出門兜風。當汽車駛在上海市某繁華路段時,一輛黃包車突然從左側(cè)迎面駛來,眼看就要發(fā)生碰撞,情急之中,她將方向盤快速打向右邊。由于車速太快,汽車失去了控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徑直沖向街道右側(cè)人行道上。只聽見砰一聲,一名行人被撞倒在地,又被后輪從身上碾過。呂碧城心知不妙,慌亂中將車剎住,發(fā)現(xiàn)一名中年男子躺在血泊中不省人事。附近站崗的巡捕聞訊趕來,迅速將傷者抬上汽車,又命呂碧城開車去醫(yī)院搶救被撞者。由于中年男子受傷過重,雖經(jīng)醫(yī)生全力搶救,還是未能挽回性命。
事后查明,中年男子原籍浙江紹興,來滬謀生多年,在一家水木作場上班。那天他好端端地在街邊行走,不料突遭這飛來橫禍。
呂碧城開車撞死行人的消息迅速被傳播開來,幾家華文報紙對此作了跟蹤報道,引起讀者的廣泛關(guān)注。死者家屬延請律師,向公共租界民事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呂碧城賠償損失。會審公廨受理此案后,馬上派巡捕查明案情。
7月25日,會審公廨開庭審理此案,前去參加旁聽的人將法庭內(nèi)外擠得水泄不通。被告代表律師發(fā)言,承認被告開車撞死人的事件屬實,愿聽從法庭的判決。最后,法官諭令被告交5000元大洋保釋,延期再審。因為呂碧城獨居滬寓,無人為其具保,應她的請求,退庭后巡捕陪同她去銀行提取存款大洋5000元,繳呈公堂,才獲得保釋。
這起民事訴訟案最后是如何了結(jié)的已不可考證。據(jù)說,事后呂碧城將汽車鎖在自家車庫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后來,她始終無法走出陰影,便收拾行囊,只身遠赴歐美。
(卡司摘自《百家講壇·紅版》2015年7月)